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久不聯係的九叔打電話給陳浩,說他的妹妹發病要幾天了,在家裡熬著,越來越重,九叔勸他,一定要找教授看,但他妹妹沒有預約到號,這樣貿然過去,擔心會影響教授的工作。
“她什麼問題?”陳浩問。
“反複一陣一陣的左手左腳無力,摔倒,還有,胸口悶痛,已經一周多了。”
“快,明天我剛好上班,叫她早點來,不要吃早餐來。”陳浩一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對於九叔、戚勇和謝恩他們,陳浩永遠有一顆感恩之心,九叔有任何要求,陳浩都會儘量滿足。
第二天一早,陳浩準時在起點半過後來到診室,此時,九叔的妹妹在她的兒子陪同下,來到診室的門口。
陳浩馬上請分診的護士幫忙為九叔的妹妹加一個號。很快,陳浩便開出了生化檢查、頭部磁共振檢查和心電圖檢查的申請單。
“記住,磁共振的報告出得慢一些,你們拿到照片就來找我,不用等報告。”陳浩特彆叮囑陪同而來的兒子。
接著,陳浩開始一天的門診工作。
每次陳浩坐診,都是這個時間點來到,負責分診的護士,已經摸清陳浩的上班規律,在護長合理的安排下,每一班,都有人陪護在陳浩的身邊,為陳浩提供貼心和溫暖的服務。
如果說,陳浩在現在的南洲醫院舍不得什麼,那就是舍不得這些優秀且稱職的護士,還有與他一起,為建立這家醫院一同拚搏過的一些老員工。
大概一個多小時後,九叔的妹妹的檢查結果全部出來了。
果然不出陳浩所料,血液的生化檢查結果提示,她的血脂,血糖都明顯增高;心電圖提示明顯的心肌缺血;頭部磁共振提示有多發的腔隙性腦梗死。
陳浩為她測血壓,反複測了幾次,血壓都很高。
在引起心腦血管病獨立危險因素的“五高”中,林巧已經占了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這三高,是五高中最為危險的。
“你平時沒有做過體檢?”陳浩問。
“沒有。”
“你以前血壓高嗎?”
“沒有發現。”
“你胸悶胸痛,晚上發作多,還是白天發作多?”
“嗯好像晚上發作多,特彆是下半夜。”
“你左側手腳乏力,有沒有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多?”
“對,確實是,嚇死我了。”病人終於知道害怕了。
“你的情況很麻煩,一不小心,就會癱瘓,甚至會出現心肌梗塞,最好能住院治療。”
“啊住院?我家裡還有很多活要乾啊!”
“老同,活是永遠乾不完的,現在的你,必須及時保命,再拖下去,非常危險。”
“媽,聽教授的,不要猶豫,家裡的活,就像教授說的,永遠也乾不完,先治好病再說。”九叔的妹妹的兒子很聰明,做事也很果斷。
“好吧,我聽你們的。”聽陳浩這麼說,九叔的妹妹也是很害怕的。
陳浩馬上開好住院卡,請前台的護士帶病人去住院,然後,陳浩打電話給譚三少,告訴他,病人是他的什麼人,還告訴他,針對病人的情況,該如何用藥,如何觀察。
“老師,有這麼嚴重嗎?”
“有,絕對有,按照小中風急性期的處理,特彆要注意心臟的情況。”
“好,我知道了,我馬上給她用上藥。”對於陳浩的判斷,譚三少曆來是相信的。
譚三少知道,老師對自己的同學,一向很關心,而且,是老師親自看過的,肯定不會有問題,必須及時用藥。
到了晚上八點多,譚三少發信息給陳浩。
“老師,您的同學入院後,我馬上按照您的意思給她用藥,至今沒有再發作。”
“好,記住,抗血小板藥的加強治療,要連續三天,然後再減量。”
“嗯,好的。”
正在這時,九叔的電話打了進來。
“教授,非常感謝。剛才妹妹打電話給我,說從今天吃上你吩咐用的藥後,到現在都沒有發作,胸口也沒有悶痛了。”
“我知道了,剛才譚院長發信息給我,將情況告訴我了。她的情況很危險,如果不及時控製,心和腦的情況,都十分危險。”
“就是啊,我怎麼說她,她都說熬一熬,說沒有預約到號,不好意思。我對她說,教授處理問題是很靈活的,你的情況特殊,相信教授一定會特殊處理的。”
“謝謝哈,關鍵時候,總是麻煩你。”九叔既高興,又客氣。
“九叔不用客氣,有事情,隨時打我電話。”。
放下手機,陳浩陷入沉思。
畢業至今,已經工作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從事同一樣的工作,無論如何,內心都會有一些厭倦的情緒,陳浩也因此有了隱退的心。
但病人和他們家屬的話,又時刻在陳浩的腦海中縈繞。
一位年近八十歲的老人家,經常帶著他的老伴來找陳浩看病,難得的是,每一次,都是他親自動手預約,在陳浩認識的病人中,他是唯一,很多年輕人,經常在陳浩麵前大呼“陳教授的號一號難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