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剛有動作,就被妹妹彈起的腿攔住,“啊。”
胡氏沒有辦法,隻能爬上炕把兩個孩子與她隔開,“三伯母,九弟他們是為簡竹治腿。
孩子的骨頭敲打再長,是一點也不敢長途移動,她得等骨頭長好才能回家。
總不能花去幾百兩銀子,再因為坐車回家過年,而白花吧?”
“幾百兩?他們從哪弄這些錢?”三奶奶穿針的手頓時停下,還蹭得跳下床。
她突然尖起的聲音,驚的兩個孩子哇哇大哭。
胡氏和錢奶奶趕緊哄,現在雙月子做完,可能再沒齊姥姥那種很會哄孩子的人出現。
兩人都沒功夫再理穿鞋的三奶奶,所以也就沒注意她嘴裡嘟嘟嚷嚷的說:“定是前次九瀟跟七河在外地賣風箱掙的。”
關係到銀子,三奶奶可上心的很,她頂著稀稀落落的雪花,前往族田附近。
……
要說北溝村冬天最熱鬨的地兒在哪?今年奪得魁首的要數沈家蓋起的大暖棚。
它此刻正熱鬨到不行,自打沈家的暖棚出菜拿門去縣城賣,沒用幾天時間,就引來各個酒樓食鋪的追捧。
由沈河負責的縣城外送店,也因為經常有青菜供應,得到不少富戶點菜。
沈家原來的木工們,今年冬天一直圍著暖棚轉,幾乎每隔三四天都要收一茬菜。
韭萊,芽菜,茄子,黃瓜,芫荽,萵筍,菠菜,空心菜,豆角等等等等,主打一個種類繁多,任君選擇。
“大竹子,大竹子。”黃宗和黎老軍戶一進二號暖棚,就喊記帳的沈妙竹。
她抬頭道:“舅舅和黎爺爺稍等,我記好黃瓜數量就來。”
冬天,黃瓜不論斤,全都是論個賣的,這些明天中午要送去縣城。
講真,沈妙竹更希望酒樓掌櫃尋上門來買,可事實則是,人家大酒樓的老板都有錢,早在很早以前就讓他們的莊子做暖房種菜。
沈家唯一的優點在於,她種的種類多,且能供應到普通富戶家裡,她抬頭掃視到二號棚鬱鬱蔥蔥的青菜,再看大小工們認真摘菜,不由喜上心頭。
為啥,因為這些菜會分在年貨區售賣,價格能再翻一番。
沈靈竹分神看了眼轉入一個個菜畦的兩位掌勺,加快速度收瓜,唉不是,是收黃瓜。
這一頭兒,黎老軍戶如今受雇於沈家,他接替經常兩頭兒跑的黃家齊掌大勺。
今天是臘月初七,常駐縣城外賣宅子的大大小小,儘數回來。
而黎老軍戶是受托,要給自家千戶買些青菜。
他正和黃宗齊說著話,大棚門外邊被人用力拉開。
三奶奶衝進來就問:“五淮呢?五淮快快出來。
你是故意躲人乾啥?你九弟……”
她還沒說完,大棚裡摘菜的眾齊刷刷看向她,親孫女治個腿都不願意嗎?
喜歡穿越不慌,她有全能師姐互幫請大家收藏:穿越不慌,她有全能師姐互幫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