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這支突如其來的騎兵,以及由楚世昭作為主帥,近乎於搏命般的沒入軍陣人海的打法。】
【馬溯安的部隊在傷亡極具上升的情況下,士氣崩潰。】
【不久,竇戾率領的滄州軍和楚世昭的玄甲騎會合作戰,塵土飛揚,呼叫四起。】
【楚世昭直接突入到陣後,張掛他的軍旗。】
【馬溯安的部隊回頭看見官軍旗幟,全軍在接連受到衝陣打擊之下,早已趨於崩潰。】
【楚世昭立刻追逐殘兵潰軍,直接追攻三十多裡,玄甲騎斬首級七千多,俘虜賊眾五萬。】
【馬溯安被竇戾活捉。】
【貞平元年七月,被活捉的馬溯安表明自己願意歸順楚世昭,希望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但楚世昭細數馬溯安的罪名,認為他身為異族,得到朝廷青睞已是恩典,如今不思國恩卻屢屢叛亂,此番更是背逆朝廷,其心可誅,立刻是下令斬首了對方。】
【貞平元年八月,馬溯安死後,其子馬巍見到大勢已去,立刻率著為數不多的親軍棄範陽而奔匈奴。】
【同月,楚世昭平定範陽。】
【以一人之力,節度三地。】
【貞平元年九月,在南方稱帝的王守義決定揮師北伐,以表示自己想要統一天下的決心。】
【貞平元年十月,楚世昭前往大同,與大同節度使徐皓商議輔國大事。】
【徐皓深感楚世昭的深明大義,也清楚地知道他身處的地勢位置,如果不能早做打算,遲早也會遭到楚世昭的大軍壓境。】
【楚世昭身為大周宗室,如今又被王氏拉攏,大義、法理、軍力上,他都不是敵手。】
【他當即伏拜在地,願意為楚世昭效力。】
【貞平元年十一月,大同節度使徐皓宣布效忠楚世昭,在大同節度使徐皓的歸順後,大寧節度使呂卓很快也選擇效忠楚世昭。】
隻見小地圖上,大同和大寧兩塊地方立刻是被點亮了地圖。
徐皓的手上有三萬的兵力,呂卓的手上有兩萬的兵力。
不過這兩人雖然是效忠於楚世昭,可是他們二人的立場態度都不高,楚世昭局勢好,他們會出力,局勢不好就可能會觀望,局勢差大概率也是跟風投降的。
所以楚世昭不會太重用這兩人,權重會放低。
【大帝成長計劃】可惜就可惜在不能看到這些臣卡的忠誠度,隻能看到他們的立場,根據他們的立場來判斷到底能不能用。
遺憾的是有些人大奸似忠,立場看著很忠於楚世昭,可是碰到點事立刻就反複無常,改變態度。
楚世昭想了想,這【大帝成長計劃】畢竟是根據現實進行展開的模擬推演,像人性這種變化無常的東西,它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也很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楚世昭之所以如此鐘愛於身先士卒,原因很簡單...
禦駕親征,是能讓己方士卒的士氣永久提高10點,你就是隻要你親自抵達戰場,你士兵的士氣就會無條件提高10點。
這10點士氣足以改變戰局。
畢竟士氣越低,隻要戰場損失比例超過10%,就會有潰軍敗軍不斷地影響整個軍隊。
那種死戰不退的隊伍,在古代是極其少見的。
10個人去打仗,死2個就跑是常態。
死3個還能穩住,就能說明這是支訓練有素的新軍。
死5個都能挺住的,那就是絕對的精銳之師。
楚世昭自然是每個能利用的數值都要利用,親臨戰場可以提高隊伍士氣,還能保證戰場上玄甲騎的準確突進時機,增強騎兵在戰場上的統治力。
這為什麼不能身先士卒?
模擬推演都怕死,那還模擬個錘子!
在模擬推演裡,楚世昭一般都是往死裡練的。
.....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