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索尼和鼇拜為此鬆一口氣的時候,突然前方來報,說發現有大股騎兵在前麵攔截,從對方的裝備和旗號來看應該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吳三桂小兒!欺我等太甚!”鼇拜破口大罵,他是跟著努爾哈赤時期就征戰的老將,無論是老汗時期還是後來皇太極當皇帝的時候,他可沒少和明軍交過手,立功無數,手上更是沾滿了明軍的鮮血。
一直以來,鼇拜從來沒打過這樣憋屈的仗,哪次同明軍交戰不都是無往不利,摧枯拉朽?
這一次盤山之戰已夠憋屈了,被明軍壓著打損失如此慘重,現在吳三桂居然領著關寧鐵騎繞道跑到了自己前頭,堵住了他們去路,難不成吳三桂想憑借區區關寧鐵騎就能把自己和索尼留下?
鼇拜承認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能征善戰,要以戰鬥力強悍不亞於他指揮的八旗精銳。可問題是關寧鐵騎一直以來人數並不多,雖然大明一直號稱有三萬甚至四萬關寧鐵騎,可實際上關寧鐵騎人數最多的時候不過兩千多人,連三千都不到。
假如大明真擁有三四萬關寧鐵騎,那麼大清早就被大明按在地上猛捶了,怎麼可能一直敗於八旗之手呢?
現在從前方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前麵吳三桂所率的關寧鐵騎隻不過一千多人,而自己這邊加上索尼的八旗兵卻有著三千多人,大家都是騎兵,誰怕誰呀?哪怕吳三桂是以逸待勞,鼇拜也有絕對信心憑借手裡的騎兵擊破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見鼇拜怒火衝天,意圖給吳三桂一個狠狠教訓時,穩重的索尼連忙阻止道:“明軍既然派吳三桂在前麵堵路,由此可見明軍早就有所防備,意圖把我等全部留在遼西走廊。”
“現在局勢對我等來說不利,我們所距離盤山並不遠,現在關寧鐵騎出現,盤山那邊的明軍很快就會發現我們已撤軍,如此一來明軍必然會尾隨追擊。這種情況下絕對不能戀戰,要不然就中了明軍圈套了,今日之仇先記下再說,等日後再報,關鍵是要衝破明軍攔截才是最為要緊。”
麵對索尼的勸說,鼇拜這才緩緩點了點頭。他打仗勇猛卻不是真正的莽夫,更明白眼前的局勢如何。假如隻是為了要殲滅對麵的關寧鐵騎,那麼就失去了儘快脫離明軍追擊的機會了。一旦尾隨追擊的明軍趕到,再加上前麵出現的關寧鐵騎,他們這支軍隊就危險了。
既然如此,那麼就隻能采取突擊衝破關寧鐵騎阻攔的戰術了,鼇拜當即下令準備進攻,而他本人也披掛整齊,手握戰刀,發紅的雙眼死死盯著不遠處的關寧鐵騎,隨著一聲令下,已做好準備的八旗騎兵開始漸漸提速,朝著關寧鐵騎撲了過去。
在鼇拜的對麵,吳三桂做出了同樣的舉動。吳三桂領命繞行,其目的就是要截住盤山守軍的後撤路線。但他沒料到前腳剛到預定位置,後腳盤山後撤的八旗軍隊也就到了,速度之快讓吳三桂很是意外。
兩軍現在的情況差不多,一個是從遠路繞道而行,一個是從盤山直接撤離,都走了一夜,人疲馬倦,狀況都不算在巔峰。但一個要衝破阻攔逃出生天,而另一個卻要拚死攔住對方的去路為友軍到來爭取時間,這時候吳三桂也顧不上做其他準備,既然八旗騎兵已擺出了突破的陣型,那麼他唯一可做的就是拚儘全力攔住對方,吳三桂倒要看看這天下最強騎兵究竟是大清的八旗厲害呢?還是自己一手訓練至今投入無數心血的關寧鐵騎更強?
隨著兩邊都開始了騎兵衝鋒,馬蹄聲漸漸響成一片,大地都在數千騎兵的奔跑中微微顫抖起來。
吳三桂身著戰甲,騎在一匹戰馬之上,他左手握著戰刀,目光緊盯著對麵越來越近的八旗騎兵,而在他的身後不遠處,一麵大旗迎風招展,上麵大大的“吳”字醒目可見。
“兒郎們!建功立業就在今日,隨我殺奴!”
“殺奴!殺奴!”
“殺啊!”
