第六百四十章 威逼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六百四十章 威逼

第六百四十章 威逼(1 / 1)

京營覆滅,京師大驚。

得此噩耗崇禎皇帝猶如五雷轟頂,整個人都呆了。

此時眾人也顧不上去搞明白京營是怎麼完的了,首輔溫體仁建議立即發出勤王令,讓各地軍隊馬上前來救援京師,眼下京師防禦更是重中之重,朱慎錐的大軍已到了京師外圍,轉眼及至,守住京師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已沒時間考慮。

慌了神的崇禎皇帝來不及多想,當即同意了溫體仁的建議,讓內閣擬旨招各地軍隊前來勤王。此外他下令京師的軍隊嚴守城牆,做好敵人攻城的準備,並令官員去發動京師百姓協助守城,以守京師。

中午時分,朱慎錐的中軍主力抵達京師外圍,和王晉武的前鋒彙合。

昨夜一戰給了朱慎錐巨大的驚喜,他怎麼都沒想到僅一戰之下王晉武和王海等人就憑著這麼點兵力擊潰了京營主力,更令其全軍覆沒。

此戰打得暢快,更打出了自己的威風,隨著京營主力的被滅,眼下京師已是膽戰心驚,崇禎小兒更是慌了神。

這一仗人殺了不少,俘虜更是抓了許多。說句不好聽的,抓到俘虜數量甚至超過了朱慎錐全軍的總額,這原本是件麻煩事。

要知道看管兩萬多俘虜可不簡單,而且這些俘虜一旦處置不當,會對接下來的大戰帶來不可預料的問題。

最好的辦法是全部殺掉以絕後患,這法子固然簡單,殺光這些俘虜就沒了麻煩,可問題在於朱慎錐不是皇太極,也不是蒙古人,更不是流寇,作為大明宗室,他怎麼可能做這樣的事?更何況殺俘不詳,而且京營的將士大多都是京師之人,京師中家小皆在,再加上他們的親戚朋友就更多了。

假如就這樣處置了,朱慎錐的名聲就徹底臭了,就算拿下京師,京師百姓也不會服他,更不用說執掌大明了。

趕來的時候朱慎錐已想過此事,並有了打算。到達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親自見了被俘虜的京營將士,尤其是襄城伯李國楨、定遠侯鄧文明、新寧伯譚弘業和監軍太監韓讚周等主要將領。

當這些人被押至朱慎錐處時,所有人臉色慘白難看之極,還以為朱慎錐要拿他們開刀祭旗呢。就連之前本打算自殺的李國楨也是如此,他的那點勇氣在自殺未果後已徹底沒了,眼下身為俘虜任人擺布,而且主將吳惟英生死不知,被俘的京營將士中他的職務是最高的,除去他外就是監軍太監韓讚周了。

見到這些人,朱慎錐並沒有擺架子,反而很是和善。他第一時間就嚴厲訓斥了部下,說怎麼能如此對待對方呢?更是親自給眾人解開了繩索,當著眾人麵賠禮道歉,請他們入座,還上了茶。

見此,所有人心中微定,臉上的驚恐褪去,覺得自己的小命應該沒問題,朱慎錐似乎沒想殺他們的打算。

接著,朱慎錐友善地詢問了他們各自身份,當聽到各人報出自家名號的時候,朱慎錐更是如數家珍脫口說出了這些勳貴的祖輩,並對其為國立下功勳了如指掌。

認清楚了人,朱慎錐這才歎聲對他們說,自己作為宗室起兵實在是無奈,但如今大明天下已至於此,他又不得不起兵。假如大明天下安穩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的話,他怎麼會做出這樣選擇呢?

現在整個大明已是搖搖欲墜,外有強敵,內有大患,各地糜爛,民不聊生。作為宗室,更是朱元璋嫡子血脈的一員,他朱慎錐怎能坐視祖宗基業毀於一旦,看這天下黎民百姓受此劫難呢?

在座的都是大明勳貴,與國同休。大明在,他們的榮華富貴就在,假如大明沒了,那麼他們這些勳貴還能留下什麼呢?到時候不僅亡國,更是亡天下,亡家族,數代人的艱辛煙消雲散,朱慎錐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這樣的結果發生呢?

正是因為這樣,朱慎錐才會做出這等選擇,而且他認為大明之所以如此問題不在於皇帝,也不在於百姓,更不在於勳貴,而在於朝中的奸臣們。

皇帝年幼登基,如今也不過二十多歲,而且崇禎皇帝並非太子,隻是兄終弟及,以信王身份登上的大寶。

崇禎皇帝從小就沒受過帝王教育,當了信王後也一直呆在王府,未有接觸民間,對民生疾苦一概不知,更不懂得如何當好一個皇帝。

這樣的天子哪怕有雄心壯誌也是無濟於事,朝廷上下那些文官們一個個忙於黨爭,為己私利爭鬥不休,更不顧天下蒼生和大明基業,以至把大明鬨到今天這個模樣。

至於武官也好不到哪裡去,不是飛揚跋扈就是擁兵自重,遼東戰事從萬曆年到如今已二十多年過去了,可建奴非但沒有剿滅,反而越做越大,雖有朝廷的政策和用人問題,但武將同樣難咎其責。

