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鴉雀無聲,所有人難以置信的看著站出來的蹇義。
蹇義站出來的時候,他們腦中第一個想法,這位吏部尚書,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大皇孫朱瞻基。
畢竟,這位可是太子親近之人,為了太子安穩,防止出現其他意外,定是堅定的嫡長子繼承體係的支持者。
不要說文武大臣,包括老爺子,朱瞻均,朱胖胖等人。
都覺得蹇義站出來,支持的絕對是朱瞻基。
結果,這家夥剛才說了什麼來著?
二皇孫朱瞻均。
一時間所有人有些窒息,楊士奇忍不住動了動嘴唇,想要提醒一下這位吏部尚書,是不是一著急說錯了。
朱瞻基也是驚愕的看著蹇義。
剛才對方站出來的時候,他緊張的心還呼了口氣。
想著朝中大臣,絕大部分都是嫡長子繼承的支持者,蹇義又是老爹的鐵杆支持,與老爹的關係非常好。
對方無論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支持自家二弟上位的。
畢竟一旦支持了自家二弟,那不是變相的證明二叔三叔也有機會。
如此一來,就影響了他們心目中仁德太子的位置,所以不管出於哪方麵考慮,蹇義絕對會支持他。
然而對方的開口,讓朱瞻均愣愣的都反應不過來。
“你確定,沒說錯?”
老爺子坐正了身子,瞅著蹇義好半天,才不確定的問了一句。
他都做好了,費儘口舌說服這些大臣的準備了,結果一上來,就有一個站到他這邊的。
這讓老爺子一時間有些懵圈。
好家夥,炮彈火藥都準備的足足的,結果敵人一上來就投降了。
這讓老爺子既開心的同時,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憋悶感。
蹇義還沒有回答,老爺子眼神讚賞的看向朱胖胖。
在老爺子想來,堂堂吏部尚書作如此選擇,肯定是自家的胖兒子聽進了他的話,並且讚同了他的決定,用儘全部心力說服了這位吏部尚書。
可等他看過去時,卻發現自家胖兒子也是一臉懵圈。
目光一會看看蹇義,一會看看站在階梯上的朱瞻均,眼中滿是震撼。
這下老爺子是徹底的迷糊了。
老爺子很好奇,這臭小子不但收服了他手下的惡犬紀綱,竟然還收服了最不可能收服的蹇義。
然而等他看過去,卻發現自家二孫子,眼中也滿是震撼,好像對蹇義的倒戈,也是沒有半點準備。
“情況不明,按兵不動!”
不但朱瞻均被這個突來的隊友給驚住了,老朱等人也是一頭霧水。
朝堂上所有人,包括空間裡的人,全部都盯著蹇義,想看看這家夥,是真說錯了,還是本就是這樣想的。
麵對無數目光,蹇義麵無表情,拱手再行了一禮。
“陛下,臣沒有說錯。”
蹇義向朱瞻均拱了拱手。
“二皇孫雖然年幼,但才華天賦非常人能及。”
“小小年紀帶幾十眾敢行萬裡,為大明尋找複興之望。”
“回歸之時,力挽狂瀾,帶領十萬大軍平安回歸,更是反手,斬殺敵軍數千眾,讓敵一年不敢妄動。”
“回歸大明,受皇命代管鳳陽,識人善用,張白圭一屆翰林,被殿下伯樂而識,擲於鳳陽知府之位。”
“僅不到一年之時,鳳陽從災禍連天之地,轉為民豐富足。”
“今年各軍戶屯田,不但大大豐收,甚至還補交了前幾年的虧空。”
“淮河更是在二皇孫的帶領下,大修堤壩安穩加固。”
“據臣所知,在二皇孫殿下的治理下,鳳陽等區域的淮河流域,水流甚至都已經往清澈而轉。”
“陛下。”
“淮河水即將變清了,您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嗎,這代表著水流變清,河床就不會再升高。”
“隻要我等穩固好堤壩,沒有連綿暴雨,決堤之事將不會發生。”
此話一出,朝堂直接炸了窩。
渾濁的淮河水竟然變清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蹇義的表情,又不像在作假。
老爺子激動的站了起來,大聲問道:“當真?”
不是他不相信,而是這事兒真的不可能。
就如蹇義所說。
兩河水清,和登天入地一樣難,結果有人告訴他,竟然做到了。
蹇義鄭重的點頭道:“此乃到各地考察的吏部官員所彙報,他用上上人頭保證,此事千真萬確。”
“後臣又派人多次探查,淮河水沙已減少八成,部分區域可深看數丈。”
“哈哈哈,好,先祖保佑,我大明當興。”
老爺子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笑臉。
多少年了。
淮河雖然養育了兩岸的百姓,但也帶來了無數的災禍。
找到了原因,然後再弄好黃河長江,又解決了百姓餓肚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