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戎狄蠻夷,見到你中原諸侯大軍來了就逃。
逃不了了,就打。
打不過,再來。
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生存。
與當時的齊國動不動就組織中原諸侯聯軍不同,晉國貌似是孤身一人在打擊這些戎狄,如同利箭一般,其打擊方式是定點清除,逐個蠶食。
所以戎狄往往得以四散而逃,許多就逃到了中原。
齊國則象是拉網式行進,一堆諸侯共同組建聯軍進行掃蕩式打擊,所以從齊國這邊想要進入中原的東夷就幾乎沒有。
但是,南邊卻是有問題的,至少齊桓公認為是有問題的。
因為在齊國的眼裡,南邊的楚國,純粹就是南蠻。
彆看如今的楚國國君楚成王即位以來,第一時間去了洛邑朝見了天子,表示願意接受周天子的領導,但僭越稱王這樣的大罪,一直沒得到懲處。
拉網式的作戰方法,關鍵是這張網足夠牢固。
楚國就不怕,隨便你組建多少諸侯組成這張網,楚國自有辦法來破網。
隻要自身夠強大,咱大楚就敢於一頭紮進你齊國織的這張圍堵大網,把你撞個稀巴爛!
誰說咱是蠻夷?
既然你們不承認咱大楚是中原諸侯,那咱就不斷向中原靠攏。
中原諸侯們,你們靠邊站吧,彆被大楚撞爛嘍。
為了對付楚國,齊桓公正在下一盤大棋。
他眼巴巴希望晉國作為此時大周王朝的西北屏障,好好履行主體責任,彆讓戎狄往中原來了。你們晉國將西北守好,寡人就組織聯軍對付南蠻了。
但是晉國呢?
晉國根本不會領會齊國的思路,晉國有自己的一套:一切都為了擴充地盤,奪取人口財富,提升國家實力。
哼,你齊侯大搞什麼尊王攘夷,到頭來根本沒見你給齊國帶來什麼實質性利益,圖個虛名而已。
晉國又找到了吞並中原傳統諸侯大國的機會。
現在被晉國盯上的,是虢國和虞國這兩個公爵級彆的傳統大諸侯國。
好了,晉國的事,確實很精彩,我們在晉國風雲裡講得夠詳細了。現在我們還是講中原,講魯國。
這個時候的魯僖公很著急,因為他明顯感覺到,中原諸侯聯盟盟主齊侯似乎不怎麼鳥自己!
剛剛我們講過,為了對付楚國,齊桓公下了一盤大棋,這盤大棋需要調動很多盟國,從東、北兩個方麵,完成對楚國的包圍!
東邊,齊桓公調動了江國、黃國和徐國,以牽製楚國。等齊桓公親率的中原諸侯聯軍南下進攻楚國時,此三國將同時發起對楚國的進攻。
公元前658年9月,經過一連串的外交活動,原楚國附庸江國和黃國表示臣服齊國。
齊桓公大喜,叫上宋桓公,召集了江國和黃國兩國國君在貫地召開盟會。
這次盟會,顯然就是一次軍事會議。
令魯僖公鬱悶的是,齊桓公沒有叫上他。
楚國國君楚成王聽說手下江國和黃國倆小弟背叛了楚國,頓時火大了。
既然你齊侯拉不穀小弟,那不穀就打你的小弟。
就這樣,中原又一個諸侯攤上了事,那正是鄭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