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好的,樸總工。”
金廣誌慘笑,知道這件事沒完。
另外一邊,
陸良在接待室見到了鄭宣義。
現代集團創始人鄭永周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從政,是國會議員、國足主席,曾作為委員長主辦02年日韓世界杯。
二兒子從商,接管現代集團,執掌二十四年,又傳給了兒子,也就是鄭宣義。
四十七歲的鄭宣義,看起來不像高麗人,不像三星的李在容一眼就是高麗人。
他有點像華人,還是很標準的南方人、胡建沿海那一帶的長相。
不過長相這東西也說不準,畢竟小馬哥長得跟李在容就像胞生兄弟。
“陸先生,您好。”鄭宣義麵露笑容,開口就是非常流利的中文。
“鄭先生,您可是讓我好等啊。”陸良笑著調侃,也不奇怪對方會中文。
縱使高麗人的嘴很硬,但也無法改變,他們不學習中文,連史書都看不懂的事實。
雖然他們的史書,不是被小日子侵略,就是跟天朝賣慘,求神兵天降,製裁隔壁小日子,但畢竟也是個有曆史的國家。
有曆史還可以歲月史書春秋筆法,如果沒有曆史,連歲月史書的資格都沒有。
“陸先生,不好意思,讓您久等了,剛從歐洲回來,剛落地就趕忙過來。”
鄭宣義打量著陸良,在來之前,他就看過陸良的詳細資料。
很羨慕,他生在一個強大的國家,如果生在日韓,絕對發展不起來。
東大最大的優點在於完整主權,雖然也有買辦,但上麵有人盯著他們,讓他們不敢像日韓的財閥那樣肆無忌憚。
陸良就在這樣的環境發展起來,並迅速成長為一個走上國際的金融巨頭。
一旦走上國際,背靠強大祖國的優勢再次顯現,敵對勢力不敢跟他來陰的。
如果他是日韓人,隻要被華爾街盯上,隻要有人開口,絕對不會像現在左右逢源,直接會被打包起來,連夜發往紐約。
陸良笑了笑,開門見山:“鄭先生,關於我們的合作,您考慮得怎麼樣?”
“自然不能讓陸先生白等。”鄭宣義招手喚來助理,拿出一份資金合同。
他笑著說:“3.3億美元已經備好,我們簽合同,資金什麼時候就到賬。”
“爽快。”
陸良驚訝,隨即露出笑容:“明天去東京,我們跟三井住友的太田令一同簽署。”
鄭宣義說:“明天我還要去趟釜山,隻能讓炫宏代表集團簽署合作合同。”
“都可以。”陸良笑容不減,沒有因為鄭宣義的爽快,就對他另眼相待。
甲方要有甲方的腔調,他一直認為是帶現代集團一起發財,而不是求著他。
今時不同往日,他陸良的名字,在國際市場就是塊金字招牌。
隻要有機會,什麼都彆問,也彆猶豫,直接買票上車就好。
鄭宣義忍俊不禁:“陸先生,果然跟傳聞的一樣,非常自信。”
陸良笑著反問:“難道鄭先生覺得,自信是一件壞事?”
鄭宣義搖頭:“如果連自信都沒有,又怎麼讓投資人相信,這筆投資能夠盈利。”
“鄭先生,知己啊。”陸良由衷感慨。
總有人說他自信過頭,有些自負,可是每次動輒幾十億美元的項目投資。
如果他不夠自信,投資人會怎麼看他,又怎麼繼續相信他能夠幫他們賺錢。
就像創投圈有句話,可以騙人,但要絕對自信,因為能夠騙到第一位天使投資人,就能騙到第二位第三位。
直到公司上市,假的也成真的。
傍晚,陸良以有事為由,婉拒鄭宣義的晚餐邀請,走出了現代科研中心。
返回漢城機場的路上,他說:“溫超跟我回東京,嘉偉,留下來聯係金廣誌。”
“如果對方有跳槽的意向,就聯係國內的王曉峰,讓他負責後續的跟進。”
我儘力。
今晚沒了。
看看明天吧。
……
再次感謝廣東收買佬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