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電車也有燃油車所沒有優勢,就是智能化與強勁的扭力。”
佛蘭納裡很客觀,並沒有把電車貶得一無是處,如果真的一無是處,通用也不會跟天星合作。
就以天樞的雙電機全輪驅動為例,破百隻需2.81秒,這個數值,如果放在油車上麵,起碼也是頂配版的GT,市場售價保底200萬以上。
反觀天樞人民幣隻需29.89萬,就算底特律工廠的人工材料都比較貴,整車下來的成本,折合美元也才4.65萬。
他們把毛利率暫定在35%,不出意外通用天星·天樞的預售價應該是6.28萬美元。
不過這個價格很難有競爭力,因為特斯拉在加利福利亞的超級工廠,所下線的同類競品毛豆3,售價隻需5.25萬美元。
陸良瞄了一眼佛蘭納裡,輕聲道:“售價改到六萬以下,哪怕是5.99萬都可以。”
國產版天樞標配29.89萬,是售價而不是成本價,成本價不會超過23萬,也就是3.3萬美元。
國外生產的人工材料都比較貴,是沒錯,但不可能貴到每輛車的成本增加1.35萬美元。
何況通用還是一家百年車企,除了電池隻能進口嚀德的,電控進口天星,電機還有其他架構,完全可以進行老美的本土化,真正的成本絕對不會超過4萬美元。
佛蘭納裡這個老王八蛋,在供應體係上麵,每台車起碼在他們身上賺了7000美元,比賣車都賺錢,簡直不當人。
佛蘭納裡一臉為難:“這麼一來,毛利隻有28%,很不利於接下來的市場調控。”
陸良翻了個白眼,沒好氣說:“毛利的高低,取決於整車製造的成本,如果能把成本壓下去,哪怕售價調低,毛利也會上來。”
“電車的三電是核心,除了三電,其他一二級供應商能換就換,我就不信,每台車的成本,真能這麼貴?”
他停頓了幾秒,又說:“佛蘭納裡先生,你也知道天樞登陸全球市場,象征意義大於實際,說白了我們不為賺錢,準確說,是不為了賺賣車的錢。”
“哪怕每輛都是虧本賣,但那又何妨?總能在其他市場把錢賺回來。”
“可是想在其他市場賺錢,你就必須交出一份讓投資人滿意的答卷,起碼讓他們未來能滿意。”
陸良幾乎把話都說開了,佛蘭納裡要是聽不懂,那就是他腦袋有問題了。
佛蘭納裡細細琢磨,眼睛越來越亮:“你聯係了哪一家機構,打算抬高通用天星的估值?”
通用天星存在獨立上市的可能,陸良這麼說,代表他是有這個想法。
畢竟製造業能賺幾個錢,真正想賺錢的話,還是得去到資本市場。
陸良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不說是呼風喚雨,但也大差不差。
如果再聯係一家有名望的機構,幫忙背書,坐實其估值。
完全有可能,讓這家隻有一間工廠,一輛車都沒賣過的企業,登陸納斯達克,成就百億美元,甚至數百億美元的市值。
如果陸良願意親自出麵,搖旗呐喊,跟馬斯克打擂台,直接跟特斯拉碰一碰也不是不可能。
到了那時候,通用集團的市值也會水漲船高,畢竟通用天星不會那麼快上市,而作為持股51%的母公司通用集團,卻早早上市,很自然就會接受到來自市場的反哺。
“聯係誰,我說了不算。”陸良喝了口威士忌,緊皺眉頭,他還是喝不慣洋酒。
他看向窗外的城市夜景,輕聲道:“以後能聯係誰,取決於通用天星在市場取得的成績。”
陸良雖然聯係了小摩,威爾森也說過,要豪擲十億美元,隻占股5%,把估值拉高至200億。
但市場的投資者也不是傻子,起碼要有一份讓他們能說服自己的成績。他們才會相信通用天星能值200億美元,或者以後能值200億美元。
就像特斯拉,就算去年賣了28.18萬台,但它的市值也不值千億。
歸根結底是東大的新能源市場逐年增長,以及他的火星移民,星鏈計劃,還有火箭回收等項目,讓市場的投資者相信,就算現在不值千億,但以後肯定值。
市場講預期,現在達不成預期沒事,隻要以後能達成,那麼市場就有人買單。
佛蘭納裡沉吟良久,說道:“售價5.39萬,毛利率不低於30%,供應商那邊我來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把成本價壓下去。”
天樞是對標毛豆3,毛豆3售價是5.25萬美元,他們不能高太多,否則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
佛蘭納裡毫不猶豫,吃下陸良為他而畫的大餅,少賺點,甚至不賺了。
畢竟跟金融市場的收益相比,當中間商賺的那點差價簡直不值一提。
哪怕一輛車下線,通用的各級供應商加起來大概能賺8000美元。
但就算一萬輛也隻有8000萬,哪怕十萬輛,也是隻有八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