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洗好了呀!舅舅辛苦。
今年練練手,明年咱們提早多做準備,大賺一筆。”沈妙竹自從查知本地早有做臘腸的傳統,就沒敢大規模上馬。
要知道一地有一地的飲食習慣,妄自改變撲街的機率非常大。
這時,沈淮也和幾個族人拉著兩車煤回來,“宗齊來了,一會兒挑點銀炭,回去給叔嬸用。”
“彆彆彆,這東西有時味兒大,爹娘還是喜歡燒柴火。
五哥是打算用它盤大灶?會不會太費煤。”黃宗齊覺得柴灶炒燉的菜更好吃。
“不,這邊冷,我打算壘在棚下專門煮水熱湯,好讓大夥吃飯時不至於太冷。”沈淮盼著快些過年,等來年春到萬物複蘇之後,他要在老宅起房子,再不讓家人住這邊。
“對了妙竹,你大伯母呢?”往常他回來,娘子一定會出現。
沈妙竹和舅舅一起拎桶:“被夏大叔大嬸請去布置新房,興大哥求娶成功,一家人正皆力給未來新娘子準備最好的。”
“理應如此。”沈淮很是讚同這一點,並說明年夏家迎娶時,他們兄妹要親至。
大家正忙著,院外又響起馬蹄聲,陳儒再次來訪,且要買五十斤葡萄酒。
沈妙竹深籲一口氣,她打算酵夠一百天的酒,恐怕到時間剩不下幾斤。
她此時還不知道,沈靈竹和大哥他們在佛光寺探望完大爺爺後,偶遇前來上香還願的耿老東家。
老頭兒的傷已經好的七七八八,且他家酒坊釀出的葡萄酒,在經過第一發酵後,就被搶購一空。
“小沈姑娘,不知你家的酒,能勻我幾十斤否?
我不放在酒坊賣,是要拿來送些許朋友們品嘗。”耿老掌櫃的酒常常會賣到其他府縣,這其衝需要維護的關係就多。
沈靈竹還在考慮之際,沈先竺道:“家裡若還有,會勻給您的。”
她緊跟著道:“不過前些天被買走很多,家裡還有多少,得問我二姐。”
酒,是師姐主持釀製,理應由師姐做主。
耿老東家自是聽的懂,他表示過兩日定當親自登門。
與之分彆後,沈靈竹忽然有一種奇妙的預感:“大哥,我們最好多備幾桌菜品。
百日宴那天,說不定會有很多人到場。”
“多備些也行。”吃不完,可以送給族人,現在家裡銀錢寬鬆,沈先竺基本上不用為錢發愁。
“隻是,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耿老東家比以往更熱情,蔡大老爺也是積極與我們交好。
且在城內采買時,不少人都對我們很和善。原因,可能出在家裡。”沈靈竹和大哥都沒來得及與家人深談,又趕回縣城。
很多事情,他們都還不清楚。
“問七叔。”沈先竺一問之下,才知夏大叔他們到平定提親,回來時張同知的手下一起跟來買酒,並且打著惠安侯的名義。
然後,縣城就有些還算正麵的流言傳出。
兩兄妹懂了,有人看到後,自行腦補很多東西,這對沈家來說,總歸是好事。
回家之後,沈淮聽他們說起縣城傳聞,還誇了兩人有先見之明,“我將席麵排在祭灶之後,原意是隻請族人們熱鬨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