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威風凜凜地站在城牆上,雙手抱胸,目光如炬,望著突厥兵潰敗如潮水般退去的身影,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那笑容中飽含著欣慰與自豪,仿佛是在向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宣告著勝利的到來。“不可讓他們輕易逃脫,追擊!”他猛地一揮手臂,聲如洪鐘,一聲令下。
話音剛落,涇陽兵們如猛虎下山,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激昂的鬥誌,向著逃竄的突厥兵勇猛地追去。他們個個身姿矯健,步伐迅猛,猶如脫韁的野馬,又似出籠的猛獅。
涇陽兵們士氣高昂,眼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心中充滿了勝利的信念。他們在追擊的過程中,弓弦聲不絕於耳,利箭如流星趕月般不斷射出。每一支箭都帶著他們的憤怒和決心,精準地射向敵人。突厥兵們在這奪命的箭雨下,不斷有人中箭倒地,發出絕望的慘叫。涇陽兵們不給敵人絲毫喘息的機會,持續地射殺,給敵人造成了更大的傷亡。
突厥兵們此時早已丟盔棄甲,狼狽至極。他們的隊伍混亂不堪,互相推搡踩踏,隻為能加快逃命的腳步。有的人甚至連武器都扔掉了,隻為能跑得更快一些。他們的臉上滿是恐懼和絕望,眼神中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囂張和狂妄。有的人邊跑邊回頭,眼中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卻根本無力抵抗。
這場戰鬥,涇陽兵以其非凡的智慧和無畏的英勇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他們的勇猛和果敢令人讚歎,他們的戰術和配合天衣無縫。綏州城在經曆了漫長的戰火後,終於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溫暖懷抱之中。城中的百姓歡呼雀躍,慶祝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和安寧。
收複綏州,4萬涇陽兵總共擊敗了突撅12萬人。
突撅兵被複合弓和水泥彈打死6萬,逃走2萬,被俘4萬。
4萬突撅俘虜,很快便成為了免費的建築工人,在涇陽兵的看守下,重建修複了綏州城。
涇陽兵在綏州城經過短暫休息補充後,再次出發,去往太原方向,收複失地。
幾天後,涇陽兵士氣高昂地進入朔州境內。然而,他們的前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再次遭遇了規模龐大的突厥大軍。
而且,這次遇到的突厥大軍,與之前在綏州所麵對的突厥兵截然不同。綏州的突厥兵是由各個分散的小部落拚湊組成的萬人隊,他們的戰鬥力參差不齊,裝備也相對簡陋和陳舊。這些士兵缺乏嚴格的訓練和統一的指揮,在戰鬥中常常各自為戰,難以形成有效的協同作戰能力。
而朔州的突厥兵卻是突厥兵的精銳主力,乃是頡利可汗最為倚重的嫡係部隊。這支嫡係部隊裝備精良,士兵們身著堅固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胯下的戰馬也都是精心挑選和訓練的良駒。他們訓練有素,紀律嚴明,作戰經驗豐富,具備強大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戰鬥意誌。
領軍的將軍更是頡利可汗的親兒子,突厥大王子疊羅支。疊羅支此人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在突厥部落中享有極高的威望。他自幼跟隨頡利可汗南征北戰,曆經無數次大小戰役,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此次他親自率領這支精銳之師,誌在必得,決心要給涇陽兵以沉重的打擊,展現出突厥的強大軍威。
疊羅支率領的大軍宛如洶湧的潮水般浩浩蕩蕩地推進,那聲威震天動地,號稱足足二十萬之眾。這龐大的隊伍延綿不絕,一眼望不到儘頭,其人數規模竟是涇陽兵的整整五倍之多。就在這廣闊無垠、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上,雙方如同宿命般不期而遇。
當涇陽兵的將士們望見那如烏雲壓境般的突厥大軍時,心中不禁泛起了一絲難以抑製的憂慮。即便他們手中的複合弓擁有著令人驚歎的強大威力,能夠在遠距離給予敵人沉重的打擊。然而,倘若突厥兵不顧一切地憑借著人數上那壓倒性的絕對優勢,持續不斷地發起一波又一波瘋狂的衝陣,那麼就算將士們個個都身強力壯、英勇無畏,也終究會有力量耗儘的時刻。而且,那如暴雨般密集射出的箭矢,無論儲備得再多,也必然會有消耗殆儘的時候。
這究竟該如何是好?這個沉重的問題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頭。眾人的臉色都顯得格外凝重,眉頭緊鎖,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不安,心頭仿佛都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久久無法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