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李定國帶著俘虜浩浩蕩蕩地返回了新京。
這一戰李定國大獲全勝,直接滅掉了這三個部落聯盟,除去逃得不知所蹤的區區幾百人外,其餘人不是被李定國所殺就是俘虜。
俘虜共有三千三百多人,至於此戰先後殺掉的人,等殺完人後,李定國下令砍下所有首級,堆成京觀,同時直接毀掉了對方的營地,把剩餘的俘虜和物資全部拉了回來。
聞訊,朱敏澄出城相迎,見到李定國後高興不已。拉著李定國的手笑逐顏開,這個李定國還真是用對了,不僅能打,更是做事可靠,有如此良將,朱敏澄如何不喜?
讓人先把俘虜和運輸回來的物資安頓好,朱敏澄拉著李定國就去了他的“王府”,到了府中,朱敏澄親自為李定國沏茶,上了茶後忍不住就追問具體情況。
“謝王爺。”李定國不亢不卑接過茶,放在一旁開口就說起了這次出征的情況。
“情報無誤,那邊的確是三個部落的聯合,就在新京以東一百二十餘裡處,其中一個部落本就是在那邊,而另兩個部落據說是從其他地方剛遷移過來的。”
朱敏澄問:“這麼說,是原本的部落找來另兩個部落,這才聯合意圖向我新京下手?”
“有這可能。”李定國點頭道:“依下官判斷大概就是這樣,但由於語言不通,所抓獲的俘虜暫時無法審訊,而且三個部落的首領已都被斬殺,真相究竟如何暫時也無法查明。但依下官所見,實際情況應該就是如此,這些野人估計是見我等在此建城開荒看著眼紅,打著偷襲我等,殺人掠奪的想法,可沒想偷雞不著蝕把米,直接碰了個硬釘子。”
說到這,李定國不由得笑了起來,朱敏澄也是哈哈大笑,邊笑更邊是搖頭。
這些土著膽子也夠大的,居然打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來了,還使出了這樣的手段。不過當時也真是危險,朱敏澄又意外在城外視察,假如不是他的部下拚命,再加上朱敏澄自己也有幾把刷子,此外就是李定國的增援來的及時,要不然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還真會大意丟了呢。
“鴻遠,如此大功,你想要些什麼賞賜。”朱敏澄笑問道。
李定國抱拳道:“王爺,說實話這些土著猶如土雞瓦狗,此戰實是勝之不武,更談不上什麼功勞……。”
不等他把話說完,朱敏澄擺手道:“有沒有功,孤心裡清楚的很,暫且不說你領軍大勝,僅之前救駕之功就足以封賞,孤不是小氣的人,說吧。”
“這……。”李定國一時間不知怎麼回答。
見他這樣,朱敏澄笑著搖頭,想了想道:“孤這個宋國如今就是個名頭,孤這個藩王說實話也給不了你更多。這樣吧,孤以大明藩王身份暫給你一個護軍之職,此外另授定國將軍,過些日子孤再正式奏請朝廷,由朝廷下封賞,如何?”
“下官謝王爺厚賜!”李定國大喜,連忙起身抱拳行禮。
朱敏澄雙手攙扶他起身,笑著說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以李定國的本事早就應該出人頭地了,眼下這封賞更是應當的,他就安心受了就行。
聽朱敏澄這樣說,李定國心中更是感激。李定國和其他明軍將領不一樣,他本是流寇,是當年流寇首領張獻忠的義子,因為遭遇官軍圍剿,張獻忠走投無路這才帶著李定國等人投降了大明。
而投降大明後,張獻忠入京居住,雖得了個定邊伯的爵位,還在錦衣衛掛了虛職,之後皇帝還讓張獻忠在總參議府當個個參議,但張獻忠說白了就是養著的,手上已沒半點實權,而他的四個義子,包括李定國在內也都拆散使用,分彆安置在各軍中。
在跟著朱敏澄之前,李定國先在高傑手下任職,後又調任至江西的地方部隊領兵。李定國雖在圍剿羅汝才、李自成等流寇中立下戰功,但之後因為其他原因一直沒能在一線作戰,所以他的軍銜官職並不高,僅僅隻是遊擊,授安遠校的實銜。
在這個職位上李定國一乾就是好幾年,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直到朱敏澄通過孫鎬的提醒這才注意到了李定國,同時向朱慎錐討要了對方至自己手下。
李定國雖然對跟隨朱敏澄出海外封的安排感到意外,但不如意的他當時也需要一個施展才能的平台。而且朱敏澄作為嫡子身份貴重,又是大明外封海外的實權藩王,眼下在大明李定國無用武之地,可假如跟著朱敏澄去海外或許能有證明自己的可能,所以最終李定國還是答應了這件事,從江西先調至京師,隨後又陪同朱敏澄去了一趟遼東,從之前建奴的八旗中挑選了合適的手下,轉為成為了宋王的王府指揮使。
在跟著朱敏澄後,李定國的官職和軍銜很快就升了,從遊擊升遷王府指揮使,成了正三品的武官,而且他的軍銜也從安遠校升為鎮國將軍。
現在朱敏澄告訴李定國,不僅給了他護軍之職,同時升授定國將軍,這對於李定國來說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護軍之職雖是武勳,可卻是正二品的武勳,而且定國將軍的軍銜等於李定國真正邁入了大明高級將領的行列。而且朱敏澄還承諾會把此賞賜上奏朝廷,由朝廷正式發文確定,這就更讓李定國感激不儘了。
謝過朱敏澄後,李定國遲疑了下,欲言又止。
“鴻遠可是有話要同孤說?”朱敏澄問道。
李定國點點頭,試探道:“王爺對下官的賞賜,下官感激不儘,可此戰非我一人之功,隨我出戰的軍士,還有當時遇襲時的兄弟們,包括那些戰死的,王爺應當多以嘉獎安撫才是。”
“說的好!”朱敏澄眼中滿是對李定國的欣賞,李定國不僅會打仗,就連這些都想到了,為將者賞罰分明是必須的,而他作為宋王更要如此。不僅是跟隨李定國出征的將士們,當初遇襲時拚死護著自己的那些人,還包括死在土著手下的人,這些人不管如何都是自己的部下,朱敏澄怎麼能忘記呢?
