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禪讓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八百二十二章 禪讓

第八百二十二章 禪讓(1 / 1)

溫體仁說乾就乾,半個月後朝會如期舉行,朱慎錐剛剛坐下,早就準備好的溫體仁迫不及待就跳了出來,手裡捧著厚厚的奏折再次勸進。

這一次溫體仁聯合了朝中大小官員近百人,還有幾十個在京勳貴的一起聯名上書,懇請朱慎錐為大明天下和黎民百姓辛苦一下,就此進位皇帝,以君臨天下,安萬民之心。

看著聯名奏折上密密麻麻的簽名,朱慎錐當即愣住了,他怎麼都想不到溫體仁會弄這麼一手,雖然心中暗喜,可臉上卻是陰晴不定,直接把奏折丟在地上大聲痛罵溫體仁,說溫體仁如此分明就是陷他不仁不義,如今皇帝是崇禎皇帝,這可是先帝駕崩前指認的繼承人,如他朱慎錐取而代之,豈非落了個亂臣賊子的千古罵名?

麵對朱慎錐的痛罵,溫體仁卻絲毫不退,當即反駁道朱慎錐進位天子不僅是萬民所盼,更是名正言順,他身為首輔當以天下為重,不得不勸。

何況崇禎皇帝繼位以來昏庸無能,性格喜怒善變,不顧祖製肆意妄為,隨意打壓朝臣,擅殺大臣和軍中大將,尤其在諸多國事上處置不當,導致國家每況日下,大明江山眼看就要大廈將傾。

如不是朱慎錐橫空出世力挽狂瀾,大明說不定已在崇禎皇帝的手中亡了。而現在,朱慎錐以監國身份執掌朝政,不僅把國事處置的井井有條,更讓大明解決了內患,並禦外敵,使得大明從懸崖邊緣拉了回來。

如此大功一個區區監國怎麼能夠?更何況朱慎錐是晉王後裔,晉王乃太祖嫡子,要論長幼,晉王一脈其實比燕王一脈更有當皇帝的資格,如今崇禎皇帝不適合再為人君,自當把皇位傳於晉王一脈,由當今監國朱慎錐當這個天子,這不是名正言順麼?

隨著溫體仁情真意切地這番話,讚同朱慎錐繼位大統的各臣子迫不及待全站了出來,力勸朱慎錐為大明天下進位皇帝。

其中錢謙益最為起勁,他和溫體仁一樣拿出了一份東西,這份東西中也有密密麻麻的簽名,隻是溫體仁是讓朝臣和勳貴簽名,而錢謙益找的是清流和文人,還有不少不知從哪裡尋來的百姓按手印呢。

相比溫體仁的聯名奏折,錢謙益這份東西可稱得上“萬民書”,放眼望去幾千個簽名和紅色的手印數不勝數,當這玩意拿出來的時候,原本以為能壓錢謙益一頭的溫體仁也傻眼了,他沒想到這個老冤家能弄出這麼一份玩意來,一下子就把自己的風頭給搶過去了。

這還不算,和溫體仁的勸說不同的是錢謙益這個東林魁首可不是白當的,他引經據典,從上古時的禪讓製說到如今天下格局,並表示這並非是改朝換代,而是擇明君以替昏君,再加上朱慎錐身為太祖後裔,晉王直係,又是宗人府大宗令,繼皇帝位從法統上來說名正言順,毫無挑剔。

而且錢謙益還侃侃而談說到了東林黨的政治主張,點出東林黨的初心就是濟世救民,以天下為己任。這個主張暗合聖人之學,孟子主張“保民、恤民、教民、養民”,更說過天下為己任的話。

孟子曰:“苟為後義而先利者,暴其民也。苟為後利而先義者,殺其民也。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人。人而不為,己焉能為之?其言必稱堯舜,反求諸己,其心能順堯舜者,可謂賢矣。其行必稱堯舜,反求諸己,其行能順堯舜者,可謂能矣。言,非禮也;行,非禮也;禮之實,固遠矣。其所以為舜者,何哉?曰:問己而已矣。”

荀子也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聖人、明君的話總不會錯,而今正是天下大變之時,非明君不能領萬民,如朱慎錐不能為帝,這大明又將何去何從?唐太宗李世民也有類似的見解,甚至提出了“君舟民水”的言論,一人之名乃是小,天下萬民實乃重,朱慎錐當以萬民為重,等大寶位,此乃眾望所歸也!

錢謙益這番話侃侃而談,有理有據,遠比溫體仁的那些更打動人心。溫體仁聽後心中雖又氣又惱,大恨錢謙益這老家夥又跳出來搶了自己的風頭,可也不得不承認要論耍嘴皮子和引經據典他實在不如錢謙益。

朱慎錐愣愣看著手裡的萬民書,再看向丟在腳下的聯名奏折,還有麵前跪倒一片的朝臣們,臉色陰晴不定,默然無語。

片刻後,朱慎錐什麼都沒說,長歎一聲起身就走,他走後,隨著隨從太監的一聲“退朝”今日朝會又一次不了了之,朱慎錐還是沒有同意進位皇帝,但今日卻和上次不同,雖然沒有同意,可也沒再罵人,這讓大夥精神一振,看到了希望。

幾日後,聖旨下達,空懸了半年之久的禮部尚書位終於有人了,這個人不是彆人正是錢謙益。

從資格來說,錢謙益擔任禮部尚書完全沒問題,而且禮部一直都是東林黨的地盤,他作為東林黨的魁首當禮部尚書更是名正言順。但問題在於錢謙益剛回京不久,這屁股在右都禦史位置上才坐了半年而已,就算要再升職眼下也不到時候啊,可偏偏錢謙益直接就從右都禦史搖身一變成了禮部尚書。

隨著錢謙益一下子就坐上尚書位,所有人全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如不是錢謙益兩次勸進,並且如此堅決的話,這位老大人怎麼可能老樹發芽再居高位呢?

