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怎麼樣。
很多人的認知還是很清楚的。
而桓節來到長安,是有自己的政治訴求的。
沒有人不渴望進步,也沒有人不渴望名利,哪怕是一些自稱自己淡泊名利的人,實際上也是他們因為被朝廷罷黜不得不為自己找補,宣稱自己隻是不想做官,而不是不能做官。
涼州這個地方就那麼大,大族之間互相瓜分下來,就已經吃得滿滿當當,想要進一步推動涼州士人的影響力,那就不得不和長安方麵有所接觸。
不過,桓節也不是想要放下手中的權力,他是想要讓族中更多的子弟,能夠進入長安。
畢竟涼州供給大族能吃的東西都吃得差不多了,權力幾乎都被涼州最強盛的幾個豪族爭奪。
現在的涼州隻剩下兩條路,那就是對外輸出他們涼州的士人,影響到其他地方,另一條路就是進行新一輪的內部權力鬥爭,優勝劣汰。
後者容易動搖桓氏在涼州的根基。
因為不可能桓氏永遠是涼州的優勝者,最終的贏家。
但前者就不會。
桓節坐鎮涼州那麼久的時間,花費了大量的功夫將涼州士族打造成了一個集體,更是拿著為涼州謀福祉的方式自行結黨,這也是想要穩固桓氏在涼州的地位。
事實上,桓節心裡也清楚,他最好什麼事情都沒有出錯,隻要出一次錯,以涼州士族的脾性,分分鐘就能把桓氏吃個乾淨。
這一次,桓節頂著巨大的壓力,聯合涼州名門段氏和皇甫家一同出兵解除長安之圍,就是想要打開涼州士族進入長安的渠道。
此舉,不僅緩解了涼州內部的鬥爭,還能擴大涼州士族在長安一帶的影響力。
但,桓節心裡也清楚,想要真正讓涼州士族進入長安的圈子,還是很困難的,他的兄長桓盛在長安為仕十年,如今才有所起色,由此可見涼州士族在長安到底有多麼的不受待見。
楚世昭其實看得出來桓節是抱有目的來到長安的。
桓節入京的格局,提前告訴了楚世昭,這個人不僅有野心還有他的抱負。
而且,桓節不同於桓盛。
桓盛對於自身名利的追求更勝於其他,這個人相對純粹,像變法這種爛活兒,對家族是沒有好處的,桓盛敢接,他就是想要名留青史。
就是想在史書上留個名臣的美名。
順手能讓自己的家族穩固,成為門閥,也是可以的。
桓節就屬於是世家大族裡的傳統保守派,他更多想到的是宗族,地方上的權勢。
他的核心目的就是讓桓氏成為大周王朝的名門,在涼州有著超然的地位,最好世世代代桓氏在涼州都是帶頭大哥的地位。
“臣聽聞匈奴人圍攻長安,倉促前來,卻不見匈奴人的蹤跡。”桓節遲疑片刻道:“莫非又是尋常的南下劫掠,叩關而去?”
他長途奔襲,又初來乍到,還不知道長安發生了什麼,幾番話下來,是試探為主。
當時的桓節,同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來馳援長安的,在他看來,匈奴人不太可能真打,自己過來勤王,是很容易博個名聲回來的。
楚世昭平靜地說道:“我軍劫營,險勝一籌。”
桓節皺著眉頭,其實沒有太聽懂,單獨拎出來這幾個字,他是能理解的,合在一塊,就不太方便理解了。
誰劫營誰?
大周劫營匈奴?
還險勝?
野外作戰,涼州軍都未必能正麵扛得住匈奴人的戰法騎射,久疏戰陣的三府軍有那麼能打嗎?
直到桓節來到長安,看到夾道相迎的百姓,桓節至少能確定長安的確是被圍了,否則的話,大周王朝是擺不出來這樣的陣仗來迎接他們的。
看著百姓們的迎接,這些涼州軍的將士何曾經受過這些,他們每個人都忍不住將自己的腰板子都挺直了一些,以免墮了威風。
任何人都無法拒絕被人敬仰的目光。
這是骨子裡的。
他們在涼州打生打死,也不過是在那些的豪族手下混口飯吃,更多的是掙自己的賣命錢,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意識到自己不僅是那些豪強手下的兵,還是大周的邊軍。
尤其是被那些長安百姓們的孩子們帶著崇拜的目光看著時,戳入的是那些涼州將士內心深處的榮耀感。
皇甫堅麵對這樣的場景,最為動容,這一刻,他似乎想起了先祖對皇甫家的家訓。
楚世昭注意到了皇甫堅神情上的變化。
模擬推演裡,很多細節是說明了涼州這些軍頭中,並非都是野心家。
桓節是想要保住家族在涼州地位中,根據情況而變化立場的桀驁野心家。
皇甫堅就真的是覺醒了大周將魂的人。
在桓節入京,控製朝廷的時候,皇甫堅私下被拉攏,和群臣商議過後,皇甫堅被長安大族忽悠到兵變,以討伐國賊的名義,為朝廷犧牲,成為了群臣和桓節博弈的勝負手。
最終皇甫堅兵變沒打過桓節被殺,段琦作為兩麵派,地方派,在做了不好的事情後,又想要挽回形象,通過斬殺桓節的方式洗白了自己,以詔安的方式上位,取代了桓氏在涼州的地位,從而使得段氏得到崛起。
這三個人都是真有本事的將領。
卻都死在了內鬥上,這是讓楚世昭很惋惜的。
一直以來,楚世昭都認為,沒有用不好的臣卡,隻有用不對人的君主。
就說張輔多狠一人啊!
一生威風凜凜、戰功赫赫,文韜武略樣樣拿得出手,是靖難之役當之無愧的功臣,是朱棣手裡的戰神。
靖難之役全程參戰,平定了安南之亂,將交趾納入大明的版圖,又參與了朱棣的多次北伐之戰,還跟隨了明宣宗朱瞻基平定了藩王朱高煦的叛亂。
土木堡之變被叫門天子朱祁鎮當場白給了。
多多益善的兵仙韓信,一開始也是在項羽麾下當差的,有用嗎,根本發揮不出來,完全不給他發揮的餘地。
劉邦小手一點,韓信直接幫助劉邦橫掃八荒。
還有衛青和霍去病。
兩個超絕SSR將卡,你擱其他人,能用上嗎?
衛青一開始是騎奴,是騎馬隨從的奴仆。
霍去病也是平陽侯府的女奴和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就這樣的出身,在大漢那個已經開始建立等級製度的朝代,劉徹不僅用了,還給他們加大了地位、權柄。
沒有劉徹,霍去病也很難有用武之地,發揮的餘地。
很多事,很多人,很多情況都是相輔相成的。
桓節當過反賊,楚世昭照樣敢用。
大明1566裡麵的嘉靖雖然說了很多偷換概念的話,將自私自利詮釋成大公無私的模樣,但有一句話,楚世昭卻認為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