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朱元璋、朱標、朱雄英等都提神觀看起來。
“在科幻《三體》中,三體人成功偷襲地球,將所有人類都趕到了澳大利亞,作為地球文明的‘土著保護區’,整整裝了40億人!”
“要知道,從天上看澳洲,簡直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單體土疙瘩,一塊孤懸於南半球的荒蕪大陸。當地土著在這裡爬了五萬年科技樹,依然停留在石器時代,人口始終沒能突破一百萬。”
“就連這裡的動植物,也是完全獨立的進化路線,真的太適合當做流放地了。如今,土澳的白人也確實是當年英國流放犯的後代,到現在也隻有2700萬人。”
“要說澳洲大陸養活40億人,用腳想也知道不可能。但如果打個三五折,僅僅養活全中國人口,有可能嗎?還真有可能。”
“這塊‘土疙瘩’的種田潛力,遠遠超出我們想象···”
視頻開頭由據有話題熱度的《三體》劇情,巧妙地延伸到“澳洲大陸能不能養活全中國人口”這個問題上來。
接著,便開始從澳洲大陸的地理、氣候等多方麵因素,來論證這種可能性。
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等人關注更多的則是視頻中所透露的澳大利亞地理、氣候環境。
比如說,澳大利亞的西南、東南這兩片區域可以種水稻等對水資源較為需求的作物,而大陸東部、北部這一圈雖不適合種水稻,卻可以種麥、粟等相對耐旱的作物。
“···所以,澳洲北部移民大開發的緩慢,甚至停滯,歸根結底是人口和移民政策問題。氣候、環境、原住民,都隻是次要原因。”
“澳大利亞手握超級北大荒,對於開發工作是一點都不急。如果過早放開對亞洲移民的限製,北方人口結構在幾年內就會徹底改變。”
“畢竟,2700萬人口的土澳,麵對人口十倍的印尼,50多倍的中國、印度,人還是太少了。”
“若乾年後,當世界其他地方人口達到峰值,當傳統農業區增長潛力挖掘殆儘,土澳麵積廣大的‘北大荒’將是地球上最大的糧食增量。”
“這可能是遠比銅鐵油氣更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十幾分鐘的視頻播放完後,老朱、朱標等人立馬熱議起來。
“沒想到這澳洲銅鐵等金屬以及煤炭資源竟如此豐富!”
“而且那裡的土人還處於石器時代,看視頻中土人的情況,怕是還不如美洲土人,數量也少,征服起來毫無難度。”
“不過澳洲中部是什麼無雨區,明顯不適合墾荒種田啊。”
“咱們若開發澳洲,肯定是先在登陸的海邊墾荒種田,何必進入內陸?”
“···”
朱元璋偏頭,問:“標兒,你對這澳洲有何看法?”
朱標道,“澳洲金屬、煤炭等礦資源確實豐富,土地也算廣袤。但兒臣認為,咱們目前沒必要急著開發澳洲。”
“為何這麼說?”
朱標道:“咱們大明如今已開啟了大航海,未來在航海方麵會超過其他國家更多,可以說,其他國家想要在海上挑戰咱大明,已然很難了。”
“澳洲又離咱大明相對較近,上麵土人也還處於石器時代,沒有外力不太可能發展起來。”
“所以,兒臣以為,咱們大可以將澳洲放到百年之後,對美洲、非洲開發得差不多了,再去開發澳洲也不遲。”
朱雄英此時也笑著道,“皇爺爺,父親的意思是,這澳洲如今就是咱大明的後花園、囊中之物,所以沒必要急著派人去。”
“畢竟,咱大明如今開發美洲、印度、非洲等地,人口就已經顯得不足了。”
朱元璋聽了露出滿意地笑容,“你們說的有道理,咱也是這麼想的。”
隨即對其他人道,“你們當中若還有想到海外就藩的,最好彆去澳洲——去了那裡,連個對手都沒有,土人也不堪用,並不是建藩的好去處,至少入如今不是。”
朱柏、朱桂、朱楧等有意海外建藩的皇子聽了,當即一起應道:“兒臣明白!”
但接著,朱雄英卻道:“皇爺爺,如今大明民間出海闖蕩的商人、冒險家也不少,若是那些人先在澳洲上經營起來怎麼辦?”
朱元璋笑道,“那豈不是更好?他們先去打下一定的基礎,待將來朝廷開發澳洲時便更加容易。”
“這些人在海外建國,咱大明朝廷是不會承認的——除非他們能在百年間發展到實力媲美咱大明的程度。”
聽此,朱標、劉寬等都笑了。
在土澳用百年發展到實力媲美如今的大明,或者說百年後的大明?
根本不可能好吧。
除非那邊出現一群穿越者,還是帶大批物資穿越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