朱慎錐這樣安排不就是證明了錢謙益的舉動是正確的麼?當錢謙益坐上禮部尚書之位後,朝野上下力勸朱慎錐當皇帝的言論一日甚過一日,當在下一個朝會召開的時候,滿朝文武全力勸朱慎錐順從民意,當以大明天下為重當這個皇帝,如他不再答應,眾人就不起身,甚至要以死勸諫。

看著這副場景,朱慎錐也沒話可說了,呆坐了半天最終隻能擠出來一句:“爾等如此,這是要害苦孤了啊……。”

這話一出,溫體仁瞬間反應過來,當眾山呼萬歲,隨著他的萬歲之言出口,其餘人等也馬上回過神,一時間整個大殿萬歲之聲不絕,朱慎錐進位皇帝就此成了定局。

雖然當皇帝的最後障礙掃除,可不是說當馬上就要當的,還有許多事要做呢。

首先就是現在的皇帝崇禎皇帝如何處置了,殺是肯定不能殺的,朱慎錐就算要當皇帝也是禪讓而不是篡位,崇禎皇帝再不好畢竟也是正統的皇帝,是大明曾經的天子。

所以禪讓皇位這一步是必須的,禪讓之後,崇禎皇帝雖不再是皇帝,卻可以給一個上皇的身份贍養在後宮,而他的子女依舊可以封王和公主,但卻不能出宮,至少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必須抓在手中,以防彆有用心人用他們來做文章。

至於禪讓,按理說應該由崇禎皇帝親自下旨,退位並傳位監國吳王朱慎錐。不過要想讓崇禎皇帝親自下這個旨意肯定是不成的,崇禎皇帝雖不是合格的帝王,可他的臭脾氣卻硬的很,哪怕這幾年一直被囚禁在乾清宮,崇禎皇帝依舊沒給朱慎錐過好臉色。

但話又說回來,崇禎皇帝也不是傻子,他雖軟禁在乾清宮,對於大明的情況也不是不了解,因為朱慎錐時常會去乾清宮和他見上一麵,並同他聊些國事,甚至還給他看一些軍報和各地的奏折。

崇禎皇帝雖不服氣,可也不得不承認朱慎錐這個監國治理國家的能力比自己強上太多,自己當皇帝這些年焦頭爛額始終沒能解決的諸多問題,但在朱慎錐的手中卻變得井井有條,一個個迎刃而解。

而且讓崇禎皇帝納悶的是朝廷的那些臣子們,在他看來滿朝文武都是不可信之人,都是為了自身利益上下聯手欺瞞自己這個皇帝,如他們能聽從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國家,大明早就中興了,怎麼會鬨成這樣?

可奇怪的是明明還是那些人,在崇禎皇帝手裡和在朱慎錐的手裡完全不同,同樣用這些人治理國家,朱慎錐就能撥亂反正讓國家漸漸走上正軌,而自己貶了那麼多,又殺了不少,卻始終沒有效果,反而局勢越來越糟。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崇禎皇帝也想不明白,至於朱慎錐也不和他解釋,因為朱慎錐知道一直以自我為中心的崇禎皇帝如果不改變性格和看法的話,他永遠都不會真正理解問題的關鍵在哪裡,更不會知道這天下正是因為有了他在瞎折騰,才會導致這樣的混亂。

這一日,朱慎錐親自來到乾清宮,他今天來乾清宮是為了做登基前的準備。所謂的禪讓詔書早就弄好了,錢謙益當這個禮部尚書就是為朱慎錐登基做準備的,而一旦登基之後,崇禎皇帝就不能繼續住在乾清宮了,包括他的皇後、貴妃和子女也會從原本的居所搬出去,至於所居住的地方朱慎錐也安排好了,這地方就是位於內廷西六宮之一的長春宮。

此宮是永樂十八年所建,嘉靖年改為永寧宮,萬曆四十三年恢複原名,此宮本為天啟皇帝的李成妃居所,不過李成妃在朱慎錐入京之前就病死了,李成妃死後,長春宮一直閒置著,並無人居住,這個地方一方麵夠大,另一方麵又是西六宮之一位於內廷便於控製,再加上出入皆在內廷,把崇禎一家安置在此最合適不過。


最新小说: 一睜眼我無敵了,也失憶了 造個係統做金融 綜武:救下李莫愁後,她讓我負責 惡雌帶崽,誰家毛茸茸獸夫醋瘋了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 軍旅:我有一支動物百萬大軍 命運世界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