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今的和黃,無論是采取股東大會、還是在股市上強行收購,成功的概率都是很高的,區彆就是花費的錢可能不一樣罷了;
最讓楊文東在意的,反而是接手之後,如果內部管理層不配合,那就會陷入很大的麻煩,即使他對於未來的香港市場有信心,可和黃的債券銀行、其他股東股民、和黃的合作商與供應商等可沒有,一旦和黃陷入管理層與大股東的內耗,債務危機之下,恐怕連他都得陷進去,即使最終能熬過來,也會折騰很多精力。
如今李察信這個和黃的元老能夠攜帶屬於他的團隊來投靠自己,那就給自己方便很多了;
雖然李察信這個人也不能完全相信,他肯定還是希望與祁德尊一樣能夠自己掌握和黃,但隻要能夠熬過這一兩年就行了,等到香港經濟複蘇,和黃內部再好好整改一下,如果李察信也對自己陽奉陰違,那直接換人即可,一兩年的時間,也足夠自己再慢慢培養嫡係管理層了,不管是華人還是英國鬼佬;
當然,如果他配合自己,那也可以安穩的待在這個位置上,其年齡也不小了,讓其在80年代安心退休,也算是一段商業佳話,如同之前的九龍倉一樣,可以給未來的其他收購,做一個很好的樣本;
接下來的數天,股東大會之前,李察信單獨與方先名聯係,並介紹給了他一些和黃的未來管理層人員,方先名作為長興集團的代表,也給這些人一些承諾,以方便這些人安心的投誠;
時間很快到了3月9日,和黃集團的股東大會,今天召開;
作為香港曾經四大洋行之一,其規模甚至一度威脅到了怡和,但如今又陷入了幾乎破除的債務危機,牽動了至少香港數萬人的工作與投資利益,這件事也成為了今年香港最大的經濟類新聞,無數媒體蜂擁過來,想要獲得股東大會的第一手消息。
隻是祁德尊似乎也知曉這一次股東大會他不會很光彩,於是斷然拒絕了記者的采訪,於是,和記大廈之外,大量的記者被攔在了外麵,無法進入;
“是楊文東的車隊?”一名眼尖的記者看到一行奔馳車隊後,連忙對準攝像機拍攝;
香港的富豪,多數都喜歡勞斯萊斯、賓利等豪車,但楊文東是個例外,他所坐的一直都是平治(奔馳),要知道,平治雖然是豪車,但一般也就是香港的大律師、小商人開的多;
不過也有傳聞,楊家的奔馳車隊是專門從德國定製的防彈車,每一輛價值都在勞斯萊斯這種豪車之上,一共十幾輛,每次出行,楊文東都是隨機坐在其中一輛車內,也不會要求自己的車居中行駛,加上玻璃都是隔光的,外部的人不可能知道他在哪個車上,這樣也增加了安全性。
不少記者也跑上前去,但很快便被更多的保安給擋住了,他們也隻能看著楊文東從車裡出來,手中也拍著照片;
一名記者提問道:“楊生,您如何看待和黃目前的債務危機?請問長興集團有意拯救和黃嗎?”
“楊生,市場傳聞您在收購和黃股票?請問是否是真的,您是準備收購和黃嗎?”
“楊生.”
記者們相繼提問,楊文東則是一個沒回,但還是禮貌的對著記者們揮了揮手,然後在助理的指引下,從保鏢維護中,進入了和記大廈;
當楊文東趕到的時候,現場的股東們與和黃的高層也差不多都到了,這也是常態,身份越高的人一般來的也越晚一點,一般都會在準點之前稍微一會。
“楊生。”不少人招呼著。
祁德尊也上前打著招呼:“楊生,股東大會馬上就要召開了,我還是想詢問最後一次,隻要你維持如今和黃內部不變,那我可以支持你成為和黃的最大股東。”
楊文東笑道:“我成為大股東,還需要你的支持嗎?”
祁德尊則道:“的確不需要,但你想獲得一個完好的和黃,難度恐怕會很高。”
“你也太自信了,和黃今天變成這樣,你還是認為自己沒錯?”楊文東淡漠反問道;
如果不是自己知道未來,如果自己之前是正常投資且沒有套現,那他在和黃的虧損就超過10億港元,這麼大的損失,長興集團內部恐怕也得傷筋動骨一點點;
祁德尊道:“和黃不過是暫時遇到困難罷了,隻要香港的地產市場與股市回升,那遲早有一天會恢複之前的價位,甚至還會更高。”
楊文東道:“或許吧,不過這恐怕也要等到多年以後了,而且並不是地產市場回升,任何企業就能賺錢的,如今和黃的負債之重,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對策,那恐怕根本沒能力享受地產市場的回報,光是利息,就得壓死所有的利潤了。”
70年代中期,因為石油危機之後油價暴漲,歐美都陷入了通貨膨脹,於是歐美央行為了控製通脹從而開始加息,到了80年代,最高峰甚至接近20%。
眼下倒沒那麼誇張,但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也會跟著歐美一起加息,企業融資成本大漲,負債越重,利息支付越高,特彆是短期利息。
和黃現在的負債比原先曆史上還要重,雖然資產可能也更多一點,但如果控製不好,那根本就等不到地產回升的那一天了,甚至即使等到了,地產的巨額利潤也都砸進去還債了
“我能夠將和記從一家貿易公司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自然就能拯救今天的和黃,楊生,無論怎麼樣,現在的和黃,比起當初的和記要強多了,當初你都能投資我,為何今天不行?”祁德尊的語氣,似乎軟了下來;
不到不得已,他也不想與楊文東徹底翻臉。
楊文東搖頭道:“你說的也對,可時代不一樣了,你的經營方式,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了,你想繼續掌控和黃,那就得按照我的方式來運營,當初你創業的確成功了,但我也一樣。”
以前他支持祁德尊,的確也看好他的能力,也想著利用他英國人的身份來收購各種英資,畢竟6070年代初那會,華資是下不了手的;
而如今內地與西方交好,加上祁德尊運營和黃出了問題,那自然就是收割的時候;
商業戰場,就是這樣,該利用的時候利用,不需要的時候,你就可以走了。
“行,那就再說吧。”祁德尊也知曉說服不了楊文東,畢竟對方也是比他更成功的創業者;
隨即,楊文東又會麵了銀行的代表,包括彙豐銀行的沈弼以及恒生銀行的何善衡,另外還有多家華資、英資、美資、日資、歐資銀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