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本就是地區老牌大國,尤其是參會五國中,宋國的爵位是最高的,公爵,陳國蔡國是侯爵,齊國也僅僅是侯爵,邾國更隻是連爵位都沒有。
國君宋桓公自認為自己地位級彆最高,理應由自己來當主持人,結果看看你齊國僅僅一伯爵也當主持人,這嚴重與傳統禮法不符,心裡早就有意見了。
於是,宋國僅僅是報了個到,然後不辭而彆!
好了,五國成了四國,而且,會盟主題必須要參加的那個宋國,居然早退,根本不鳥你齊侯了。
齊桓公出離憤怒了:你宋國是幾個意思啊?寡人辛辛苦苦為你們宋國操勞這一波,論功勞那是天大的功勞,論苦勞,那是流汗花錢的苦勞。
你宋公居然連個招呼也不打,就這樣不辭而彆了?
你們宋國天天講著你們的商禮是全世界最完善的禮義,難道這種商禮便是可以不尊重為你服務的彆人?
齊國主持的北杏會盟,顯然淪落為徹底的大失齊國顏麵的國際笑料了!
但對於風雨飄搖中的周王室,齊桓公的北杏會盟,開創了由諸侯聯盟盟主代行天子之令的先河,這個傀儡的作用便顯得非常有實用價值。
有用的東西,要好好利用。在利用中更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於是,本就可以隨時死亡的周王室,便苟延殘喘下來。而且,這一喘便是喘了好幾百年。
這應該是齊桓公此次北杏會盟的特殊效果。
齊桓公很不高興,再說,宋國本一直以來跟齊國有矛盾,雖然上次為了討伐魯國而勉強組建了聯軍。
但是轉過背,又不跟咱齊國商議,就與魯國結盟了。
齊桓公也看不慣宋國那種以大周王朝貴客自居的樣子,看不慣宋國動不動就以中原諸侯之長自居的樣子。
現在既然你宋國不給咱齊國麵子,那就得去討伐。
討伐的理由已經很充分了,違抗了天子之命!
宋國本想抵抗一把,但想想自己也確實是理虧,再說近些年宋軍連連吃敗仗,士氣極其低落。
去年又遭受了特大洪澇災害,民心也不穩,根本不宜再動刀兵。
所以,齊國大軍一到,宋國就表示認錯服輸,今後謹遵齊國號令。
齊國大軍都出動了,將士們本想著打個大仗立點功勞,結果大軍就從齊國出發赴宋國搞了一個出國旅遊,然後就回國?
齊軍將士們很失望。
好吧,那寡人就滿足一下將士們的報國熱情吧。
齊桓公與管仲等人一商議,決定以不奉天子之令,故意缺席北杏會盟為理由,逐個教訓那些接到通知卻不參會的諸侯。
於是,諸侯國們開始倒黴了。第一個倒了八輩子血黴的,就是遂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