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對於桓奕來說,這隻不過是爭寵模擬器!_請娘子稱我為陛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 第163章 對於桓奕來說,這隻不過是爭寵模擬器!

第163章 對於桓奕來說,這隻不過是爭寵模擬器!(1 / 2)

楚世昭這一次統一山河,可以說是所用時間最長的一次。

但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而這次模擬推演,楚世昭沒有什麼值得拿得出手的戰役,很多地方在模擬推演的大事記之中,隻能用某年某月某個地名發生了什麼什麼戰事為記載。

沒有先前各種驚世的大戰著墨,大書特書。

這不是因為楚世昭打得不夠出色,反而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每一場戰役看似都不重要,其實都很重要。

主要的區彆在於,那些經典戰事之所以經典,是楚世昭能憑借人數劣勢的情況下,借助各種各樣的機會抓到機會。

但是這一次,楚世昭在正麵戰場上,是沒有什麼機會能把握住的。

對手並沒有給出太大的破綻。

甚至可以說,楚世昭每一次抓到的機會,都是蒙古王庭受迫性的狀況,是處於對方統治區外的特殊情況。

換一個人來,想要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楚世昭是每一步都做到了最準確的判斷,這才有了如此顯赫的戰功。

大同之變的時候,楚世昭沒有看戲,而是把握住了蒙古王庭暫時沒辦法阻止大景渡江的時機,偷渡過江,和大同事變的大周將領形成掎角之勢,兩相配合,讓大景王朝的部隊在北方有了一個立足的支點。

這是南明朝廷沒有做到的事情。

當年滿清入關的重要關頭,地方對於女真人的反抗是極其洶湧的,北方各地的叛亂接連不斷,但是南明在這種情況下,坐視這些時機的錯過,不斷地黨爭內鬥,使得光複山河的最佳時機就這樣在眼前流逝了。

楚世昭就沒有南明那麼猶豫,更沒有隔岸觀火。

看戲?

等到大同事變的大周愛國將領全部死絕了,你再渡江,就要麵對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蒙古王庭。

楚世昭打得就是蒙古人一個首尾難顧的時機。

這種事情,蒙古王庭理論上也沒有什麼犯錯的餘地,他們鎮壓叛亂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架不住楚世昭雷厲風行的手段。

而接下來楚世昭采取的戰術,更是將蒙古人的平推戰法架住了。

楚世昭可太清楚元朝建立的過程中,蒙古人是怎麼崛起的了。

他們就是靠戰爭,發戰爭財起家的,就是不斷通過征服其他國家,然後囊獲這些國家的技術、人口、文化,再經過融合後,利用這些並入的全新集團形成新的軍團去征伐另外的國家。

楚世昭卡死了蒙古王庭對中原的進攻路線。

在騎兵勢力沒有成型的情況下,楚世昭更是沒有急於進攻,因為楚世昭很清楚蒙古人在攻城手段上的匱乏。

南宋抵擋蒙古四十六年的時間,就可以清楚蒙古軍隊在攻城手段上的短缺。

沒本事之前,千萬不要浪著打。

震天雷加固了楚世昭在防守端的力量,限製住了蒙古騎兵的戰力。

你野戰強,楚世昭就不碰你野戰,就跟你打持久戰,拉鋸戰。

隻要蒙古不能觸發滾雪球的效果,沒辦法做到平推,不能獲取大景王朝各方麵的攻城技術,蒙古王庭就沒辦法成為曆史上的元朝,一路推進。

畢竟在這個時代,沒有一個叫做金國的大補丸。

蒙古人吃掉的,隻是一個腐爛的國度,一個被地方軍閥破壞了無數次的大周王朝。

而大景王朝在各方麵的提升,是在楚世昭立都以後起家的,在楚世昭建立大景之前,大周王朝可沒有震天雷這玩意。

再通過長期的積累,楚世昭終於奠定了自家的騎兵基礎,逐漸有了反攻對方的能力。

鐵木真西征,分散了他們在中原北方的實力,楚世昭抓住的就是這個機會。

這一切動作,看似是蒙古王庭給了太大的機會,實際上是蒙古王庭主體上還是一個封建化的軍國勢力,他們是需要大量的戰事補充主體實力上的不足。

作為一個朝廷,蒙古王庭各方麵的發展都很薄弱,隻有軍事力量能拿出來,這樣生產力嚴重缺乏的國家,持續發育,就一定不是楚世昭的對手,就連稅收都要靠包稅製來減去複雜的步驟,在深知對方實力是一步一步增強,自身力量卻不斷削弱的局勢下,鐵木真能走的路,其實也就剩下了一個西征列國,補充軍備的策略。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顯然蒙元朝廷的立足不穩,除了軍事力量略勝一籌外,其他方麵被楚世昭完全甩開一截,最終硬生生被耗死了。

可即便是這樣,楚世昭都需要長期的運營才能艱難取勝,足以見得局勢到底有多麼的難打。

李鳳寧當然看不出來其中變化無窮的轉化,但是她看得出來鐵木真的硬實力。

被楚世昭打跑的鐵木真,一路橫推西域那麼多的國家,這難道還不是一種實力的證明嗎?

【晟武十六年七月,大周王朝的故臣向楚世昭請示,希望能夠複國大周,將國號再度更正。】

【楚世昭麵對這些故臣的請求,坦然拒絕。】

【在楚世昭看到,大景王朝建立之前,大周王朝就已經滅國了七年之久,更重要的是,楚世昭的許多政見都和大周王朝的治政思路截然相反。】

【尤其是在大周末年的時候,楚世昭一心為國,反被誣謀反,這是他斷然不能接受的事情。】

【“國既已亡,何故複周禮乎。”】

【“朕以民起,也因民而立景,若是複周,此置萬民於何地乎。”】

【“難相忘困頓難行之日,垂淚而依之民。”】

【“景非我一人之國,一人之功,是天下人之國,天下人之功,以一人之功而廢黜國家,再興大周,實為視萬民功績於不顧。”】

【晟武十六年八月,楚世昭在長安外設立了萬民碑,上麵刻滿了那些為戰事而犧牲的名字。】

【同月,楚世昭回到了應天府,他將長安視為二都,而應天府才是大景的真正國都。】

【晟武十六年九月,楚世昭深知天下之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故此,他不為自己的功績而沾沾自喜,致力於使百姓富庶之事。】

【深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楚世昭任用了以文俞、桓盛為首的官員,開啟了晟武新政。】

【竭力整頓吏治,以緩解統治危機。】

【大景立國以來,長年累月處於戰爭狀態,國家製度甚為苛刻嚴厲,各地官員治理國家,皆以考成法的方式,追求政績,為政苛刻,治下的百姓壓力頗重。】

【許多官員為了取得政績,不惜製造冤假錯案,這讓楚世昭頗為頭疼。】

任何政策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用久了,就會出現變化。

考成法的出發點,是讓官員們兢兢業業,避免出現那種鬆弛感極佳,不務正業的官員。


最新小说: BOSS正在登陸玩家論壇 六零換嫁,大小姐隨軍西北贏麻了 七零嬌嬌靠蛇語殺瘋了 五條貓貓和他的水手兔子 莫測!命中注定就是你 驚!青燈伴佛百年,竟求來這樣的結局? 仙門贅婿:道侶女帝逼我納妾 我家大佬是神偷 東北詭異實錄 頂A白月光不語,一味親哭替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