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將《通用技能書夢境語》輕輕貼在額前,書頁瞬間化作一縷流光,順著她的眉心滲入。
她下意識地內視精神海,隻見那縷能量如遊魚般穿過她浩瀚的精神力,最終停駐在夢境之匙幻化的漩渦門戶旁,凝聚成了一本虛幻書籍。
同時,旋渦門戶中伸出了一縷粉色能量,將書籍整個包裹了起來。
有過“知識灌注”經驗的莫蘭立刻明白了其中原理。
這本懸浮在精神海中的“書”並非實體,而是由精神能量構建的知識包。
雖然處於她的精神海中,但卻不完全屬於她。
當她再次看向村口巨石上那些扭曲飄逸的文字時,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那些字符的形狀依然陌生,但目光所及之處,腦海中便自動浮現出對應的含義:“禁止傷害村內的任何植物和野獸”。
這種理解並非通過翻譯轉化,更像是文字本身直接在她的意識裡呈現出了本意。
莫蘭想起論壇上關於這條禁令的討論。
翠木村的夢民們不論是守林人還是獸語者,都會掌握至少一種植物和動物變形。
路邊的野花可能是正在曬太陽的老人,樹梢的麻雀或許是頑耍的孩童。
曾有冒失的冒險者踩扁了一個看似普通的蘑菇,結果被翠木村的夢民追殺了許久。
因此攻略裡特彆強調:進翠木村後,儘量隻在樹上的吊橋和藤道上行走,在草地上時,除了林間最常見的草,彆的都不要碰。
不過此刻莫蘭的注意力全在精神海裡的那本“技能書”上。
她敏銳地察覺到,方才理解文字時,是書冊表麵的粉色夢境能量泛起了細微的漣漪,這些波動通過某種玄妙的共振,將知識直接映射到她的認知層麵。
甚至現在,她想要讀石頭上的禁令文字,粉色夢境能量也能引導著她明悟夢境語的說法。
這比知識灌輸,用起來還要便利一些,好像她真的熟練掌握了夢境語似的。
可那些來自夢境之門的粉色夢境能量,同時又將技能書裡的知識,和她的精神力隔絕開了。
她想把自己的精神力探進去,和消化“食夢貘知識包”一樣,閱讀並消化這個“夢境語技能書”裡的知識時,沒有受到阻礙。
但是當她想把技能書從粉色夢境能量的包裹中拖出來,斬斷它和夢境之門的聯係,讓它完全屬於自己時,卻發現剛剛還柔和的粉色夢境能量瞬間變得堅不可摧起來。
莫蘭實在是有些好奇,如果所有的技能書,使用後都是以這種形式存在於精神海裡的話,為什麼夢境冒險者的技能都隻能用化實之果轉化後,才能在現實世界中使用呢?
她索性打開冒險者麵板,點了上麵的離開夢境世界的圖標。
那個圖標,正好就是她精神海中夢境之匙化作的旋渦狀門戶的樣子。
點了圖標後,莫蘭就感覺到,自己又穿過了那扇門一次。
與此同時,夢境之門連帶著被夢境能量包裹著的技能書,都變回了夢境之匙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