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定向增發新股。”
一直沉默的陸良突然開口,瞬間成為全場焦點,吸引眾人的目光。
他嘴角帶笑,抬眼看向鄭嘉春:“畢竟再爭論下去也不會有結果的,鄭先生,你覺得呢?”
一票否決權,隻能否定決策,
並不是一票讚同權,可以獨斷專行。
鄭嘉春可以否決老許的提議,那麼他的提議也可以被人否決。
縱使是董事長,但股份製公司,特彆是上市公司,從來都不是某人的一言堂。
哪怕股東沒有進入董事會,也可以通過股東大會,彈劾,否決董事會的決策。
董事會是集團的管理層,股東才是集團的真正持有者,隻是大多數時候,股東都不敢得罪董事會而已。
因為股東手裡沒有權力,隻是名義上的集團擁有者。
雙方的關係不是上下級,反而像古代朝廷與百姓,一兩十來人翻不起波浪,但隻要人數夠多,隨時都可以改朝換代。
鄭嘉春微眯眼睛,沒有像對待老許那樣詢問周思敏,陸良是以何種身份發言。
有些裝傻充愣的手段,用一次是彰顯權威,用兩次就是故意找茬。
現代商業戰爭,拚的是腦子,不流血,講究鬥而不破。
鄭嘉春眼角餘光看向祈耀年,正如他們所猜測,陸良想在二級市場開啟決戰。
祈耀年沉聲道:“陸先生,你建議非公開定向增發,還是公開定向增發?”
定向增發股票分為公開與非公開,以非公開為例,隻會授權35家機構認購。
如果公開,那就是麵向全市場。
任何人隻要有錢,都可以參與,就像認購新股一樣。
這其實是企業融資手段的一種,但也適用於反收購案例。
因為股票不是憑空出現,而是通過稀釋的手段,勻出來的。
假如定向增發10%股票,鄭家持股就會從49.12%變成44.208%。
同樣的,恒太現持有40.21%股權,也會變成36.189%。
多出來的10%,直接投向二級市場。
“鄭先生,您覺得呢?”
陸良看向鄭嘉春,臉上笑容依舊。
這兩天,香江輿論導向很不正常,有意將他塑造成一位侵略者大魔王,老許則是背信棄義之徒。
兩人並稱狼狽為奸。
這股聲浪的幕後推手,不出意外就是鄭家,說明他們早就預料到毒丸計劃不會順利實施。
如果作為以此判斷,那麼公開定向增發是必然的選擇。
因為可以利用散戶的同情心,把他們當炮灰,借此消磨陸良的資金。
哪怕彙豐有錢,遠比天星更有錢,但有錢並不等於冤大頭,該忽悠替死鬼的時候還是要忽悠替死鬼。
“陸先生的提議不錯,那就公開定向增發30%股票。”
鄭嘉春眉頭緊鎖,不爽被看穿意圖,但不得不順著他的思路說。
他們持有49.12%股權,哪怕經過30%的稀釋,還持有34.384%股權,達到相對控股線,反觀恒太隻會剩下28.147%。
而且一旦選擇增發,市場的流通股也會從三點幾,增加到三十三點幾。
股東數量多,就會渾水摸魚者,有了他們的加入,收購方成本就會加劇。
那個時候,鄭家持股達到50.1%,就能徹底的擊碎恒太的狼子野心。
定向增發,其實跟‘毒丸彈入計劃’如出一轍,但卻不能對收購方加以限製。
這麼做容易傷人傷己,因為恒太集團也存在達到50.1%絕對控股的可能。
要不是彙豐付出他們拒絕不了代價,鄭嘉春絕對不會同意冒這麼大風險。
“鄭董事長,還是從長計議吧,而且增發30%?太多了。”何佳凡臉色微變。
一旦同意定向增發,渣打的支持雖然也重要,但絕對沒有此前那麼重要。
他們還想左右逢源,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結果現在雙方都不帶他們玩了?
“陸先生,您認為呢?”
祈耀年眯著眼睛,看向陸良的眼神充滿侵略性。
事件演變至今,恒太收購新世界,不止是許嘉音的事,也是陸良的事。
製止新世界被恒太收購,也不止是鄭家的事,同樣也是彙豐的事。
陸良想立威,從而立足於香江。
彙豐也需立威,確保地位不受影響。
陸良可以搖人,可以動用比現在還要再多幾倍的資金,但是他們彙豐可是殖民時期的香江央行,哪怕到了現在,也是香江唯三掌握貨幣發行權的金融機構。
彆人怕陸良的資金洪流,但他們可不怕,真拚起來,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陸良笑著說:“既然祁先生胸有成竹,那我們也沒有意見。”
彙豐乾預這麼深,超乎他的預料,但現在箭在弦上不能認慫。
新世界一戰,很大程度決定了天星金融集團以後在香江市場的地位。
香江這個市場太小,
小到隻能存在一個龍頭。
“那大家就舉手表決吧,讚同定向增發的請舉手。”
祈耀年話音剛落,鄭嘉春舉手響應,陸良點頭示意,周思敏也舉手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