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波蘭本身外,王夫之還想到了當今歐羅巴的強國瑞典。
相比波蘭,現在的瑞典可以說是如日中天。歐羅巴三十年戰爭的結束,法蘭西和瑞典成為了最後的贏家,而戰爭結束條約的簽署,也使得瑞典國力得到了空前強大。
這一次來歐羅巴,除去同波蘭的外交外,還有同瑞典的外交合作。哪怕無法從波蘭這裡獲得想要的東西,之後從瑞典那邊得到同樣也能滿足需求。心態的改變後,王夫之也就不再為此煩惱,安心處理起在波蘭的外交事務來,一方麵同瓦迪斯瓦夫四世繼續商談後續的合作落實,另一方麵頻繁和波蘭的貴族們見麵,同時拉攏波蘭議會的議員們,以獲得這些群體的好感和支持。
在這方麵,中國人是有著天生優勢的,要知道大明帝國可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神秘而富庶的東方國度一直都是西方世界所向往和羨慕的,而王夫之一行人的到來也在華沙掀起了一股“中國風”,讓許多貴族王公們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借著在華沙停留的日子裡,王夫之還以大明使者的身份舉辦了幾次宴會,邀請了包括瓦迪斯瓦夫四世在內的波蘭王室成員和波蘭的大小貴族,甚至教會的主教等等。
王夫之以翩翩風度和淵博的知識再加上中華禮儀折服了歐羅巴的貴族們,此外他從大明所帶來的各種精美禮物更讓參與宴會的人所讚歎不已。除去這些,中華美食也讓這些人大開眼界,一飽口福。
相比中國人,歐羅巴人的食物根本不入流,整個歐羅巴以美食而言僅僅隻有法蘭西和意大利勉強拿得出手,其中法蘭西的美食是在歐羅巴極為有名的,至於意大利這或許是因為馬可波羅曾經在元朝到過中國的緣故,帶回來了當年一些中國美食,經過改良後成為了意大利的食物,從而在數百年的發展中享有口碑。
可不管是法蘭西還是意大利,他們的美食雖然精美,可要和大明相比卻差得遠了。再加上歐羅巴的調味品包括香料的運用還不完善,烹飪手段比較單一,以美食的範圍和品種來說,大明在整個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比。
處於歐羅巴東部的波蘭就更不用說了,就算是國王和貴族們平日裡也很難品嘗到法蘭西和意大利類似的美食,麵對琳琅滿目的中華美食簡直讓他們大開眼界,品嘗著這些精美的食物,感受著味蕾前所未有的刺激和享受,無不稱讚這些美食的美妙,陶醉於美食背後的一個個故事之中。
對於這些人的反應,王夫之和鄭鴻逵卻是心中暗笑,其實他們拿出來招待客人的美食中大部分僅僅隻是普通的菜肴罷了,畢竟他們隻是出使歐羅巴而不是特意來炫耀的,雖然使團中帶著廚師,可這些廚師在大明算不上什麼真正的大廚,彆說和皇宮大內的禦廚相比了,就算一些老字號的大廚也略有不如,其手藝隻能算是普普通通。
而且歐羅巴的食物和大明也略有不同,尤其是調味料的運用太過簡單,許多調料在大明不稀奇,但在歐羅巴根本就找不到。他們出發前所攜帶的也用的差不多了,所以在舉辦宴會的時候,廚師們隻能因地製宜利用當地的食物和調料進行烹飪,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更好的菜肴根本就弄不出來,僅僅隻是弄些平常菜品來糊弄這些人罷了。
可就算這樣,也讓這些王公貴族們驚喜萬分了,甚至在宴會過程中還有不少貴族不顧自己的身份來詢問這些菜肴的製作方式。對於他們的這些小小要求,王夫之自然是儘力滿足,可惜許多菜品因為烹飪方式和歐羅巴的不同,要想讓他們理解其中的精髓有些難度,最終這些貴族們在聽了一頭霧水後,根本就沒學到什麼,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但反而有一件食物因為做法簡單卻被他們學了回去,這食物不是彆的,恰恰是王夫之在款待來客時準備的主食之一的餃子,品嘗過餃子的鮮美和便利後,再詢問了製作方法,不少貴族們眼睛頓時一亮,覺得這個食物既簡單又便於製作,不正合適麼?
