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牆倒眾人推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九百一十三章 牆倒眾人推

第九百一十三章 牆倒眾人推(1 / 1)

區區議和就造成了這樣惡劣的後果,更不用說明目張膽地暗通建奴,和建奴勾結賣國了。

這種作為是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或許有人私下會想想,可絕對不可能公之於眾。所以當時他們知道明明提出要求的人根本不是什麼朝鮮樸家的樸尚引,所謂的樸尚引分明就是袁崇煜,至於袁崇煜是什麼人就更不用說了,而袁崇煜背後的又是誰,大家全心知肚明。

就算清楚這些,所有人也都裝聾作啞,用一句成語掩耳盜鈴形容恰到好處。他們自以為隻要裝糊塗不揭穿袁崇煜的身份,表麵隻是和朝鮮樸家私下搞走私就不會有問題,可裝鴕鳥把腦袋埋在沙子裡這種行為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當一切水落石出時,一切的掩飾都是虛假,真相也會公之於眾。

現在東林黨惹上了這樣的大麻煩,朝堂上下絕對不會有任何人會幫東林黨。何況沒看見東林黨內部,比如孫承宗、錢謙益這些大佬都在用這種方式自救呢,哪裡還有什麼翻身的機會?

再者,官場上向來雪中送炭的情況少,更多的是落井下石。尤其是東林黨這幾十年黨同伐異得罪了無數人,其他各黨包括中立的官員哪個不表明對東林黨客客氣氣,暗地裡卻提防的緊的?東林黨現在倒大黴了,大家拍手稱快都來不及呢,還會冒風險搭救?

這些想法溫體仁和楊嗣昌等人差不多,可溫體仁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東林黨遭此打擊元氣大傷,之後造成的政治空虛包括江南官場、地方的一係列後續影響。

中樞這邊問題還不算大,從目前來看牽連進去的隻有十九個東林黨的官員,其中一人估計是提前得知了消息後服毒自儘,而其餘十八人中沒有部堂級的官,官職最高的隻是右侍郎,剩餘者中都察院二人,戶部三人,工部三人,還有六科、都轉運鹽使司、太常寺、大理寺等部門數人。

這些人雖都在中樞為官,可官職都是佐官或者中級官員,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不少,現在事發被抓後這些官職全空了出來,想補進去的人多了去了,根本影響不到什麼。

但地方就不同了,高弘圖、鄭三俊、徐石麒、王畿這些人可都是大員,有的是南京的部堂級高管,有的是封疆大吏,除去他們外落網的人中還有知府、同知、知州、知縣主政一地的官兒,這些人的出事對於地方的影響是極大的,甚至超過了京師這些官員的落網。

更重要的一點這個案子還有地方士紳、世家、商人牽連其中,足足有三百多人,這麼多人出事,南方的政治格局包括地方勢力必然大變。

朱慎錐一直想徹底控製住南方,解決南方的問題,現在這個案子出現就是中樞插手南方的最好機會。溫體仁覺得這個案子絕非表明上那麼簡單,也許朱慎錐早就得知了消息,隻是一直引而不發其目的就是想借此案解決南方問題,如此一來許多變化就能說得通了,再聯想到之前他的一些猜測,溫體仁不得不佩服朱慎錐的手段。

“好手段!好謀劃!好算計!”

溫體仁不由得讚歎,同時也琢磨著是否可以在其中為自己謀些利益。東林黨這樣出事,無論是出現的權力真空還是地方的巨變,如果能借此機會把手伸進去,獲得的回報是極其豐厚的。

可這個念頭僅僅在溫體仁心中那麼一轉就被他否定了,他覺得還是不要冒這個風險的好。朱慎錐既然做出了這種周全的計劃,又用雷霆萬鈞之勢采取了如此行動,以朱慎錐的性格恐怕早就想到了這些,並提前做了一係列的安排,如果這時候插手其中不等於和皇帝爭奪麼?

這種事是萬萬不能乾的,何況他溫體仁本就是孤臣,朝堂上除了僅有的幾個親信手下外,從不拉黨結派。而且他不僅和東林黨沒有絲毫瓜葛,就連浙黨、楚黨、齊黨這些各派也沒什麼關係,向來獨來獨往。

正因為溫體仁這樣,才會得到朱慎錐的信任,並讓他一直當首輔的職務。如果溫體仁有結黨的話,那麼溫體仁的能力再強估計朱慎錐也不敢重用,一旦讓溫體仁權勢過大,必然會以溫體仁為核心成為一個新興的政治團體,甚至成為一個類同於東林黨和其他黨派的新黨,這是朱慎錐絕對不願看見的結果。

溫體仁可不想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他在首輔位置上乾的好好的何必為了點蒼頭小利去冒這樣的風險呢?所以溫體仁打消這個念頭後就做出了決定,準備繼續以孤臣的身份輔助皇帝辦好這個案子,最多就是利用這個案子借力打擊一下政治對手,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至於其他的就不用想了。

得知了真相後,溫體仁、楊嗣昌、張瑞圖和陳奇瑜都無話可說,更對這些人的無恥的瘋狂所為表示憤慨。尤其是張瑞圖剛才對朱慎錐的舉動有多麼不滿,現在對這些人的行為就有多麼憤慨,當即主動請纓表示希望能讓自己介入此案,協助查實,以正國法。

