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等待的人群紛紛投來了目光,朱瞻均也看清楚了這些人的全貌。
這些人雖然有的人站的筆直,但更多的是半坐著或者手中拄著拐杖。
有的缺失了雙腿,有的斷了臂膀。
朱瞻均更是看到其中有不少,缺失了耳朵或者是眼睛,一些人的臉上脖子上都有大大小小各種傷痕。
這些人,正是朱瞻均和老朱商量選擇的第一批入手的人員。
他們有一個統一的身份,大明軍戶。
隻是其中有一些差彆,在他們的軍戶稱呼上,還要加一個傷殘。
朱瞻均曾經考慮過,以什麼方式將自己的高產糧食鋪設計劃,快速的展開。
普通百姓估計很難實行。
雖然朝廷管著百姓,但這些民戶們有自己的選擇,相比於虛無縹緲誇大奇譚,他們沒有親眼見到的高產糧食,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種子。
就算百姓接受了高產糧食,但後麵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會去買種糧。
相比於那些花錢的種子,老百姓更相信自己留的糧食。
一旦二年百姓種不出東西,那天下百姓還不炸了鍋,到時候老爺子不處理他一頓,都不好向天下百姓交代。
朱瞻均就在想,有什麼方法能讓天下百姓,漸漸的接受一年一換種子這個概念。
考慮了許久,朱瞻均想到了一個職業,大明軍戶。
明法中有規定,軍戶種植一切來源於朝廷者,十收五。
自給自足者,十收三。
簡單來說就是,軍戶種地,糧食種子以及耕種的農具有朝廷派發的,來年收貨的時候,必須要上交五成以做償還和稅。
如果是自己籌備的一切,隻需要上交三成便可。
有了這個規定,朱瞻均就可以理所應當的發種子了。
嘗了一年甜頭的軍戶,自然會樂嗬嗬的接受,就算不接受,強行命令,軍戶們也必須執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