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曲阜知縣孔公升,因執法犯法,協助孔公轍等犯下諸多罪行,同樣判以腰斬之刑!
孔訓(孔五爺)等數十名孔氏近支之人和其他涉案人員,亦因各種罪行被判斬首處死!
另有孔氏嫡脈、近支及相關人等親眷數百人,被判流放吉林都司、羅荒都司、北洋都司。
又有其他犯罪較輕(如強取豪奪、強搶民女、強取豪奪等)的北孔之人及親眷,被判流放呂宋都司、海南行省及烏斯藏都司。
同時,將衍聖公封給衢州南孔之孔公誠——孔公誠為孔子第五十七世孫。
一場清查北孔的大案辦下來,最終被判處死者多達上百人,被流放的更是多達上千人,不少人想起了當年朱元璋辦的洪武三大案(四大案少了藍玉案)。
民間更是有人將此大案稱為“文隆”年間第一大案,又稱“北孔案”···
···
五月便已是初夏,天氣變得炎熱起來。
朱元璋遊曆完山東幾處重要之地,便回到了鳳陽,並派人將劉長安、劉若月送回了京師。
炎炎夏日過得很快,一轉眼過去近兩個月,到了七月底。
朱元璋卻是又坐火車來到了京師。
劉寬本不知道這件事,這日他正在天工院職房喝茶看報,提前過上較為悠閒的半養老生活,便聽見外麵忽然傳出幾聲震驚的問候之聲。
“參見太上皇!”
太上皇?
老朱來了?
劉寬眨巴了下眼睛,還在反應怎麼鳳陽的老朱忽然就出現在天工院呢,便見一須發幾乎儘數灰白的微胖老者龍行虎步地走了進來。
正是朱元璋!
劉寬連忙放下手中報刊,起身迎上去行禮,“臣參見太上皇!”
“平身。”朱元璋笑著一抬手,隨即卻是徑自走到劉寬的“辦公椅”前坐下,左右轉了轉,道:“劉寬,你這天工院院正當得很悠閒嘛,喝茶看報,這日子舒坦得很呀。”
劉寬這張“辦公椅”是找能工巧匠做的,既符合人體力學,又可以轉動、移動,朱元璋坐著感覺簡直比龍椅都舒服。
他再看看之前劉寬拿著的報刊,竟然是蜀王朱椿辦的《天下說》,一份以奇聞雜談、方誌故事為主的雜誌,而非什麼報道新聞、政事的正經報刊,就更感歎起來。
“你這小子,可真會享福呀。”
劉寬連忙解釋道,“陛下,也就是今日公事少些,臣處理完了一時清閒,這才看了會兒雜誌——蜀王這份雜誌辦得很不錯,陛下其實無事也可訂閱看看。”
“喲,你還幫老十一賣起雜誌來了?該不會在他的雜誌社參了一股吧?”朱元璋笑問。
“沒有,絕對沒有。”劉寬否認。
事實上,蜀王朱椿不僅喜文事,還相當有商業頭腦,如今除辦有雜誌社外,還做了其他生意,都頗為賺錢。
其中幾樣生意因為點子來源於劉寬,朱椿決定立項時,還專門找劉寬拉了投資,多給了劉府股份。
雖然劉寬覺得這事朱元璋多半知道,但既然朱元璋問的隻是雜誌社,他肯定不會主動說與朱椿其他方麵的商業合作。
朱元璋轉動著椅子,仔細打量了一番劉寬職房的布局、陳設,這才道:“放心,咱如今既已是太上皇,就不會多管你的事——你悠閒點沒問題,隻要彆瀆職就好。”
“臣絕不敢瀆職。”劉寬回應了句,隨即轉移話題,問:“不知太上陛下何時回京師的?”
朱元璋道:“今天上午到的——這不是八月初三要到了,咱想跟你一起到跨江大橋上,看能否見識到那怪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