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太子發難,人人自危_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 第377章:太子發難,人人自危

第377章:太子發難,人人自危(1 / 2)

大明宮。

李承乾好整以暇,然太子府蘇玉兒都有些緊張了。

“殿下,如今長安城內,風聲鶴唳,官員人人自危,是不是可以暫緩一二。”

不怪蘇玉兒要這般說,父親蘇亶已經來了大明宮三四趟了。

起初也就是幾十人的案子,這對蘇亶來說自然要緊跟太子的步伐。

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很快就把這幾十人拿下革職下獄。

大多數人都知道太子的想法,也明白這幾十人肯定是拉不起來的。

是以也沒什麼求情,基本算就是放棄了。

按照正常進程,自然是太子安排一批親信。

很多人都盯著空缺出來的位置。

畢竟這裡頭,五品官職都有七個,更彆說其他官職。

李世民實行官員精簡化,因此長安城內的官員並不多,人少,意味著權力增大。

在這一批官員下馬後,要提拔新的官員。

李世民那邊,世家那邊,都擬出了新的名單,也給太子留了一部分名額。

算是基本上瓜分完畢了。

留給太子的名額幾乎有一半,所有人看來,太子應該知足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太子根本就沒有動手的意思。

反而又是一批新的卷宗,送到了蘇亶那邊。

又是數十人。

蘇亶膽戰心驚,但還是辦下來了。

反正有充足的證據,不算是壞規矩。

可這不算完。

緊接著,又是數十人,再數十人。

人數達到了兩百之巨。

這裡的兩百官員,隻是算長安京城內的,還不算地方上。

加上地方官員,數目已經達到了五百。

不過因為地方距離的關係,很多官員自然不會這麼快就被抓到長安來審訊。

證據是一方麵,審訊也是要走流程的。

這一下子,蘇亶就懵了。

整個長安,都因此變得動蕩起來。

而之所以僅僅是兩百官員,就讓長安城動蕩,這跟李世民的政治製度有很大關係。

隋朝因官員臃腫導致財政不堪重負,李世民即位時麵臨十羊九牧的困境,

也就是十個百姓需供養九個官員,為解決這一問題。

李世民采取了公廨錢製度,通過向富商征收特彆財產稅作為公廨錢,放貸生息以支付官員俸祿,減少財政直接支出。

例如,每個捉錢令史貸款五萬錢,年息四萬八千錢,既解決俸祿問題,又避免增加百姓賦稅。

還有地方財政分擔,軍隊開支由地方藩鎮承擔,中央僅保留少量禁軍,進一步降低財政壓力。

再就是縮減官員規模,貞觀初開始,李世民通過精簡將中央官員從2000餘人裁至643人,全國官員總數約7000餘人。

全國州縣數量也大幅減少,形成小政府格局。

長安作為首都,集中了中央政府的核心官僚體係。

在京諸司職事官即為643人,涵蓋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等核心機構。

這一規模體現了李世民對行政效率的極致追求,通過壓縮冗餘職位,確保政令高效執行。

也就是說,李承乾這一手,幾乎乾掉了長安城內官員的三分之一。

這讓作為大理寺少卿的蘇亶,人都麻了。

不知道要不要跟著太子乾這麼瘋狂的事情。

麵對太子妃的擔憂,李承乾淡淡道:“無妨,證據確鑿。”

“難道有罪不罰?”

李承乾端起茶盞輕抿,青瓷在案幾上叩出清響:“玉兒,你可知為何父皇推行官製改革?”他指尖劃過案頭堆積如山的卷宗,“表麵上是為了減輕民負,實則是將權力攥在自己手中。”

蘇玉兒臉色微白:“可如此大動乾戈,陛下豈會坐視不理?”

李承乾冷笑道:“他若真要保這些人,早就該出手了。”

“如今證據確鑿,他若強行乾預,反倒落個包庇罪臣的名聲。”

蘇玉兒遲疑道:“父親那邊,有些擔憂。”

李承乾淡淡道:“你父親若是聰明人,就該知道,比起那位精於算計的帝王,即將繼位的儲君才是他真正的靠山。”

蘇玉兒突然意識到,那些看似尋常的罪證,實則是精心編排的殺局。太子每動一個官員,都是在斬斷陛下的一分勢力。

她下意識攥緊裙擺:“殿下,若是世家……”

李承乾無所謂的道:“這裡是長安,世家要是叛亂,我可是高興還來不及。”

對二鳳這邊,暫時不好下手。

畢竟真要到父子大戰,整個大唐都要全部動蕩起來,乃至於退回到五代十國的黑暗時期。

這一點,是李承乾不能接受的。

玄武門要走,但不能盲目的乾,否則真就成了曆史的罪人。

然而世家,但凡給李承乾半點由頭,他就敢讓蘇定方帶著神武軍,直接殺過去。

來一個殺一個,來十個殺十個。

當初最早之際的打算,就是打完遼東後,就順著河東河南,一路清查下來。

可惜後來二鳳這塊不給力,直接接了下來。


最新小说: 港島誘夜 挺著孕肚去隨軍[六零] SSSSSSSSSS級狂龍出獄 吞噬百萬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 漢室風雲錄 和死對頭雙穿,冷麵丈夫成了權臣 快穿:心中無男人,拔劍自然神 穿越末世之寶媽有點凶 仙子,你的本命劍成精了 護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