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李鳳寧和桓奕的戰場!世子之爭,向來如此!_請娘子稱我為陛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 第122章 李鳳寧和桓奕的戰場!世子之爭,向來如此!

第122章 李鳳寧和桓奕的戰場!世子之爭,向來如此!(1 / 2)

【開皇二十三年三月,大周王朝在覆滅花剌子模後,迎來了軍事力量的極盛時期。】

【平定花剌子模的楚濟民,被諸多賢臣讚歎其人——‘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又具‘乃父之風’,餘烈猶存。】

【此戰的大獲全勝,讓楚濟民在朝野之中的威望空前強大,許多將領都頗為推崇這位出身晉陽名門的二皇子。】

【五月,楚濟民請願歸國,他不喜於總督花剌子模的諸多事務,此地的民俗習慣與大周王朝相差甚遠,加之為了攻取花剌子模,他的攻敵政策強硬,於是遭到了很大的抵觸,統治很不理想。】

【開皇二十三年七月,楚世昭準許了楚濟民的心意,由藍殊的長子藍戚疇總督花剌子模的事務。】

【八月,楚世昭在立儲國本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堅定,雖然他對二子一視同仁,但是在皇位的繼承問題上,他一直都選擇冊立嫡長的態勢。】

【開皇二十三年十二月,楚世昭立楚濟民為燕王,就藩於曾經掀起盧馬之亂的範陽。】

【開皇二十四年,大周王朝之中黨派林立,門戶之爭日盛一日,互相傾軋,楚世昭在位期間雖然極力壓製,但仍舊不能阻擋大周王朝官場之中長期積累的弊端。】

【這是數代下來的積弊,幾乎曆代都有政見不同的黨爭對立,而到了楚世昭這一代,楚世昭固然鎮住了這些群臣,可以拿定主意,可是卻沒辦法阻止這些人私下的對峙。】

【許多大臣為了自保,最終也不得不選擇抱團。】

【而經曆了諸多戰亂的大周王朝也因此在這一期間湧現了不計其數的活躍之士,這讓此時的大周王朝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個王朝中葉該有的實力,悍臣滿朝。】

【開皇二十五年,一條鞭法迎來了大治,其設定出來的稅改政策是大大簡化了稅製,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使得周朝社會日益激化的內外矛盾得以緩解。】

【楚世昭更是借著盧馬之亂、攻取高句麗、占據朝鮮半島等等一係列的戰事,重新分配了土地資源,在整個過程中清算了一批舊有的官吏,收納了許許多多正光帝、永晉帝時期豪強的土地。】

【開皇二十六年,大周王朝迎來了新的中興之治,楚世昭完成了開皇中興的事業,因為楚世昭的慧眼識人,能謀善斷,使得開皇一朝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能臣,他們的才能大多能夠得到楚世昭的善用,這讓傾頹的大周王朝有了回光返照的景象。】

【在楚世昭繼位的初期,對於大周王朝來說是一個多難之年,先帝亡斃於深宮,政變奪位,又遭遇了盧馬之亂一係列的節度使叛亂,楚世昭先後平定叛亂,廢除了節度使這樣的軍事弊政,然而好景不長,黃河發大水,陝西再鬨地震,外加遇到國喪,可謂件件都是麻煩事。】

【可即便是這樣,楚世昭仍舊表現出了驚人的才華,他通過桓盛、李瑾、藍殊、文俞、郭憂等等賢臣,消除了政變帶來的負麵影響,不僅如此,在位期間推出的一條鞭法更是革廢一應稅製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

【經由二十六年的統治,大周王朝的國力從貧瘠羸弱再到西征盛況,萬國來朝,可謂是楚世昭勵精圖治的證明,然而到了這個時候,楚世昭同樣意識到國家在頻頻的戰事之中,已經到了瀕臨崩潰之際。】

【開皇二十七年,楚世昭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推行了許多優待農民百姓的政策,這讓久戰疲困的百姓有了歇息的餘地。】

【並且著手開始讓楚濟鉞管理朝中的政務大事,讓他細研其中的治理之道。】

【開皇二十七年八月,監國亦有八年之載的楚濟鉞在東宮已經有了很大的權力,不少國政之上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而他寬厚待人,頗有君子之風。】