就這樣,王夫之自己也沒想到來了一次波蘭居然把餃子的製作方式留了下來。等他們離開波蘭之後,餃子這個食物很快就風靡了波蘭整個貴族階級,並因為貴族們追捧的緣故逐步傳播了出去,漸漸成為了華沙包括整個波蘭的新興食物。
因為餃子的製作便利,再加上它還有著來自東方美食的光環,被當地人所推崇,隨著時間的推移,波蘭人在原本餃子的配料上按照自己的口味進行了許多調整,最終還折騰出了用各式水果作為餃子餡,拿奶酪作為蘸料的新式餃子,幾十年過後,這種餃子居然變成了波蘭人人愛吃的食物,更成為了波蘭的特色,一代代流傳了下去,而它的真正來曆卻已沒多少人知曉了。
王夫之他們為了使命而努力的同時,跟隨他們一起來到波蘭的查理二世也沒閒著。
這個年輕人擁有旺盛的精力,在前往波蘭的一路上早就和王夫之他們混熟了,而且他雖是英國國王,但因為身世的緣故卻吃了不少苦頭,而且作為堂堂國王眼下居然連自己的國家都回不去,在經受了人生大變,查理二世非但沒有沉淪,反而依舊保持開朗的心態,這很是不易。
查理二世通過他的老丈人,也就是葡萄牙國王若昂四世的關係搭上了使團,但他真正的用意不是跟隨使團周遊歐羅巴,更不是帶著他新婚的妻子卡塔裡娜公主來度蜜月的。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借使團出使的機會拜訪歐羅巴各國王室,希望能夠從這些王室獲得支持,從而靠著這些國家的力量拿回屬於自己的王位,回到英國成為真正的國王。
可惜,查理二世的這個打算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歐羅巴諸國的體製注定了各國王權並不像大明那樣中央集權,哪怕就是大明的皇權還受到文官集團的壓製呢,更何況在歐羅巴?
再加上宗教的原因,英國是新教國家,而歐羅巴雖在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天主教的力量被削弱,新教得到了一定的話語權,可在大部分國家中教會的實力依舊是很強大的,對於各國王室的影響力也是不小。
此外還有英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現在的英國的掌控者是護國主克倫威爾,查理二世雖是英國國王,可他卻隻是一個無權無勢連國家都回不去的流亡國王罷了。
歐羅巴諸王室類似的情況有著不少,因為幫助一個流亡國王而得罪大權在握的克倫威爾,其中的利弊大家都看得明白。這也是查理二世之前在法蘭西流浪,根本就沒被法蘭西所待見,甚至混得連吃飯都成了難題,晚上睡覺的地方都沒隻能爬到樹上打盹的緣故。
法蘭西都這樣態度,就更不用說其他各國的王室了,除去因為西班牙的緣故願意把女兒嫁給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國王若昂四世外,根本就沒人把這位國王看在眼裡。
一路上查理二世跟著王夫之見到了不少各國王公貴族,也做了一番努力,可卻沒任何人願意向他伸出手來,這讓查理二世很是沮喪。現實給了他重重打擊,讓他失望萬分,但查理二世並沒有就此消沉下去,雖然他一次次碰壁,卻又一次次強作歡笑,試圖繼續找尋能夠幫助自己的歐羅巴王室,完成自己的夙願。
這一日下午,鄭鴻逵從外麵回來,自從得到了波蘭王室的承諾後,他和王夫之就進行了分工。王夫之繼續和波蘭王室進行後續的合作細節商談,同時努力拉攏波蘭議會的議員和貴族們獲得他們的支持。而鄭鴻逵作為使團的副使任務也很重,他不僅負責工匠的招攬還要考察波蘭的海軍情況,此外更負責在華沙的使館建設,雖然使館對方已承諾不需要大明使團來承建,一切由波蘭方麵來負責,但這樣的大事必須跟進,鄭鴻逵兩邊忙個不停。
回到住處,鄭鴻逵換了一身衣服,洗了把臉就去了客廳。在外麵忙了一天,他午飯都是簡簡單單解決的,而波蘭的食物不怎麼對自己的胃口,雖然肉類什麼的不少,可以對方的烹飪水平吃上一次兩次還行,吃多了也膩。而且歐羅巴硬邦邦的麵包等東西也不合他的飲食習慣,餓的時候勉強墊吧一下勉勉強強,可一直吃實在是受不了。
“大人,您想吃些什麼?”清楚他習慣的使團廚子得知他回來了,連忙前來詢問。
“有點什麼吃的?”鄭鴻逵直接問道。
“餅子、麵條、羊肉湯還有餃子,要不給您炒兩個小菜,不過需要等小半個時辰才行。”
“彆那麼麻煩了,給我下碗麵條吧,就用羊肉湯當麵湯,再煎兩個蛋就成,其他等晚上王大人回來再說。”鄭鴻逵一擺手道,廚子連忙應了一聲,正要下去的時候,查理二世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笑眯眯地說了一句:“麻煩您幫我也弄一碗,我也有些餓了。”
廚子下意識朝鄭鴻逵望去,見鄭鴻逵並沒在意,這才應了一聲轉身離去。查理二世也不把自己當客人,徑直就在鄭鴻逵麵前坐下,笑道:“你們大明的食物的確很不錯,這些日子跟著閣下我是大飽口福,閣下,不介意我和你一起品嘗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