對於張瑞圖的堅決態度朱慎錐沒有馬上答應,特意征求了孫承宗的意見,畢竟他之前已經讓孫承宗主導此案了,孫承宗遲疑了下後同意了都察院的介入,現在這個案子已經揭開了,接下來就會進入正常的司法程序,到時候三法司都會參與,何況徐憲成已先一步介入其中,都察院那邊多一個張瑞圖並不影響大局,何況張瑞圖介入從實際來看也不是壞事,天下人都知道張瑞圖是什麼樣的人,有他協助自己這邊的壓力也會相應小些。

第二日朝會。

朝會上朱慎錐當眾宣布了昨天事由,並讓孫承宗等人為百官講述了此案的情況,許多官員根本就不知道此事,甚至還有幾個東林黨的低級言官早就憋著一口氣,準備在朝會上諫言,要求皇帝對昨天的事做出解釋。

而當案情的真相公之於眾一刻,所有人都震驚了,大家都沒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的情況,一個個露出驚愕無比的神色,有的人驚惶不已,有的卻是暗暗高興,有的幸災樂禍,更有的若有所思琢磨著是否可以渾水摸魚撈取點好處什麼的。

至於屬於東林一脈的官員們卻如喪考妣,一個個臉色慘白不知所措。其中有幾人硬著頭皮質問這案子的真偽,提出可能是有人故意向東林黨潑臟水,捏造事實陷害忠良。

對於這些情況早就有準備的朱慎錐等他們說完後就讓孫承宗和張瑞圖等人當眾解釋,並拿出了證據證詞,其中還包括長須男子服毒自儘所寫的奏折。

當看見這些後,這些人頓時啞口無言,確鑿的證據就在眼前,根本不容抵賴,何況出麵解釋的人中孫承宗就是東林黨的大佬,張瑞圖的品德更是有目共睹被世人所知,此外此案的從核查到動手抓人,東林黨中不少人參與其中,不僅有孫承宗、錢謙益在內,還有南京兵部尚書李邦華、南京刑部左侍郎陳良訓、應天府尹宋師襄等人,他們同樣也是東林黨的中堅,總不能說東林黨自己人整自己人吧?

東林黨向來就是大明朝堂的政治中堅團體,而且東林黨一直把持著言官,養了一大群噴子,凡事都要無理攪三分,每次論事都硬要強壓其他人一頭。如此幾十年下來,黨同伐異之下,朝堂上不少官員對東林黨的態度都不怎麼樣,心裡恨得牙癢癢的,卻又拿東林黨無可奈何。

可現在不同了,在朱慎錐當監國的時候就借用京察的事整頓了吏治,使得東林黨中有不少官員為此落馬,又通過先後任命徐憲成、張瑞圖等人擔任都察院一二把手的舉動,逐步消減了東林黨在言官中的力量,使得目前東林黨相比之前的力量薄弱了許多。

而這一次案子的出現更造成了根本性的改變,無法想象一直喊著忠君愛民,為大明天下而奮鬥的東林黨人中居然有不少人暗中通敵,做出賣國的行徑,這樣的罪名可不尋常,更是讓人無法忍受的。

牆倒眾人推,隨著案子的真相披露,不少官員當眾表態要把此案徹查到底,這些賣國的賊子絕不能輕饒,必須以國法鎮之,該殺頭的殺頭,該罷免的罷免,該流放的流放。

甚至有人主動提出要協助辦案,避免有官官相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況發生。看著眾人激動的表情,還有群情激奮的踴躍,孫承宗心中苦澀,更擔憂朱慎錐借此順水推舟答應了這些人的要求,以此為機會徹底鏟除東林黨。

不過這個情況最終還是沒有發生,朱慎錐是說話算話的,他以皇帝的身份表示卷入此案的隻是少數官員,而且不管是什麼東林黨或者其他黨,隻要是官員就是大明的臣子,既然是臣子就不分彼此,他這個皇帝不會因為某些人的緣故而株連其他人,就像這個案子一樣,孫承宗和錢謙益等人不也是東林黨麼?可偏偏就是他們來辦的這個案子,如果沒有他們的作為,這個案子也不會如此順利。

定下了這個調子後,朱慎錐再一次表態這個案子依舊交給孫承宗等人來負責,現在並由三法司介入,內閣那邊全力協助,徹查此案同時也不搞株連和擴大化。

聽了朱慎錐的定論後,雖然不少人心中略有失望,覺得錯過了一個大好機會,可回頭一想能有這樣的收獲也算不錯了,既然皇帝要保一些東林黨的人那就讓皇帝保吧,可已經卷入此案的那些人就不一樣了,再加上一下子這麼多官位空出來,還有江南士紳、世家和商人也參與其中,如從這些角度下手依舊收獲良多,何必糾結其他,大家一起撈點實惠不好麼?


最新小说: 造個係統做金融 綜武:救下李莫愁後,她讓我負責 惡雌帶崽,誰家毛茸茸獸夫醋瘋了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 軍旅:我有一支動物百萬大軍 命運世界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