朱敏澄大方地告訴李定國,所有人都有賞賜,戰功方麵讓李定國準備一下,依各自功勞封賞,該賜銀的就賜銀,該升官的就升官,至於自己的護衛和枉死在土著手下的那些人自己也有安排,一個都不會落下。
“王爺英明!”李定國見朱敏澄從善如流,心中大喜。
朱敏澄擺手笑道:“孤也是讀過兵書在軍校上過學的,賞罰分明不管是為將還是上位者都該如此。你等隨孤萬裡封國來此,孤如何能虧待你們?跟著孤,孤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受委屈。對了,鴻遠,此次俘虜者中男女如何?老弱又有多少?你可有數?”
“回王爺,下官已編造成冊。”李定國連忙從懷中取出一本冊子遞上,朱敏澄接過後翻看了幾眼微微點頭。
三個部落加起來好幾千人,實際上其中青壯不足半數,這些青壯有的在偷襲新京時被殺,還有大部分在李定國帶兵開戰時被斬。所以最終俘虜者大多都是老幼,尤其是婦孺,青壯所占的比例並不多。
李定國帶回來三千三百多俘虜,這些俘虜中婦孺的數量占了大半,足有兩千多人,其餘青壯和男子加起來約七百多人,剩餘的就是老弱了。
老弱暫且不說,小孩子也可以放在一旁,至於青壯另有所用,年輕的女子約莫估計下來恐怕有千人左右。想到這,朱敏澄直接對李定國道:“你從俘虜中把年輕女子給孤全部挑出來,我等遠來此地,軍中都是男子,既然在這立國沒有女子是不成的。何況這一次立下大功,除正常賞賜外,把這些女子全部賜給軍士們,如此一來不僅能解決部分俘虜問題,還能另其和軍士歸心,等日後生下後代,就是我宋國之國民。”
“王爺如此安排甚好!下官覺得極為妥當!”李定國其實之前也想到了這個辦法,但他作為朱敏澄的下屬卻不能私下處置俘虜,尤其是俘虜中的女子。沒想李定國還沒提出諫言,朱敏澄也考慮到了這點,這讓李定國極為高興。
要知道作為王府指揮使,李定國手中掌控著的是朱敏澄的軍隊,而這支軍隊中除部分是大明軍人外,大部分卻是從八旗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後者說白了終究算是異族,雖然現在這些人都已留發異服,而且全換了漢人名字,又經過李定國前後幾個月的調教,可骨子裡的有些東西卻是改變不了的,這需要時間。
這一次出戰,對手隻是那些土著,以朱敏澄的軍隊裝備和戰鬥力,輕易取得這樣的成果並不算什麼。就算不帶這些人,帶著普通的明軍作戰獲勝李定國也有相當的把握。可李定國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八旗精銳的戰鬥力凶悍,在戰場上的表現驚人,而且能以如此小的代價暢快淋漓地拿下如此大勝,靠的也是這些人的勇猛。
他們能打是實實在在的,可骨子裡野性未改也是事實。如果不是李定國的約束,恐怕此戰根本丟不下俘虜,這些家夥殺起性來把對方屠殺乾淨都有可能。所以在回來的一路上,李定國也在琢磨如何更好地收服這些驍勇善戰的軍士,讓其徹底拋棄之前的身份為朱敏澄效忠,而眼下朱敏澄不僅提出了重賞軍士,還要把俘虜的女子分配給他們,這的確是一個極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