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無語道,“父皇,那醫學研究所的進度才到哪兒啊?雖然兒臣已經讓天工院那邊的研究所研發出了老師所說的顯微鏡,讓那些醫學人員看到了細菌的存在,但想要觀察病毒,卻還需要研發出更高倍的顯微鏡才行。”
“而即便是細菌,目前也隻是止於觀察、了解,想要真正進入細菌研究領域,隻怕還需好些年。”
朱元璋聽了這些,卻也囑咐道:“雄英,還是聽你父皇的話,對那醫學研究所加強監管——若是釀造出什麼大規模瘟疫出來,咱老朱家可就成了天大的罪人,明白嗎?”
見老朱都開口了,朱雄英隻好應道:“孫兒明白了,今年開衙後便繼續加強對那邊的監督和管理。”
朱元璋又道,“還有,咱知道你崇信科技的力量,但你老師的話你方才都聽到了——科技可以說是一把比儒家思想更鋒利的雙刃劍。”
“用好了固然可以令大明更加強大、國祚更加長久,可若是沒用好,卻也可能重傷自身。”
“今後,對於各種新興科技的同樣加以監察,尤其是對於那些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科技,用起來需謹慎點。”
這話朱雄英也認可,遂鄭重點頭,道:“孫兒記住了。”
待老朱、朱標、朱雄英三人議論告一段落,湯和這邊才找到機會詢問劉寬。
“江寧侯,後世可真的研製出了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
劉寬搖頭“並沒有,後世隻有改善老年癡呆症狀的藥物,並有一些預防老年癡呆的方法。”
湯和聞言先有點失望,隨即趕緊問:“江寧侯可否說說,如何預防?”
他覺得自現在隻是有點癡呆跡象,如果能加以預防,後續不至於繼續嚴重,甚至能得到改善也說不定。
劉寬對這個病還真有一定了解,因為他上大學時,奶奶就曾有過阿爾茲海默症的症狀,隻不過還沒確診,人就因為心腦血管病離世了。
他道:“首先自然是按時吃飯、活動、休息乃至吃藥——如今應該也有一些藥物能改善老年癡呆的,至於什麼藥,信國公可以問太醫。”
“這裡麵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是活動——根據後世的研究表明,越是經常悶在家裡不參與社交活動,甚至沒有閱讀習慣的老年人,越容易得老年癡呆。”
“看書、看戲以及外出與其他人一起遊玩等,都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癡呆。”
“或者說,雖然你老了,但你可以想象著,讓自己擁有一個年輕人的心態去生活。”
對於劉寬這番話,不止湯和,朱元璋、徐達乃至李文忠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朱嬪妃,都努力記著,準備回頭照著做,避免隨著越來越年老而患上老年癡呆。
隨後,眾人又議論了一些《猩球崛起》中的其他內容,這才散會。
至於說過像以前那樣,在觀影宴席之後召開諸皇子議論國家大事則沒有——朱元璋認為他既已退位為太上皇,就不能再搞這件事,該由朱標負責。
朱標卻覺得,如今的諸多弟弟都還未成年,而他的孩子中也隻有朱雄英、朱允炆成年,暫時沒必要讓諸皇子議論國家大事···
···
卻說徐達離開皇宮,到了魏國公府,回想在大善殿看到的幾個視頻還有最後一部電影,仍感慨不已。
這裡麵他感慨最深的卻是那個曆史視頻中關於明末的一些內容。
再加上今日朱元璋還專門囑咐過,讓他覺得必須在治家方麵花些心思了。
不然的話,可能他的後代真會成為酒囊飯袋乃至大明的蠹蟲。
趁著尚在春節期間,幾個兒子都在家,他便將人都叫到了書房來。
“不知父親叫兒子過來有何事?”長子徐輝祖主動發聲問道。
徐添福、徐增壽、徐膺緒亦麵帶好奇。
四人都知道徐達今日去宮中參加觀影宴席了,心想:莫非父親要將在看到的後世之事告訴我等?
以父親的性格,若願意說,應該是太上皇允許了吧?
徐達此時打量四個兒子,心裡卻想著,他這四個孩子目前功業雖不如他,但絕非紈絝子弟,更不是酒囊飯袋,可孫輩乃至更後麵的子孫就不一定了。
略一思慮,徐達便道:“咱家承蒙皇恩,魏國公的爵位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但這爵位隻能傳給嫡長子,其他人卻不用想了。”
聽此,四人神色各異,總而言之都有點意外。
徐輝祖這個公子之位穩固無比,徐增壽、徐膺緒是沒有奪取心思的。
倒是徐輝祖的嫡長子徐欽,雖然才五六歲,卻已經表現出了嬌生慣養、貪玩厭學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