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三年九月,楊方召集長安附近所有忠於大周王朝舊官僚出身的力量,向駐於長安的馬溯安發起了攻勢。】
【恰在此時,有人秘密告訴楊方,一些人知道你此行起義救國之事,為了謀取前程,一些人打算前去長安告密。】
【這讓楊方不得不提前召集力量,提前發動了討伐馬溯安的戰事。】
【嘉德三年九月八日,楊方的部隊攻占了潼關,果真有人暗中告密馬溯安,致使楊方的突然起兵引起了馬溯安的注意,對方很快就集結了兵力鎮壓楊方的軍隊。】
【楊方與馬溯安的部隊相對峙,陣斬馬溯安麾下的大將安圖。】
【嘉德三年九月十二日,馬溯安夜襲劫營,楊方卻早有防備,他設下布防,自作潰軍,引君入甕,大破馬溯安劫營奇襲的部隊,然而楊方的部隊缺少補給,連日作戰,即便屢有捷報,卻難以攻克城池。】
【馬溯安本意想要一舉殲滅楊方所在的部隊,最終聽從了麾下謀臣的意見,在判斷出楊方缺少攻城器械,不具備攻城的實力後,決定固守長安,消耗楊方軍隊的士氣。】
【嘉德三年九月十七日,楊方攻城失利,沒有攻占長安的城頭,他密信城中的有誌之士,希望有人能夠裡應外合,幫助他奪回長安。】
【十八日深夜,果真有人悄悄和城頭的守軍發生戰鬥,打開了城門,護送楊方的軍隊入城。】
【楊方見狀,認為這是空前的戰機,率軍攻入長安,卻沒有料到城中的世家大族早已被馬溯安清掃一片,留下的大多都是羸弱無骨之人,他們甘於成為馬溯安的黨羽,楊方的舊友在接到這份密信之後,就被人抓獲。】
【而馬溯安利用這份密信,將計就計,騙得楊方入城而戰,在長安內,馬溯安圍而攻之,楊方被馬溯安擊敗於東城門,但在危急之際,楊方再度調度那些可戰之兵,收兵至西城,試圖引兵前往皇城,馬溯安複攻破之。】
【在馬背上的楊方目視著前方烽火四起的皇城,悲從心來,高呼了三聲,“長安——長安——長安——”】
【就在楊方萬念俱灰之際,那些閉戶不出的長安百姓咬著牙掩護楊方的部隊撤退。】
【有些人已經認出了楊方正是當年解開長安之圍的將領,是與楚世昭並肩作戰,官複長平侯的開國功勳之後。】
【當年楚世昭被誣陷的時候,他們沒有站出來,致使昏君當道,太後亂政,世家大族禍亂天下,終起禍事,悔不當初。】
【楊方率部力戰拒敵,望著近在咫尺的城門,知道這是他最後殺出生天的機會,可麵對唯一的出城機會,他遲疑了片刻,再度殺了回去。】
【因為楊方清楚地知道,長安百姓的作為,馬溯安心中有數,以他的性格,事後一定會清算那些幫助他們離開長安的百姓。】
【“大周已亡,社稷不存,生食國祿,死亦周臣,豈有望風而逃的周將軍。”】
【楊方殺回長安,力戰而竭,在長安之中大破馬溯安先後三營合擊,手下兵士都死儘了,馬溯安想要招降楊方,圍而不殺。】
【楊方拔出腰間的佩劍,長發飄灑,零落盔甲兩端,鬢發混雜之際,他將佩劍刺入腹中。】
【在楊方死後,馬溯安憤而戮屍,不允他安然下葬,在朝野之中被迫受降的大臣大多動容。】
【身為太醫的傅容毅然刺殺在宮中鳩占鵲巢,就此養傷的馬溯安,行刺失敗後,他高呼:“楊方不愧周將軍,我死猶是大周臣。”】
【嘉德三年九月二十日,馬溯安放任麾下的將士四處掠殺長安的百姓,以此來報複先前他們相助楊方的舉動,在經曆長安三屠之後,長安的人口驟減。】
楚世昭看著畫麵,麵色悲愴。
這次模擬推演,可謂是楚世昭的嫡係死傷最為慘重的一次。
竇戾為了掩護楚世昭逃離皇權爭奪的政變追殺,在皇城掩護他撤退,不幸被殺。
這是作為遊俠的義氣。
在亂軍之中,楚世昭和楊方失散,本以為楊方不是在亂軍中出了變故,或者另投他人,卻不成想楊方一直都在長安之外積累力量,如今社稷頹危,僅以一人之力,就想力挽狂瀾,匡扶周室。
楊方判斷錯誤過,打仗打輸過,但是他卻從來沒慫過,在楚世昭的麾下,不知道打了多少場戰役。
竇戾戰死,楊方戰死。
頃刻之間,已然折損楚世昭兩員大將,先不說竇戾是在成長之中的狀態,楊方在曆練卡的協助之下,是實打實地能力優化,全麵進化了。
可即便是這樣的狀態,依舊是在五胡亂華的局麵下,沒有能夠影響到大勢。
此時此刻,彆說是楚世昭感覺局勢難以掌控。
已然遠遁南陽老家的陰媚鈺同樣看著模擬畫麵,陷入了慌亂之中。
在東宮楚世煦發動政變的時候,陰媚鈺和楚世昭也是失散了。
那個情況下,陰媚鈺沒辦法找到楚世昭,於是喬裝打扮,在臉上抹了黑泥,帶走了一些稀碎的銀兩和防身的匕首出逃皇宮。
憑借著多次模擬推演積攢下來的閱曆,陰媚鈺回到了南陽新野的老家。
可是剛回到南陽,這邊的節度使在大周王朝覆滅以後,就自顧自攬權,吩咐底下的大族奉命行事。
陰氏自陰媚鈺的爺爺陰尚賢被永晉帝下罪以後,陰氏在南陽新野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勝在永晉帝沒有株連的習慣,或者說根本沒有想真的清算陰尚賢,哪怕陰氏在政壇上沒了地位,但還是一個極大的宗族勢力。
此番陰媚鈺回到老家,就是投奔自家的宗族。
可是,陰氏的日子也不好過,陰尚賢當初是提出廢除節度使的大臣,南陽節度使自然對陰氏不夠待見。
而永晉帝將陰尚賢父子全都下罪關押在牢獄之災,陰媚鈺最大的立足資本也沒有了。
她投奔南陽老家,隻有四姑陰弘漓願意收留她。
不過陰媚鈺卻也沒有多餘的想法,對於她而言,日子能過一天是一天。
有一個家卻也可以了。
現在陰媚鈺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找到楚世昭,雖然陰媚鈺聽說了很多消息,聽到了涼州發生了兵亂,楚世昭投奔桓節以後,桓節被一個名叫韓罪的軍閥奪走了涼州,兵敗此地,但陰媚鈺還是覺得以楚世昭的本事,不可能就這樣銷聲匿跡。
然而,看到晉陽李氏被擊破,涼州桓氏也沒落,就連楚世昭手下的大將楊方都因此戰死,陰媚鈺終於是感受到了那種瀕臨崩亡的壓迫感。
作為距離戰場最遠的陰媚鈺,再遲鈍,也知道五胡亂華的負麵效果有多麼可怕的破壞力了。
最直麵五胡亂華的人,其實是身在晉陽的李鳳寧。
本以為有父親李瑾在,遇到最難打的局勢,都會出現戰機,可事實證明,個人能力在大勢麵前喪失了主動權。
她的父親固然是各方麵都很全麵的金色名將,可是將士們的戰力、數目跟不上,李瑾同樣難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