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永明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八百二十七章 永明

第八百二十七章 永明(1 / 1)

微皺著眉頭,朱慎錐有些想罵娘,這內閣準備了這麼久就弄出這麼一堆破爛玩意來糊弄自己?為啥就不能搞幾個比如“洪武”、“永樂”這樣聽起來既霸氣又大氣的年號出來?

實在不行弄個“永曆”出來也行啊,雖然這個年號朱慎錐是絕對不會用的,畢竟有些晦氣,可再怎麼樣也比這一堆破爛來得強吧?

朱慎錐沒有說話,眉頭微蹙讓眾人有些忐忑,尤其是溫體仁心中更是七上八下,他明白朱慎錐肯定是沒看上這些年號,如果有覺得好的就不會是這樣了。

“這可怎麼辦?要不再琢磨琢磨幾個?可離登基沒幾日了呀,這年號不是小事,而且起年號也不是那麼簡單,都有必要的說法,可不是隨便就能想出來的,今天拿出來的這些年號都是內閣討論了許久才確定下來的啊!”溫體仁突然覺得殿中有些熱,額頭都冒出汗來了。

自從錢謙益入京後他就感受到了莫大危機,如果朱慎錐真看中了錢謙益,一旦這狗東西入了內閣說不定沒多久自己就得讓位。沒了首輔之位,他溫體仁比死了還難受,位極人臣是溫體仁一直所向往的,好不容易才爬到了今天這個地位,絕對不能拱手相讓。

何況溫體仁從不結黨,為了爭權這些年可得罪了不少人。他坐在首輔的位置上不會有事,可一旦從首輔之位下來,那麼以前得罪的那些人必然和瘋狗一樣撲上來,把溫體仁撕咬的粉碎。

這樣慘淡的下場可不是溫體仁想要的,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必須讓朱慎錐依舊信任自己,一旦失去了信任,一切就全完了。可今天作為內閣首輔的他卻沒能在朱慎錐麵前露臉,相比錢謙益,算是大大丟分了。

溫體仁越想越是心急,他很想馬上說出一個讓朱慎錐滿意又貼切的年號來,可越著急腦袋裡越是一團漿糊,尤其是看見錢謙益若有所思仿佛在琢磨什麼的樣子時,溫體仁就更急了。

“陛下,臣這倒是有個年號或許能適合陛下。”突然,一個聲音響起,眾人聞聲望去,發現說話的居然是都察院右都禦史東閣大學士張瑞圖。

今天在的人中要論資格沒人能和張瑞圖比,張瑞圖是萬曆三十五年探花,之後授翰林院編修,後任詹事府少詹事,天啟年遷禮部侍郎,後當了禮部尚書之職,並晉建極殿大學士,加少師。

之後張瑞圖同顧秉謙一起入閣,成為了當時的內閣閣老。不過因為張瑞圖和顧秉謙等人交好,而顧秉謙又是魏忠賢的人,所以張瑞圖的那一屆內閣又被稱為“魏黨內閣”,天啟皇帝駕崩後,東林黨反攻倒算,忽悠了剛剛登基的崇禎皇帝向魏忠賢下手,把其黨羽打成了閹黨,張瑞圖受其牽連雖然沒有被定義為閹黨,可不久後因為崇禎元年的會試中不少考生都是中官、勳貴的姻戚門人,大怒之下的崇禎皇帝直接罷免了張瑞圖的官職,接著就把他趕出了京師。

真實說起來,張瑞圖的確不是閹黨,但他的政治傾向偏向於閹黨,而且當年並沒有閹黨這個稱呼,魏忠賢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意誌,所以所謂的閹黨其實是掌控在天啟皇帝手中的帝黨才對。

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禎皇帝上位再加上東林黨的緣故,原本的閹黨一下子就垮台了,張瑞圖本就因為有牽連被崇禎皇帝不喜,接著又出了科舉一事讓崇禎皇帝遷怒於他,就此丟官罷職。

張瑞圖在朝中資格老,朋友多,而且他在文壇的地位不亞於錢謙益,後世更有明代四大書法家之稱,聲望極高。而且張瑞圖一直都是帝黨的忠實擁護者,對東林黨和其他各黨爭權奪利始終看不慣,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朱慎錐才會起複張瑞圖,特意把他召回京師,給了他都察院右都禦史和東閣大學士之職。

張瑞圖突然開口,自然引起了眾人的注意,當大家望向張瑞圖的時候,隻見張瑞圖撫著長須開口道:“臣覺得‘永明’這個年號對陛下頗為貼切,如陛下覺得合適可以用之。”

“永明”?

