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聽了氣得一口氣喘不上來,險些當場嗝屁。
等他好不容易緩過這口氣,才臉色異樣潮紅地道:“你忘了幾十年前馬林入侵的事了?如今除了晉國,馬林就是哈夫斯最危險的鄰居!”
“還有,兩個國家派來援軍你都未必能協調好,還想邀請第三個國家?是擔心援軍不夠亂嗎?!”
塔布確實沒想到這些,一時尷尬,不說話了。
吉布這口氣泄了,頓覺人虛弱無比,眼前的人都開始帶重影了,於是道:“算了,你趕緊去派使者求援吧。”
塔布默不作聲地退了出去···
洪武二十六年,三月下旬,阿拉貢海軍襲擊晉國隻有三千多人駐守的麗波城(的黎波裡),被守軍擊退,折損上千人。
四月中旬,阿拉貢海軍在後世蘇爾特灣一帶與晉國海軍主力艦隊發生遭遇戰,大敗,折損大小戰船三十餘艘,戰死上千人,被俘亦有近三千人。
此戰之後,阿拉貢王國退出晉國與哈夫斯的戰爭,並派出使團到晉國,希望締結友好合約。
晉王朱棡趁機向阿拉貢王國提出如下六條要求:
其一,賠償經過在麗波防守戰、海灣遭遇戰中的損失,共計二十萬兩黃金,糧食十萬石。
其二,阿拉貢王國不得攻擊任何經過其海域的晉國商船。
其三,允許晉國在阿拉貢王國都城及港口城市設立使館,並派駐外交官員。
其四,允許晉國商人在阿拉貢國內經商,且不得無故加害。若晉國商人違法,須得交由使館法官審判,押回晉國懲處。
其五,允許晉國儒士在阿拉貢境內遊學及建立書院,傳播儒學。
其六,凡阿拉貢王國所應允晉國之條款,晉國之宗主國大明亦享有相應權利。
···
···
阿拉貢王國,都城薩拉戈薩。
國王胡安正在吟誦一首充滿悲傷的詩歌。
他是那麼的悲傷,以至於流下了兩行眼淚。
下方前來向他稟報這次出使結果的外交大臣等胡安吟誦完了詩歌,才也用帶著悲傷的口吻問:“尊敬的國王陛下啊,您是如此的悲傷,難道是為了那些在支援哈夫斯戰事中犧牲的騎士嗎?”
“您其實不必為他們悲傷,作為騎士,戰死是他們的榮耀——他們都將歸回主的懷抱。”
四十幾歲的胡安擦了擦絡腮卷須上的淚水,搖著頭道:“不,我是在為我的愛馬悲傷——它前幾日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拉肚子,竟然病死了。”
“它才五歲啊。”
說著,胡安又忍不住流淚。
作為一個國王,胡安既不怎麼好色,也不暴虐,但惟有兩大愛好,一個是吟誦詩歌,另一個就是騎馬。
如今陪伴他三四年的愛馬病死了,叫他怎麼不悲傷?
外交大臣嘴角抽了抽,差點沒忍住開口罵一句——戰死兩多千士兵,被俘虜的也有近三千,其中更有上百名騎士和好幾名領主貴族。
那些征召的農夫、漁民也就算了,可那一百多名騎士和幾名領主貴族難道不比一匹不上戰場的馬更值得悲傷嗎?
就在外交大臣暗暗吐槽時,胡安卻仿佛從愛馬死去的悲傷中脫離出來,問:“出使那什麼晉國的結果怎樣?他們答應建立友好邦交了嗎?”
外交大臣道,“晉王倒是願意答應跟我國建立友好關係,但卻提出了幾個條件,並希望以這幾個條件為基礎,簽訂一份‘友好條約’——這是翻譯過的條約內容,陛下請看。”
說完,外交大臣將帶來的‘友好條約’文件遞了過去。
胡安接過文件一看,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那兩場戰役他們都打贏了,有什麼損失?竟然讓我們賠這麼多黃金和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