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的周束河一時間有些擔憂的抬頭,看向殿中的周成。
周成臉上則是滿臉平靜之色,抬著目光看向王良和崔林郎道,“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在場的諸位前輩同僚。”
“不知王尚書和崔禦史可否聽我說完呢?”
王良和崔林郎對視一眼,勉強點了點頭。
周成見殿中大臣都等著他說話,便緩緩開口問道:
“川東城糧價在本官離開之前便已跌到了七十錢一鬥,不少外地糧商湧入,帶動本地糧商爭先拋售,如今糧價甚至能暴跌到五十錢一鬥。”
“但哪怕已經跌到五十錢一鬥了,在整個大乾來說,也是上上的低價,你們覺得,這樣百姓就能有錢買得起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眾位覺得,糧食補缺的情況下下,朝廷能拿得出這麼多糧用來賑災?”
一時間,群臣全都瞳孔一縮,一陣相視無言。
其實他們本身還好,嚴格來說,大災來臨,最先受苦的會先是百姓,。
一百錢一鬥和五十錢一鬥,對底層的百姓來講,其實沒什麼區彆。
因為於他們而言,錢糧顆粒無收,農作物也同樣沒有收成,一點錢財賣不了到手。
天災之下,百姓手中沒有糧食,又沒有錢財,那便隻能等到朝廷賑災。
但如此天災之下,又不是隻有這一批兩城的災民,整個大乾都陷於天災之中,國庫之中哪拿得出這麼多糧食?
隻能救得了一部分災民,但又能維持得了多少?
但不管怎麼說,究其原因,國庫拿不出充足的糧食,這是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但從古至今,一直以來,糧食短缺,不能讓百姓衣食無憂,這是數百年來解決不了的問題。
現實永遠比問題本身更殘酷。
這是事實。
周成目色沉緩道,“如若隻知道開放國庫,不想著去怎麼解決問題,那隻會一直解決不了問題。”
“百姓如今找不到工作,他們手裡賺不到錢,這才是大乾災患最根本的原因,更何況如此隻會一味的賑災之下,那百姓就會養成依賴,那麼所有的百姓就隻會每天等著賑災糧的救濟,那大乾儲存的國庫糧食根本不夠。”
“所以,真正對百姓有好處,為國為民的上上之策,當是以工代賑,讓百姓有活乾,有錢賺!”
“什麼?”
“以工代賑?”
伴隨著高陽的一番話,整個政見殿的群臣頓感醍醐灌頂,全都陷入了思考。
女帝聽見這番話,目光也是立馬掃了過去。
“什麼是以工代賑?”李蘇容之父,丞相李陽麵色好奇的問道。
周成聞言,目光順著看向李陽輕笑道,“大乾災患年間,處於最底層的百姓沒有銀錢,他們買不起糧食,但他們卻有乾勁,有力氣。”
“所以,綜合這些情況,臣結合百姓自身情況,計劃下令翻修縣衙,但本身的目的並不是壓榨百姓,而是想讓川東城內的這些手握巨富的各大富商們看到,天災之下,百姓們為了能有一口吃的,會積極願意拿工錢的乾活。”
“不多的銀錢加上能夠管一頓飽飯,百姓就會十分感恩。”
“到時候要是各大府衙,富商們接連出手的話,到時候川東城的糧價差不多穩定,那就能讓好一部分災民都能夠撐過去!”
“這便是以工代賑的真正用途!”
隨著最後一句話落在政見殿內,整個殿內變得安靜。
崔林郎聽完這席話則是滿臉震驚,丞相李陽也是滿臉動容。
“此舉甚妙!好一個以工代賑!”李陽毫不掩飾自己的誇讚,完全沒想到還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