【這一點,並不像是涼州桓氏的風氣。】

【開皇二十七年九月,一位官員告發了在北平就藩的燕王楚濟民利用巫蠱來使咒暗害君父。】

【楚世昭哈哈大笑道:“這世上哪有什麼巫術。”,隨後就下令將這位妖言惑眾的官員捉拿入獄。】

【然而,在這樣的朝政環境下,楚濟民越發的感到不安,他難以在北平就藩,於是屢屢上書,請求父皇削去他手中的兵權,令他去淮南一帶就藩為王。】

【開皇二十七年十月,楚世昭寬慰他的二子楚濟民,可是在消息不流通的時代之中,楚濟民雖身為將門子弟,卻又驚又怕,隻能向她的母妃求教,以圖自保之道。】

【楚濟民並不膽怯,相反非常果敢英勇,可是麵對自己的父皇,他一直認為自己微末之功難以放上台麵,如今有人如此汙蔑自己,他又怎麼能不感到敬畏害怕。】

【開皇二十七年十一月,有親近楚濟民的將領勸諫道:“何不效仿昔日承天門夜變之事,以圖長久之安穩。”】

【“殿下千裡之外治定異國,得軍中將領愛戴,又有外戚李氏相助。”】

【“大同總督楊延朝對殿下的才能極為推崇,若是得以拉攏,則得一臂。”】

【“晉陽又是李氏發跡之地,得了大同再得晉陽,如今殿下還坐鎮於北平,一氣嗬成之下,若是運勢極好,大半個北方都能取得。”】

【“殿下的兄長雖然頗具才能,那也不過是一介書生,焉能識得兵法?”】

【“自古以來,皇位皆是兵馬強壯者所得!”】

【“為圖一世無憂,唯有君臨天下這一條路可以走。”】

【楚濟民思來想去,最終拒絕了。】

【“父皇在位,我若叛之,此父子相爭,非孝義也,為圖自保,何以至此。”】

楚世昭臉色變得微妙了起來。

他知道自己搞政變,是會出現連帶效應的。

這就跟李淵、李世民那一家子搞得一樣。

李世民為了功臣集團的利益,宰了他的親哥哥和親弟弟,提著他們的腦袋去見李淵去要皇位。

恰好李世民的影響力,在整個唐朝是史無前例的存在,貞觀之治的名頭過於響亮。

這也導致李唐出現了很多宮廷政變,全是在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門事變。

而大明,也有朱棣這個藩王作亂取得天下的例子。

導致藩王作亂的場次也不少,比較出名的就是朱棣的二兒子朱高煦伏擊明宣宗朱瞻基,正德皇帝時期的寧王之亂。

這東西就是有‘借鑒’效應的。

最開始得天下皇位的時候,改朝換代都是靠禪位這種比較‘人性化’的手段正統繼承嫁接的,曹操還嫁了好幾個女兒給漢獻帝劉協,曹丕也給了劉協很高的禮遇。

可司馬家不當人啊,他非得當街弑君,往後,所有王朝都開始借鑒司馬家的做法,改朝換代的過程,就是儘量把上一代的皇室全給殺乾淨。

最笑嘻的是老曹家的人搶走了老劉家的皇位,最終被司馬氏偷雞,結果給老曹家報仇的人還是老劉家的後人劉裕。

楚世昭之所以極其無奈這次模擬推演的開局,就是這種開局是起了一個壞頭。

雖然楚世昭是自保下,被迫這麼乾的。

可是楚世昭的每一個後人,他都能說自己是為了自保,被迫起兵反抗的。

楚世昭是真自保,可他的後人用這個理由,誰又能百分百確定他們是為了自保呢?

最起碼楚世昭沒看出來楚濟鉞想要殺死楚濟民的意圖,至少就目前來看,兄弟關係還是很和睦的。

現在就怕底下的大臣為了自身的利益出發,不斷地拱火,這麼一來,就是沒有私仇,也給他們拱火出真仇了。

得虧楚濟民沒上這個當。

能說出來這番話來,至少是對他這個君父是極其尊重的。

可是楚世昭也能看出來,楚濟民不是沒有顧慮的地方,他也怕自己的兄長對他下手。

而其實理論上有個萬全之策,就是學習元朝,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其他地方,中原王朝作為基本盤留給自己的嫡長子。

西征都打了,讓楚濟民跑外麵去自己建立一個王朝統治,也不是不行。

問題是,在中原王朝外麵的地兒,都不是那麼好。

說到底中原王朝還是農耕文明,就古代這種質量,除開中原以外,其他地方的開荒程度都很低,極其貧困。

新羅、百濟、高句麗所在的地方就是朝鮮半島一帶外帶東北的一些疆土。


最新小说: 一家子在東北,從66年打獵致富 高武:用對方法無需肝!肝帝無用 重生財路:逆襲成為金錢巨頭 重孫女被欺負,我鬨個鬼不過分吧 辣手少爺與九尾狐 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 綜武:大離逍遙王,群魔震驚 不當舔狗,仙子們全都急了 樂動江湖 劍風碎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