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
我大周王朝已經在穀底了,你這意思是還能再往下掉掉?
那說真的,楚世昭一點都沒在怕的。
之前那個修修補補還能用的大周王朝,可能遠比現在的情況都要難以治理。
越是糟糕,反而越有百廢待興的機會。
而且,這次模擬推演的嘗試,對於楚世昭而言,這一版的存檔是有些爛了,與其畏畏縮縮當個修補匠,不如往死裡放飛自我。
換往常,楚世昭作為臣卡收集的愛好者,肯定不屑於乾出夷滅彆人三族的事情。
可現在卻不同了,楚世昭身上的黑鍋已經背得夠多了,先不說皇位的繼承到底是真是假,永晉帝的遺詔到底是什麼。
楚世昭先乾碎了王氏的外戚,和名義上的太後真刀真槍地乾上了,還順手宰了他的三個兄長。
固然動手的人不是楚世昭,是楚世昭的手下,但這筆賬仍然是要算在楚世昭的頭上。
更何況,楚世昭也不屑於改什麼史冊,功績是打出來的,而不是靠改史書改出來的。
你改史書改得再徹底一點,有些真正的大事記仍然是無法掩埋真相的。
與其研究這些歪門邪道,不如乾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所以,楚世昭這場模擬推演徹底是把自己的暴脾氣打出來了,他可不管什麼收益不收益。
你反正彆讓我受氣。
他難道不知道殺了帶隊投降的閻明會帶來很大的變故嗎?他難道不知道封閻明一個極其不雅的爵位,閻明會複叛嗎?他難道不知道再次掀起戰亂的後果嗎?
楚世昭顯然是知道的。
可是他就想那麼乾,無論張布和許向陽是不是楚世昭的忠臣,他們都是大周王朝的忠臣。
忠臣為國家流儘了鮮血,而楚世昭為了安撫反賊,卻要給原本殺死忠臣的叛臣加官進爵。
這是什麼道理?
楚世昭就是很不爽啊。
他原本的計劃就是乾碎閻明,狠狠摁著他的腦袋讓他給那些忠良之士磕頭請罪。
可是這王八蛋主打的就是一個政治投機,看盧毅勢大就投盧毅,看盧毅大勢已去,就殺死盧毅歸順朝廷。
然而楚世昭要你投順朝廷了嗎?
你不投降,我自己來取你的首級!
弄的好像你閻明不投降,我楚世昭就吃不下你了一樣!
早在匈奴人放棄支援馬溯安、盧毅的部眾時,楚世昭就知道自己勝券在握了。
打贏這兩個家夥的叛亂,僅僅隻是時間上的問題,而且李瑾和桓節對楚世昭的態度非常明顯,又有背嵬軍這樣的軍隊在突襲戰場上的優勢。
這讓楚世昭全然沒有後顧之憂。
楚世昭單純是在遺憾閻明沒有硬氣到底,一路跟楚世昭死磕下去。
這樣的話,楚世昭就能光明正大地夷滅閻明的三族了。
但沒關係。
你投降,老子照樣夷你三族。
什麼保持理智?
楚世昭這次模擬推演,被搞了那麼多下,還需要理智嗎?
而且說得好像楚世昭給閻明高官厚祿,他就不會反叛了,反叛隻有第一次和第二次,沒有最後一次。
很多人就喜歡來回被朝廷招安這一套賺好處。
就閻明在這次叛亂之中起到的作用和毀滅性打擊,根本不是他弄死盧毅,獻上首級就能贖罪那麼簡單的。
他這麼做,隻是在投降上更有談判的資本。
楚世昭手下可用之才那麼多,為什麼非要一個叛臣,還是一個殺死忠良的叛臣為他效力。
是欺他無人可用了?
是不是什麼爛人有點本事,就覺得一定能當我楚世昭的狗?
這個檔,楚世昭就圖個爽快,就當一個癲佬。
搞錢!搞軍隊!搞西征!
楚世昭也不能說是破罐子破摔,而是他現在這個黑鍋接得太多了,這不給弄點大的,駕崩以後,諡號保底都是一個‘靈’。
周靈帝?
這可不興要啊!
楚世昭寧可要個周武帝的諡號,也不能讓自己的名聲掃地,而現在想要在史冊上完成絕地反殺,保底都要乾個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功業。
在這個基礎上想要更加狠,那就隻剩下上帝之鞭,一路西征過去了。
說實話,也是楚世昭倒黴。
永晉帝駕崩的時間太早了,他留給楚世昭準備的時間極其不充裕,可供選擇的餘地也不多。
但凡多給楚世昭三年的空間,也不至於局勢會演變成這幅模樣。
雖說一年的時間,楚世昭能有這麼一個小班底,還能在這種情況下反殺,可其中的驚險,背負的惡名還有後果,這都是極其考驗楚世昭的後續表現。
他這種情況就屬於是隻要不打出最強那一階梯的帝王表現,就一定會被史官點名‘表揚’的那一類。
結果還沒正式開始啟動自己的宏圖霸業,就遭遇到了盧馬之亂,身為皇帝的職業生涯,開局就是吃了一個大虧。
隻要後續大周滅亡了,首鍋非他莫屬,完事了,可能還有一幫後世之人,反複推敲楚世昭的兄長楚世煦繼位會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經典的.隻要沒有出場,那就是最強的。
就算是楚世昭平定了盧馬之亂這種曆史事件,到頭來很多人還是要把藩鎮叛亂的黑鍋丟在楚世昭的頭上,因為這是楚世昭的執政期間遭遇到的惡性政治事件。
由此可見,楚世昭這一次繼位的局勢,何止是天崩開局。
那就乾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