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二世就基於以往對路易二世的認識,原本並不認為他是那種陰謀家。
可是當他獲知波旁公國在整軍備戰的消息後,原本的想法動搖了。
再加上約翰在巴黎四處說路易二世的壞話,甚至暗地裡串連出了一個“反波旁聯盟”。
這個聯盟裡的貴族也紛紛向菲利普二世進言,說要防著路易二世借助大明雇傭兵率先發起戰爭,應該先下手為強。
於是,到了文隆二年的最後一個月,也即是西曆次年的1月,菲利普二世終於下定決心,利用攝政大公的權利,讓瘋王查理六世發布了一份王令,以“路易二世勾結大明強盜陰謀叛亂”為罪名,廢除波旁公國!
法蘭西王國內戰由是全麵爆發!
因為當前法蘭西終究是主和派勢力更強,甚至連王室在菲利普二世的操控下都算主和派,主戰派勢弱。
於是,在大明雇傭軍的建議下,波旁公國在初期采取守勢。
菲利普二世既然都要廢除波旁公國了,自然希望儘快除掉路易二世,乃至抹除波旁公國,自是采取攻勢。
他以攝政三公之一的貝裡公爵寬宏的約翰為統帥,率領五萬王室直屬軍隊,及五萬多從各主和派領主那裡征召來的兵馬,號稱十二萬大軍,挺入波旁公國境內···
···
克萊蒙。
這是波旁公國第二大城,亦是從巴黎方向進入波旁公國必須要攻克的一座城池。
因此,波旁大公路易二世將守軍主力放在此處,準備在克萊蒙城下與主戰派的軍隊來一場決戰——這也是大明雇傭軍給的建議。
波旁公國畢竟隻是一公國,又處於法蘭西內裡,且如今雖有些主戰派貴族回信表示願意支持路易二世,但這些人卻還沒公開表示什麼,隻是私下裡派來了一些軍隊作為幫助,顯然是想等局勢明朗了再公開表態。
而路易二世傾儘全力,也隻是在波旁公國征兆了三萬餘軍隊,其中職業、半職業的精銳有一萬餘,剩下兩萬都是臨時征召的民兵。
除此外,就是近兩萬主和派盟友派來的援軍了,這裡麵又以納維爾伯爵派出的兵馬最多,有八千多人。
所以,如果不算大明雇傭軍,以路易二世為核心的主戰派隻有五萬餘兵馬,不可能是主和派的十二萬大軍對手。
但是,當路易二世在維恩男爵的建議下,提前做軍事準備時,就向大明雇傭軍這邊提出了要求,希望雇傭更多的大明雇傭軍來幫他。
因此,如今除了原來的“晉國平夷衛”、“四王雇傭軍”外,代王暗中發展的法蘭西扈從兵也趁機將一部分轉為明麵兵馬,同時肅王、遼王、寧王潛入法蘭西的護軍及西海扈從軍也將部分兵馬顯露出來。
最終路易二世得到的大明雇傭軍兵馬數目是:三萬餘!
實際上,單是代王朱桂的護軍及扈從軍,便有三萬餘!若是算上晉藩及肅、遼、寧三王在法蘭西的全部軍隊,更是高達八萬餘!
但路易二世並不知道這些。
這日,瞧見貝裡大公率領主和派的十萬大軍來到克萊蒙城外,路易二世在城頭眺望一番後,不禁滿臉緊張。
他隨即問旁邊作為大明雇傭軍總聯絡官的房珪,“房先生,主和派有十萬兵馬,其中更有五萬王室直屬軍團,實力強勁。”
“而我們這邊,即便算上你們近期調來的軍隊,也不過八萬多,其中相當部分還是民兵,真能打得過?”
房珪覺得路易二世未免太過膽小,完全沒有一國之主的樣子。
但他麵上卻絲毫沒表露出來,而是微笑著道:“大公閣下放心,我們是防守的一方,占據地利,原本就不需要比對方軍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