一時間,殺聲震天,八旗那邊同樣也爆發出了驚人的喊殺聲,兩支騎兵如同洪流一般一支向南,一支向北,眼看著就要生生碰撞在一起。
隨著騎兵越來越接近,關寧鐵騎這邊首先發起了攻勢,關寧鐵騎所配備的三眼火銃打響了,三眼火銃是大明騎兵的製式裝備,從大明建國開始就是騎兵的主要裝備之一,不過隨著大明開國漸久,軍備廢弛,大明的騎兵早就不如開國時那麼強大了,要知道那時候的大明騎兵可是天下第一騎兵,是追著曾經橫掃天下的蒙古人狼狽而逃的存在。
之後的大明騎兵漸漸不堪重用,直到孫承宗督師遼東時這才在遼東開始組建一支強悍的騎兵作為主要騎兵部隊,這就是關寧鐵騎的由來。可以說目前大明最精銳的騎兵就是關寧鐵騎了,彆看關寧鐵騎的人數並不算多,但卻是新軍橫空出世之前唯一一支能在正麵戰場上和八旗精銳騎兵交手並不落下風的強軍。
朱慎錐登基之後,在調整大明軍製的同時也對關寧鐵騎格外關注。但由於關寧鐵騎的特殊性再加遼東將門的緣故,朱慎錐沒有對關寧鐵騎過於投入,僅僅隻是滿足了關寧鐵騎的物資、後勤和裝備等,其編製依舊保持原來的狀態。
畢竟關寧鐵騎不是新軍,朱慎錐無法確保完全掌控,而且在遼東戰事沒有徹底解決之前,遼軍是一支比較特殊的軍隊,為穩定遼東更不可能和其他部隊一樣進行拆分和重組。
所以目前關寧鐵騎除了人數補充到最強時期的三千人外,其他的改變並不大,依舊由吳三桂作為統帥。至於新軍所裝備的形式火槍在關寧鐵騎中裝備極少,除去吳三桂等將領外,大部分騎兵依舊裝備著原來的三眼火銃。
但這些三眼火銃和之前的三眼火銃卻有著區彆,無論從製造質量還是威力、射程而言都要比原本的三眼火銃強上不少,這也進一步增強了關寧鐵騎的戰鬥力。
劈裡啪啦的槍聲不斷響起,哪怕這些三眼火銃是在戰馬上開火,再加其他因素準頭有些差強人意,可上千支三眼火銃陸續不斷發射,依舊給對麵衝鋒的八旗騎兵帶去了不少麻煩。
隨著槍聲響起,一個個被擊中的八旗慘叫著從戰馬上跌落下來,還有一些戰馬受傷後帶著馬背上的騎兵滾落在地的情況發生。
在高速騎兵衝鋒的情況下,騎兵一旦這樣跌落馬下生還的可能性極小,就算一時不死,後麵的騎兵衝過來戰馬的馬蹄踏在身上也絕無生存的可能。
轉眼間,衝鋒的八旗兵就損失了數十騎,這讓鼇拜兩眼通紅,他大聲疾呼,揮舞著戰刀叫喊著,這時候八旗兵也展開了反擊,弓馬嫻熟的八旗騎兵搭弓射箭,無數箭矢呼嘯著朝著關寧鐵騎而去,不過因為關寧鐵騎的騎兵不僅身著鐵甲,就連身下的戰馬也有護甲,雖然八旗的箭射的的確準,可不是強弓破不了甲,也對關寧鐵騎造不成太大威脅。
除去有幾個運氣不好的家夥中了要害,或者身下的戰馬受傷跌倒外,大部分關寧鐵騎迎著八旗的箭矢依舊猛衝過來。再加上雙方的距離不斷拉近,關寧鐵騎的三眼火銃打得更準威力也越大,不斷有八旗騎兵中槍跌落生死不知。
從這個狀況來看,關寧鐵騎占據了上風,八旗吃了不小的虧。不過三眼火銃終究會打完,而雙方也終究會有撞到一起短兵相接的一刻。
當距離縮短到最後二十步的時候,關寧鐵騎的三眼火銃最後一發彈子也射出去了,隨著火銃的打完,關寧鐵騎的騎兵們或舉起戰刀,或直接提著三眼火銃當做狼牙棒來使用,雙方騎兵瞬間狠狠撞在了一起,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騎兵和騎兵的戰鬥依靠的是馬力,絕對不是電影或者電視劇裡拍的那樣雙方跑到接近的位置然後停下馬兒,然後拿著刀子或者長矛你一下我一下這麼打。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哪裡還是騎兵的戰爭?分明就是玩笑呢。
騎兵交戰快速而殘酷,雙方都是在高速奔跑中利用馬力迎麵衝鋒,然後在錯馬而過的瞬間用手中的武器招呼對方,兩者正麵交手隻有短短一瞬間,而在這一瞬間就能分出勝負,贏者繼續衝鋒和下一個對手交戰,輸者掉落馬下被萬馬踏成肉泥。
吳三桂從小就經曆戰爭,更在騎兵上有著卓越天賦,要不然他也不會替代吳襄成為關寧鐵騎的主將了。
隨著戰馬的奔跑,吳三桂把打完的梅花槍往腰間一插,握在左手的戰刀舉了起來,並沒有做出砍殺的姿態,反而橫過戰刀,把刀刃朝外,雙手緊握刀柄,雙腳夾住馬腹,下半身控馬,上半身隨著馬兒奔跑起複,目光緊盯著即將麵臨的第一個對手。
瞬間,兩邊就將要碰上,吳三桂心中計算著時間,突然間手中的戰刀略微朝下壓了壓,同時上身朝馬頭微微低伏,說時遲那時快,吳三桂同一個八旗騎兵交彙而過,他甚至在一瞬間已看清了對方的臉,還能感受到對方粗壯的喘息中噴出腥臭的口氣。
在近在咫尺的瞬間,吳三桂以身體的姿勢變動躲過了對方勢在必得的一擊,而他的手中的長刀卻直接劃破了對方的腰間。
借著馬力的速度,吳三桂根本就沒用什麼力氣,一下子就切斷了對方的腰部,隨著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接著就是重重摔落馬下的聲響傳來。而這時候的吳三桂根本沒回頭去看戰果,因為他知道剛才交手的那八旗騎兵已經完了,他瞬間就盯上了下一個目標,雙腿控馬速度絲毫不減,繼續向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