當這個年號從張瑞圖口中說出時,在場中許多人都是一愣。除去幾個勳貴和朱慎錐在內,其他人都是飽讀詩書之人,對於經史也是做過一番研究的,自秦始皇一掃六合統一中國以來,經曆了這麼多朝代,這些朝代加上戰亂的王朝所使用的年號數不勝數,全部統計下來足足有六百多個。

這麼多年號,要全記住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要記得一些重要的年號卻沒問題,而永明這個年號之前不是沒過,曾經就有人用過,而且用這個年號的人不是普通人,是南朝齊武帝蕭賾的年號,而且這個年號非常有名,因為齊武帝在位時期的十年是南朝最強盛和繁榮的時期,曆史上也被稱為“永明之治”。

“這不是南朝年號麼?南朝偏安一隅,這年號似乎有些不妥呀。”有人當即表示反對,南朝不是大一統的王朝,而且南朝在曆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雖有永明之治,可齊武帝駕崩後沒多久南朝就日漸俱下,最終滅國。

拿這個年號作為大明新帝的年號似乎不妥,雖然這個年號的確很是貼切,永明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是永遠昌明的意思,還有一層是暗合大明永遠,相比之下的確比內閣拿出來的這些年號好上許多。

麵對有人提出的異議,張瑞圖表示這根本不是問題,齊武帝是南朝有名的明君賢君,他在位時南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漸強盛,是當時難得的太平盛世。

如不是齊武帝去世太早,永明之治隻維持了十年,假如多給齊武帝些時日,以他的能力未嘗不能一統天下,再造神州。

以明君年號為大明年號,這又有何不妥?何況大家都是讀書人,當明白史書上對齊武帝的評價如何?

再說了,自秦朝建立到如今已過去一千七百餘年,曆經了諸多王朝和帝王,所用年號已有六百餘個,這些年號中重複的並非沒有,甚至連今日內閣所擬定的年號中也有和之前王朝類同的年號,比如“延元”這年號倒過來就是“元延”而“元延”是漢成帝的年號。再比如“永元”是東漢和帝的年號,“嘉祥”類同於宋時的“嘉佑”,“興平”是獻帝劉協使用過的年號,之後南朝唐寓也用過這個年號,至於其他就更不用說了。

要以政績和曆史評價而言,以上這些皇帝哪一個能和齊武帝相比的?既然其他年號可用,為何齊武帝的永明不能用呢?更何況南朝是南朝,大明是大明,以大明國號用永明這個年號更為貼切,如何不行呢?

張瑞圖這番話說的眾人啞口無言,朱慎錐聽的卻是兩眼放光。

對這些典故朱慎錐今日也是第一次知曉,卻沒想過裡麵有這麼多道道在。而且張瑞圖所提出的“永明”這個年號讓朱慎錐聽後就覺得眼前一亮,心中暗念年號,越念越是覺得這個年號不錯。

永明永明,永遠的大明,這是好吉兆啊!可比什麼軍統、宣統強了百倍,而且念起來更是朗朗上口。

“好!說的好!”朱慎錐撫掌大笑:“張愛卿所言甚是,齊武帝乃明君,朕自當也是明君,何況朕之大明遠超南朝,朕也當超齊武帝。用永明作為年號的確貼切,朕甚以為然,就這樣吧,年號就用永明了。”

張瑞圖微笑起身向朱慎錐行禮,說自己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年號的選定是陛下所定,他隻不過提了個建議罷了。

朱慎錐樂嗬嗬地點頭讚許,直接把自己的年號定了下來,等登基後今年過去明年就是永明元年,而自己也將是永明皇帝了。

隨著年號的確定,接下來基本就是禮部的事了。

對了,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對爵位的變更。早在半年前朱慎錐就準備修改大明的爵位製度,大明的爵位除宗室爵外是三等爵,也就是伯、侯、公三個爵位,取消了原本周製的五爵,還把之前王朝的國、郡、縣三個等級取消合並。

也就是說朱元璋在設置爵位的時候隻保留了基本的三個級彆的爵位,從而沒有了那些繁瑣的細分等級,這樣看起來要簡潔許多,但問題在於雖然有利也有弊,三等級彆的爵位在開國和國朝初期沒有問題,可隨著國朝的延續由於爵位的太過固定不利於封爵和對勳貴的劃分,雖說皇室外戚按照常例有流爵的冊封,但這個流爵和世爵的界限很是模糊,再加上爵位過少,封爵也很麻煩,一旦要封爵起步就是伯爵,也不利於朝廷對有功之臣的封賞和等級劃分。

在曆史上滿清入關後,滿清雖延續明製,但在爵位上卻恢複了周製五等爵的設置,而且在每個爵位上都分彆設置了一等、二等、三等這三個級彆,這個設置相當於之前的國、郡、縣的區彆,這樣一來所封爵一共有十五個級彆,每爵三個等級,更利於按軍功一步步晉升和封賞,從而避免了功勞過大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難堪。


最新小说: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 綁定渣女係統後,前任大佬搶瘋了 大明悲歌 蹈海天妖傳 九獄崩滅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劍嘯昆侖 白月光死而複生,瘋批帝爭著當狗 大金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