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今日不說,那遲早就要進這一口棺材,如塚中枯骨,與其今後死得荒唐,不如現在求個其所。”楚世昭在曹微說出這句話的瞬間,反而是更加的鎮定自若。
“兒臣是永晉十一年所生,是陛下的子嗣,這份奏折,是兒臣親筆所寫,也是親自所呈,其中內容,兒臣願意一力承擔。”
“永晉十七年,兒臣重病難愈,是父皇托付太醫日夜為兒臣調理,永晉二十三年,是父皇病體難康,兒臣心下不忍,四處為父皇尋醫。”
“如今大周王朝內憂外患,此番進言,隻是為天下人上書,望大周江山永固,日月山河永在。”
“父親,隻有您是兒臣的君父,也隻有您是兒臣的靠山,又有誰能指使您的兒子呢?”
“我之所言,不過是為天下百姓而言啊。”
“而天下百姓,正如我一般,都是父親的子民——”
永晉帝伸出修長的手指,微微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如此對峙下去,他竟然發現自己極難辯駁應對,隻是深吸一口氣道:“曹伴伴,讓老四先進詔獄裡清醒清醒吧。”
他已經無力深究其中的對與錯,隻想再看一看這奏折上的內容。
因為楚世昭所說的內容,句句是真的。
也正因為楚世昭所說的內容,句句是真,這才讓永晉帝感受到了出奇的刺痛,卻又很是無奈。
而且...永晉帝不能認。
因為他是君,他是天下臣民的君父,是大周山河的聖賢天子。
所以,奏折上的事情,永晉帝做了,可偏偏認不了他所做的事情。
做了壞事的人,隻能是大臣。
這是共識。
楚世昭罵了大臣,也罵了他這個作為君父的天子,這才是相比起其他勸誡書更為犀利的地方。
往常的奏折,所罵之人無非就是那些被永晉帝所利用的幸臣罷了。
此刻站在一旁,親眼看著楚世昭挺著身子走出大殿的郭謙更是汗不敢出,整個人都垂著腦袋,他現在才知道楚世昭呈獻的奏折裡到底寫了何等大逆不道的內容。
大殿之中陷入了長久的安靜。
沒有一人說話。
仿佛都在假寐一般。
過了良久,永晉帝的麵色終於恢複如常,他再度拿起奏折,似乎是在細細品味。
“你覺得,朕要不要將這份奏折...放在明日的朝會上說?”永晉帝的目光放在了極力‘裝死’的郭謙的身上。
“此中大多都是詆毀之言,萬不可傷君父威望啊。”郭謙哪裡敢應對這個問題,他現在隻想趕緊和楚世昭撇清關係,這份奏折最好他也從來沒聽過。
“如果不拿出來說,那就是認朕的所作所為是錯的了。”永晉帝低沉著說道。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晉王被朕打入了詔獄,所有人都知道咱這個老四抬棺死諫,你以為他們這些大臣不會好奇咱這個老四上奏了份什麼樣的折子嗎?”永晉帝微眯著眼睛道。
“朕越是不想讓他們知道,他們這些人就越想知道。”
“獨你一個人說朕是對的,這不夠。”
“朕要讓所有人都說朕是對的。”
“明日朝會,朕要看看多少人願為朕來辯經。”
說到這裡,永晉帝再度咳了一聲,他重重地靠在了身後的龍椅上,他微仰著頭顱,還在心中再三思量。
這的確是份好折子。
可唯獨不該出現在你老四的頭上,也不該出現在一個皇室子孫的頭上。
旁邊坐定著的郭謙與曹微下意識地麵麵相覷。
兩人的神色都是同一時間內發生了些細微的變化。
陛下...此舉...居然是要保晉王?!
.....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