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後,大明的使團結束了波蘭的訪問離開了波蘭王國首都華沙,開始啟程前往這一次來歐羅巴的另一個主要外交國家——瑞典。
王夫之和鄭鴻逵離開之前再一次受到了瓦迪斯瓦夫四世的熱情招待,並前往王宮赴宴。
在宴會之前,王夫之和鄭鴻逵私下和瓦迪斯瓦夫四世進行了會晤,雙方商談了什麼外人並不知曉,但從瓦迪斯瓦夫四世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從大明使團這邊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王夫之和鄭鴻逵也是如此。
使團離開前,王夫之在華沙留下了幾個人作為大明在此的留守人員,以為後續使館的建立做好前期準備。除去在波蘭,接下來瑞典那邊也是一樣,未來這兩個國家都會有大明派駐的外交使者,但現在所留下的人員僅僅隻是使團臨時派駐的,正式人員會等他們回到大明稟報這一次出使結果後再由朝廷和皇帝進行指派,正式上任。
在瑞典,先一步回國的阿道夫已經對使團的到來望眼欲穿了,不過他也知道使團按照行程會先抵達波蘭,等完成波蘭的外交後再前往瑞典。
而且大明使團之所以會來到歐羅巴關鍵在於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原因,如果不是瓦迪斯瓦夫四世在接到了羅馬教廷從遠東而來信件,並決定派使者前往大明進行外交溝通,同時拉上了瑞典王國的話,阿道夫也不會有後來的東方之行。
這一次出使大明雖然一路上遭遇了不少風險,而且前後也經曆了三年左右的漫長時間,但對於阿道夫本人來說卻有著巨大的收獲。
在大明的所見所聞和給予他的震撼是無與倫比的,而且借著這一次出使阿道夫不僅利用機會讓自己獲利豐厚,更結識了王夫之和鄭鴻逵這樣的朋友,甚至還親眼見到了尊貴威嚴的大明皇帝陛下。
回到瑞典之後,阿道夫第一時間就被召入王宮,覲見了克裡斯蒂娜女王和首相阿克塞爾.奧克森謝爾納伯爵,向兩位彙報了出使大明的經過和在大明的經曆包括所見所聞。
同時,他還帶回了大明皇帝給與瑞典王室的精美禮物,當聽完阿道夫的講述,再親眼目睹那些在歐羅巴從未見過的禮物之精美華麗後,極為高興的女王陛下當即就對阿道夫大為讚譽,並因為出使東方的功績冊封他為伯爵,從而由普通貴族一躍成為了瑞典的高級貴族一員。
克裡斯蒂娜女王是之前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次女,因為其姐姐夭折的緣故,她是瑞典王室唯一的繼承人。而在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會戰中陣亡後,年僅六歲的克裡斯蒂娜就繼承了王位,從而成為了瑞典的女王。
因為克裡斯蒂娜繼位時太過年幼,所以國家由首相阿克塞爾.奧克森謝爾納伯爵進行攝政輔助,阿克塞爾.奧克森謝爾納伯爵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同樣也是忠於瑞典王室的臣子,在他的手中瑞典王國渡過了古斯塔夫二世戰死後國內的混亂和外交方麵的一係列困境,使得國家穩定,確保了女王陛下的繼位順利。
此外,雖然首相和女王在政見上的不同,雙方爆發過矛盾,尤其是對瑞典王國參與歐羅巴三十年戰爭的問題上各自的判斷相悖。年輕的女王陛下認為三十年戰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使得整個歐羅巴陷入戰火之中,她期待著和平能夠早日到來,而反對讓瑞典王國繼續作為聯盟主要成員國和哈布斯堡王朝以及羅馬教廷抗衡。
這固然有女王向往和平的緣故,同時還有女王個人對天主教的信仰影響所至。要知道瑞典王國可是新教徒國家,而歐洲三十年戰爭實際上就是新教徒和天主教的宗教戰爭延續,作為瑞典王國的女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克裡斯蒂娜卻同情於天主教,意圖提前讓瑞典退出戰爭,這同當時的國策並不相同。
而首相卻堅持瑞典繼續參與這場戰爭,在他看來繼續戰爭對瑞典國家的未來是有極大好處的。而事實也證明了首相判斷是對的,在不久前三十年戰爭隨著合約的簽署,最終獲得勝利的是法蘭西和瑞典為主聯盟,而借著這場勝利,瑞典王國不僅在軍事和政治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更在國土擴張中也達到了目的,使得國家越發強盛。
雖然因為這個問題,女王和首相之間爆發過爭吵,可兩人私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對於這個如父親長輩一樣輔助自己的首相,女王一直表示極大的尊重,而最終瑞典能堅持到三十年戰爭的結束並獲得勝利,這和女王最終的讓步不也不無關係。