地方的流寇同樣也是屢剿不儘,這些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如果繼續這樣折騰下去,那麼大明還能堅持多久呢?常言說得好,千裡之堤毀於蟻穴,這些奸臣蒙蔽皇帝,玩弄權術,為自己謀取利益而不顧大明天下,朱慎錐實在是無法再坐視不管。

朱慎錐還特意拿三國時的故事舉例子,說當年曹操大軍南下,準備蕩平江東一統天下。此時江東之主孫權驚恐不已,不知如何才好,張昭為首的江東群臣皆紛紛勸孫權投降,孫權見曹軍勢大不能敵,被勸心動有獻城歸降的打算,這時候魯肅卻站了出來,對孫權說了一番話,這番話徹底打消了孫權投降的念頭,這才有後來的三國鼎立。

魯肅告訴孫權,麵對曹操所有人都能投降,唯獨孫權不能降。因為臣子投降後,他們依舊可以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和身份地位,充其量就是換了個地方為官罷了,曹操為統治江東,不可能不用這些人,所以投降與否對他們來說並沒區彆。

但對孫權卻是不同,孫權是江東之主,他一旦投降就什麼都沒了,等平定江東後,孫權所麵對的隻有一個結果,先為階下囚,後為消除隱患甚至會殺掉孫權以絕後患。從這點來說,任何人都能投降曹操,唯獨孫權不可,也正是因為魯肅的這番話讓孫權恍然大悟,從而打消了投降的念頭,啟用周瑜同曹軍在赤壁大戰,才有後來的吳國基業。

現在的情況也是如此,朝廷上這些奸臣他們再折騰大明,哪怕大明沒了,對於他們的家族又有什麼影響呢?無論是誰以後當了皇帝,這些人依舊是世家大族,依舊能在朝中為官,榮華富貴不減。

可問題在於朱家的子弟何去何從?改朝換代,前朝的皇室結局如何,這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沒有一個新朝會容得下前朝宗室,尤其是皇室成員。到時候不僅是亡國,更是亡族,身家性命都難保住,還談其他?

皇室和宗室是這樣,他們這些勳貴同樣也是如此。勳貴與國同休,他們的一切都是大明帶來的,大明沒了,勳貴的下場會是怎樣?難道大家就不仔細想想麼?

說到這,朱慎錐又看了一眼監軍太監韓讚周,歎聲搖頭說太監本就是皇家的奴婢,皇家和宗室沒了,他們這些太監又能何去何從?其結局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些可不是他朱慎錐胡言亂語,是實實在在擺在麵前的事實,還希望眾人三思。

說完,朱慎錐一擺手,喊來一人,當這人出現在眾人麵前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尤其是韓讚周更是瞪大了眼珠子,滿麵詫異。因為這人不是彆人,正是韓讚周的乾兒子,禦馬監太監李國輔。

李國輔先是朝朱慎錐行了一禮,神態恭敬萬分,接著就以自己的身份告知眾人,然後直言說起了朱慎錐出兵的緣故,包括解釋朱慎錐為何要出兵,又為何打出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

他直言不諱,說崇禎皇帝已被奸臣控製,所作所為並非出於本意,完全是朝中的奸臣們所指示或者操縱。而且讓人心憂的是崇禎皇帝非但不知道這些,反問以為他大權在握呢,可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此,天下這些年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和這些奸臣脫離不了乾係,崇禎皇帝已被蒙蔽太久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大明就要亡了。

說到情深之處,李國輔還掉起了眼淚,跪地衝著京師方向不住磕頭。這副姿態讓眾人看得目瞪口呆,最後李國輔告訴大家,其實皇帝已察覺到這些問題,卻無能為力,為了扭轉乾坤,皇帝特意派自己出京求助朱慎錐,這才有後來朱慎錐起兵直至京師,清君側、靖國難的舉動啊!

李國輔這番胡言亂語眾人自然是不信的,不過就算這樣大家也都是聰明人,勳貴們雖然打仗不成,但智商沒有問題,而監軍太監韓讚周就更不用說了,他能乾到司禮監大太監的位置,自然也不是傻子。

朱慎錐把李國輔弄來,並當著大夥麵說出這番話的用意為何,難道大家就不知道麼?哪怕理由再離譜,可畢竟也是理由,而且不僅言之有物,還有“人證”,更重要的是他們這些人現在都是朱慎錐的俘虜,彆看朱慎錐對他們客客氣氣,說話間更是掏心掏肺,但彆忘了就在四周,還有好幾個全身著甲的親兵在呢,這些親兵滿身都是殺氣,站在一旁冷眼打量著眾人,手更是握在刀劍之上,假如他們嘴裡蹦出半個不字,誰能保證前一刻還友善的朱慎錐下一刻不會變臉?更血濺當場?


最新小说: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 都市之無極至尊 我是深淵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黑日黃昏 都市兵王之傳奇 快穿之心機美人撩又野 精靈真的很想擺爛【西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