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九年臘月二八,巳時初刻。
慈恩寺大雄寶殿的簷角掛著冰棱,陽光穿過琉璃窗,在晉王李治持經的指尖投下七彩光斑。
他正專注地數著佛珠,忽聞廊下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抬頭便見長孫衝滿頭是雪,裘衣上還沾著未化的冰晶。
“長孫衝怎邀我來這。”
李治笑著打著招呼,昨夜長孫衝送來拜帖,約在慈恩寺見麵。
長孫衝卻沒有往日的輕鬆,一臉嚴肅。
“因為太子不喜佛。”
這話的含義很清楚,太子不喜佛,因而這慈恩寺大概是沒有太子的人。
李治皺眉道:“這是何意?”
長孫衝微微搖頭,沒有說閒話的意思,直接開門見山道:“太子調遼東之兵,假借行商之名,時至今日,已有數萬精銳潛入長安。”
“而這其中,為太子掩護者,便是右金吾將軍陸仝。”
李治心頭一跳,連忙解釋道:“長孫兄當知曉,那陸仝是太子麾下,從不聽我調遣。”
他是真怕啊,太子調兵入城,難道還要給自己嫁禍一手?
先前抓捕長安官員,太子就用過這手段,把左右金吾衛都給拖下水,現在又來?
長孫衝微微一愣,沒想到晉王首先是推脫關係,這讓他心裡有些失望。
難道晉王就沒意識到,太子現有如此之多的精銳,會發生什麼嗎。
隻是父親已經選定晉王,況且他們也沒太多的選擇。
隻能心中安慰,晉王尚且年輕。
若是長孫無忌在這裡,就不會這麼想,長孫衝還是太年輕了。
站在長孫無忌的角度,晉王太過聰慧,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臣子需要不那麼聰慧的皇帝。
“晉王放心,陸仝是太子的人,這點朝野皆知。”
聽到這話,李治頓時心頭一鬆。
隨即又渾身一顫,道:“數萬兵馬潛入長安,太子這是要作甚!”
長孫衝沉聲道:“自當是要行換天之事,太子等不及了。”
李治趕忙道:“這等要事,還須儘快稟告父皇才是。”
長孫衝點點頭,隨後才道:“陛下已經知曉此事,昨日我父跟房相已經入宮,與陛下商議對策。”
說到這裡,長孫衝頓了頓,沒等李治答話,接著說道:“陛下已經失去對太子的耐心,議定先下手為強。”
“現如今正在暗查太子潛入之兵,待查定屬實後,便先行動用禁軍突襲,而後以大軍圍困大明宮。”
“我父已向陛下提議,請晉王調動右金吾衛兵馬,協助查探。”
“陛下已然同意。”
話到這份上,李治自然能聽明白,頓時心情激蕩。
太子謀反,長孫無忌讓他一起對付太子,這就是大功勳,憑借著這份功勳,等到日後再議太子人選時,他就有大優勢。
且長孫無忌提議,這很明顯,長孫家如今是站隊了。
這是要支持他當太子的節奏啊。
先前失敗那麼多次,李治無奈隻能選擇蟄伏,等待時機。
如今峰回路轉,時機成熟,果是落在了他的頭上。
不過李治還有些擔憂。
“太子火炮犀利,大明宮距太極宮這般近,若是太子強攻玄武門,父皇安危.”
太子的實力太強了,強得可怕。
平定遼東這等功勳,雖說當初李治也去了,但沒怎麼親眼見到,感觸沒那麼深刻。
況且在大多數心中,異族也就是那樣,太子能贏,仗的是火藥駭人,外人初見火藥,以是雷霆降世,心膽懼裂,士氣全無。
如今火藥已明,沒了那份神秘未知,自然就沒那麼恐懼了。
然潼關被迫,是讓李治真正感受到,太子軍隊凶猛,火炮犀利。
那可是李衛公鎮守的潼關啊,還有尉遲敬德跟程咬金這等大唐猛將。
如今太子要強攻玄武門,李治感覺玄武門怕是擋不住。
長孫衝解釋道:“屆時陛下自會暫避鋒芒,移駕彆處。”
這麼一說,李治就放心了。
他真怕父皇礙於顏麵,坐鎮太極宮。
若是父皇落入太子手中,這輸贏就很難說了。
略微遲疑,李治再問道:“魏王可知曉此事。”
太子都反了,當然不考慮奪嫡的事情,剩下來的,就隻有魏王了。
很顯然父皇平定太子後,魏王就是他奪嫡路上最大的敵人。
長孫衝其實也不知道魏王的情況,畢竟各家有各家的渠道,父親那邊也沒說魏王的事情。
魏王勾結突厥這樣的事,當然不能明麵上說出來,怎麼說魏王也是陛下嫡子,且多得偏愛,直接開口說,那豈非是打陛下臉麵。
想了想,長孫衝說道:“魏王當是不知曉此事,且魏王手中無兵馬,這等事情,也難以參與其中。”
李治一聽,覺得也是。
同時慶幸自己有右金吾衛大將軍之職,尋常這個職位沒啥用,比之魏王差遠了,魏王黨可是在朝堂有著極大的話語權。
但到這個關鍵點,手裡有兵,才是最實在的。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都沒有能參與到平定太子的事件之中。
一啄一飲,似早已注定。
“長孫.舅舅說要我如何做。”
李治也是個聰明的,先前是喊長孫司徒,因為長孫無忌對他向來若即若離,沒有過分親近。
如今長孫無忌要支持他上位,意思已經表現得很是明顯,這稱呼是要該一該了。
聽到晉王這聲舅舅,長孫衝就明白,晉王這邊穩了。
長孫家跟晉王之間,本就是合作雙贏。
不過長孫衝也沒有因此要去拿捏晉王的意思,等晉王成為太子,乃至於登基之後,這情況就完全不同。
帝王無情,可不是說說而已。
“晉王隻需配合即可。”
李治點點頭:“好。”
同時心生歡喜,自從入長安後,他感覺從來沒有像是今天這般距離太子位接近,若觸手可得。
好心情自當分享。
李治非是個藏不住事的人,但畢竟年幼,突逢喜事,心中難耐。
等長孫衝走後,左右踱步,想了又想,還是決定入宮去跟媚娘分享心中喜悅,也是想請媚娘查漏補缺,看看在這其中,還能有哪些計較。
這番入宮,李治沒有去拜見父皇,借著去弘文館查閱典籍的名義。
太極殿前設中書省、門下省、舍人院、弘文館等辦事機構。
不一定非得入太極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