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楧、朱植、朱權三人輪流看了戰後統計的文書,也都露出開心的笑容——戰場繳獲他們可都是能分到一部份的,那可都是錢呀。
他們雖然都很有錢,可想要建立藩國,錢永遠都是不夠用的,自是攢的越多越好。
年紀最小的朱權最後看完,道:“代王兄,如今克萊蒙一戰葬送了法蘭西主和派近十萬大軍,隻怕以主戰派勢力,即便能再召集一支十萬規模的大軍,也需要不短時間。”
“最主要的是,這一戰成功向那些觀望的法蘭西貴族顯示波旁公國的實力,必然可以使得他們有信心支持波旁大公。”
“再加上有我們的幫助,接下來,波旁大公取代勃艮第大公攝政法蘭西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
“不過,到底該怎麼操作才能最有利於我們的謀劃,或者說有利於代王兄建藩,卻是需要好好商議一番。”
人都是會成長的,經曆越多,成長越多。
朱桂雖然性格有明顯缺點,但既有在大本堂上學打下的基礎,這幾年又曆練頗多,作為一名將要建藩的大明藩王,還是算合格的,不然朱元璋、朱標也不會讓他建藩。
他聞言便道:“三位有什麼想法儘管說,還有你開門麾下的那些謀臣,也都可以獻計嘛,咱又不是聽不進建議的人。”
聽朱桂如此“寬容大度”,朱楧三個倒是略有意外了,覺得這位十三哥進入法蘭西後當真是長進不小。
這時,肅王朱楧麾下一個叫曹賓的謀臣出列,道:“幾位大王,在下有一計獻上!”
“哦?說來聽聽。”
此時,這座大帳中不僅有四位大明藩王,還有四王手底下重要謀臣、武將,總計有二十幾人,頗有點群英會的場麵了。
如果能在這種場合獻計出彩,自是會名聲大漲,前途不可限量——便是將來找到合適時機,回到大明去做官也有可能。
曹賓環顧了下周圍人,頗為得意地道:“在下看來,其實四位大王在歐洲建藩,所需要麵對的最大困難,便是我等被西夷視為異族,再加上不信仰那基督教、天注教,容易讓西夷四起圍攻。”
“這裡說到底,是缺了一個能讓西夷相信我們的名義。”
“既如此,咱們完全可以利用波旁大公,來一出‘借雞生蛋’之計。”
聽到這裡,大帳內有人在思考,有人點頭,卻也有人皺眉。
曹賓繼續道,“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幫助波旁大公擊敗以菲利普二世為主的主和派勢力,按原計劃讓波旁大公攝政法蘭西。”
“然後讓波旁大公以法蘭西國王的名義,冊封幾位大王為法蘭西貴族,如此便可理所當然的在法蘭西擁有領地、建立藩國了。”
“即便周遭西夷覺得我們是異族,可礙於大王們是法蘭西國王冊封的貴族,也不好說什麼,更不會因此就出兵攻打大王們的藩國。”
待曹賓最後一番話講完,大帳中卻是有很多人都皺起了眉頭。
朱桂的謀主項寅見朱桂竟還在思考,忙出聲道:“大王,曹賓此計絕不可行!”
朱桂問:“為何?”
曹賓亦看過去,想聽項寅為何反對。
項寅道,“很簡單,大王乃大明的藩王,如何能受法蘭西國王的冊封,成為其下屬貴族——論位格,大王至少與那法蘭西國王一樣高,若接受其冊封,豈不是自甘為其下屬?”
“最主的的是,這般豈不是等於背叛了大明,投入了西夷諸國之屬?”
項寅這話等於一下子將曹賓“借雞生蛋”之計的糟點指出來了。
大帳內當即不少其他藩王謀臣,甚至朱楧的其他謀臣,都紛紛出言反對。
“確實不可行此計,大王們都是我大明藩王,如何能成為法蘭西國王下屬貴族?”
“此計如叛國,絕不能行!”
“曹參讚是不知道此計危害,還是故意蠱惑幾位大王?”
“懇請肅王殿下嚴查曹賓!”
“···”
反對之餘,不少人都對曹賓反感,甚至懷疑此人是否收了法蘭西人的錢。
彆看這些四王謀臣都是在大明內混得不如意,才投入藩王麾下,到這遙遠的歐洲謀取前途、富貴,可他們內心裡還是將自己當做大明人,有著來自大明帝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