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楊文東點點頭;
第二天,康樂大廈總部:
祁德尊來了之後,並沒有寒暄,而是先開口問道:“楊生,這段時間,是你在股東群體中收購和黃的股票吧?”
“看來保密協議也做不到絕對保密啊。”楊文東笑了笑;
這件事或許沒有被公眾知道,但祁德尊這樣的商業大佬是很難瞞住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渠道,關係網也很深。
祁德尊又道:“看來楊生是真的準備對我和黃動手了,這樣做似乎不太好吧,這麼多年來,你我的合作可都是不錯的。”
“祁德尊,你可記得當初我入股的時候,承諾不增持和黃股票的前提是什麼。”楊文東說完後,又道:“不對,當時應該還是叫和記,你那時候還沒收購黃埔。”
祁德尊聽完後,臉色一變,當初二人的協議就是和記不得出現大規模連續虧損,隻要沒有這個,那楊文東就不會再增持和記股票,甚至投票方麵也基本上站在祁德尊這一邊;
而後續多年,楊文東也的確都是這樣做的,董事會上的投票,長興的代表基本上不乾涉祁德尊的所作所為,且還在很多方麵資助和記/和黃發展;
但這兩年和黃的情況,也的確很差,楊文東在這個時候,也是真的有理由了。
楊文東接著說道:“如果隻是簡單的虧損,那我也能接受,畢竟經濟危機之下,香港大部分企業都虧損了,所以73/74兩年我也沒做什麼;
可現在經濟危機都過了,其他企業都在逐步的恢複正常,可和黃卻越來越差,資金鏈即將斷裂,債務危機之大,連我都有些驚怵,你說,你作為大班,又如何向我這個大股東交待?”
和黃的20億負債,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知曉未來,那腦子進水了才會接手這種企業;
原先曆史上彙豐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第一是那個時候和記規模太大,一旦破產倒閉,整個香港經濟都會受到極大的衝擊,港府不得已,自己不能出手,就隻能讓彙豐出麵;
第二就是和黃的大量債務,都是借的彙豐的,要是倒閉,彙豐或許不會破產,但沈弼的職業生涯必然結束,即使之前的債務不是他借出去的
估計沈弼接手和黃,也是考慮稍微堅持一段時間,然後能夠還掉彙豐債務就行了,但直到李嘉成收購和黃之前,和黃也還隻是勉強運營,到了1982年,李嘉成運營三年之後,才再次騰飛,這也是借了香港地產市場暴漲的好處了。
祁德尊一陣語塞,思考片刻後,道:“楊生,你是準備全麵收購和黃?”
楊文東道:“對,不過和黃還會是上市公司,不考慮跟九龍倉那樣私有化。”
九龍倉是個純粹收租的,私有化問題不大,但和黃就不一樣了,業務繁雜,即使以後自己會適當清理,但業務種類必然會比九龍倉多多了;
還有一點,自己不能收購一家企業就進行私有化,一旦第二次這麼做了,那未來自己第三次收購某一家企業,就可能會讓市場以為還會有私有化,那必然會增加收購難度;
所以要選擇性的進行私有化,這樣才會讓人不確定,從而避免給自己造成麻煩。
另外,自己的那麼多企業,總得有一些需要上市或者引入其他股東,和黃就非常適合,因為它的存在就是未來方便開拓海外基建業務,上市之後,既攜帶了整個香港的部分資本,又可以未來引入其他海外股東。
遊戲、電子這種產業,不到不得已他不會與外人分享,但和黃這種基建、地產類企業,如果彆人能夠給自己帶來方便,那他自然也會適度的給對方一點好處,投桃送李,才能獲得更高收益。
祁德尊沉默一會道:“如果這樣的話,也行,我可以配合你,但未來和黃的管理權必須歸我,你這邊還需要跟以前那樣,不乾涉我的管理。”
“你這是在說笑嗎?那我花費幾億資金,承接差不多20億的負債,就是為了你能夠繼續掌管和黃?”楊文東冷聲笑道。
這群鬼佬很多時候太看重自己了,原先曆史上,李嘉成控製和黃40%股份後,和黃的大班李察信也同樣希望李嘉成什麼都不管,和黃按照他的要求來就行,你當一個收分紅的就行;
當時受限於英國鬼佬管理層控製了和黃,李嘉成隻能退讓,但也一直培養華人親信接手和黃重要職位,雙方鬥了幾年,最終李嘉成獲勝,將李察信等人趕了出去。
祁德尊道:“楊生,我知道你有錢,可和黃這種公司的管理,光是有錢可不行。”
“和黃的管理?現在和黃變成這樣,你還提你們的管理?”楊文東反問後,接著道:“祁德尊,我給你一個條件,你可以繼續擔任大班,但和黃未來的規劃必須聽我的,你這邊,負責執行我的命令就行了。”
雖然祁德尊將和黃變成這樣,但屬於戰略的判斷失誤,其在管理能力上絕對也是一絕的,很多人失敗了,其實也不代表其能力不行,隻是當個不管戰略的管理層,還是沒問題的。
“那我寧可和黃倒閉。”祁德尊冷漠回道。
“和黃會不會倒閉你說的不算。”楊文東眼見已經攤牌,便道:“我即將以大股東身份舉行股東大會,到時候再看吧。”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