而且在女王十八歲那年,首相遵守承諾交還了政權,讓女王開始正式親政。僅此一點,這位道德高尚的老人就實在不簡單,更讓人無比尊重。而這一次派阿道夫作為瑞典和波蘭王國出使大明,也是兩人商議後挑選的人選,阿道夫的順利歸來和大明使團的即將到達,也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在瑞典王國上下的期待中,王夫之一行人離開波蘭後北上,很快就抵達了瑞典邊境,進入了瑞典的國土。
如今的瑞典可不是後世的瑞典,現在的瑞典可是歐羅巴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它的國土麵積是極其廣闊的,其版圖覆蓋了現今瑞典全境,還延伸至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甚至觸及挪威、德意誌北部的部分地區,總麵積約110萬平方公裡。
這個國土麵積幾乎是後世的兩倍還多,相當於如今法國和西班牙兩個國家本土國土麵積的總和。以此來看,以國土麵積而論,瑞典是不折不扣的大國,再加上瑞典強悍的軍事力量和經濟,是當時歐羅巴的霸主之一。
現在瑞典首都是斯德哥爾摩,這個城市是瑞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都是瑞典的首都,直到後世也是如此。
進入瑞典後,使團一行人明顯感受到了瑞典這個國家所擁有的活力和強盛,相比他們剛剛離開的波蘭,整個瑞典充滿著蒸蒸日上的氣息,這是波蘭包括他們途徑的德意誌地區那些邦國所不能比擬的。
為了表示對來自於大明使團的尊重,女王陛下還特意派遣了一支王室衛隊前往邊境迎接使團,而剛剛從子爵晉升為伯爵的阿道夫作為大明使團的老朋友自然主動請纓,擔負起了這個重任。
在接到使團後,阿道夫很是高興,雖然雙方分彆的日子並不算長,僅僅也就兩個月的時間,但再一次見麵,尤其是在瑞典作為主人來迎接王夫之他們,阿道夫表現出了十萬分的熱情,並親自擔任向導帶著他們向首都而去,一路上介紹著瑞典王國的風俗人情。
十日後,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並被安排住進了女王陛下特意為他們準備的宮殿中。
過了兩日,女王陛下為大明使團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參與者不僅有瑞典的諸多貴族,還有在瑞典的其他國家王室成員和貴族們,這場盛宴可不是他們在波蘭能比的,兩國的國力和地位完全不相等,以瑞典王國的影響力,這場宴會舉辦的富麗堂皇,更令人萬眾矚目。
在宴會開始前,王夫之和鄭鴻逵提前見到了克裡斯蒂娜女王和陪同女王的首相阿克塞爾.奧克森謝爾納伯爵。
麵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無論是女王陛下還是首相閣下都表現出最大的尊重和禮遇,同時也對來自於大明的使者們擁有好奇和濃厚興趣。
雖然他們之前已從阿道夫那邊得知了不少關於大明的情況,但終究阿道夫不是大明人,他所說的那些不可能完全代表真正的大明。而王夫之和鄭鴻逵卻不同,他們兩人可是大明出使歐羅巴的正副使者,而且一個是大明的官員和學者,另一個是大明的海軍上將和伯爵,在會晤之時,年輕的女王陛下詢問了不少關於大明的問題,早就有所準備的王夫之和鄭鴻逵一一作答,並講解了一些他們之前的疑惑,這讓女王陛下眼界大開,很是高興,就連首相閣下也是在一旁微微頷首,麵帶笑容。
由於時間的原因,再加上今天的會晤不屬於正式的覲見,所以雙方的交談並沒花太多的時間。接下來就是盛大的宴會和招待客人的熱情了。在參加了這場宴會之後,又過了兩日,女王陛下這才正式邀請王夫之等人去王宮見麵,而這一次和上回簡單的談話就差彆多了,雙方在起初的客套之後,逐步開始了正式的交流,這時候王夫之也銘記著皇帝所交代的事,在適當的機會中提出了大明的請求包括合作意向。
對於正式的國事,基本是由首相來拍板的,女王陛下僅僅隻是過問一些具體,並表達了自己的建議罷了。
不管如何,接下來的進展基本還是很順利的。也許是早在阿道夫回到瑞典後就提前向女王陛下和首相彙報了大明方麵的請求和意願,瑞典方麵早就有了準備,也做好了相應的決定。
除去一些小問題外,基本大範圍的合作雙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瑞典王國同意了大明方麵的諸多要求,而王夫之也根據皇帝所給予的授權做出了大明方麵的承諾。
可以說這個結果對大家而言是皆大歡喜的,一周後王夫之以大明正使的身份為代表同瑞典首相阿克塞爾.奧克森謝爾納伯爵簽署了雙方的協議,隨著協議的簽訂,標誌著雙方達成了一致,從而成為了盟國為基礎的全麵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