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珩告之,當夜,柏靈書死在了詹景靈的手中,婢女青煙隨即自縊。
短短幾個字,道儘了兩條鮮活生命的結局。
柏靈書是慕蓁熹在阜中認識的第一位好友,她們雖然沒有過多的交談,但天仙醉裡短短的接觸就能確定,她們定是臭味相投、同性情之人。
可惜了這阜中的秀美風景,未能與柏靈書同遊,這分彆到底有些倉促意難平。
而花舫上那位佳人,是慕蓁熹交的第二位朋友,她們講了許許多多風景美食,那女子卻一心將她送入淫窟。
在俘虜的眾多人員中,慕蓁熹再次見到了她。
這時聖旨仍舊未到,但是京中六皇子母家發令,帶著六皇子口諭而來,定要除惡揚善,還天地一股正氣。
大批軍隊調動,在鎮壓了一次阜中官員自發的圍剿朝廷狗賊暗殺活動後,詹景靈徹底失勢,一切隻等著盛京中皇上的聖旨到來。
百姓們對於詹景靈的真實麵目還是不願相信,很多人哭嚎著詹郡守一族世世代代都是好人,他們修橋鋪路,完善設施,將阜中變成繁華之地,是好官。
越來越多的人往將士們身上扔菜葉子,扔大糞,後麵更是扔石頭砸傷守門的人。
民心動蕩,不少人從各地趕來,想要在阜中一探究竟。
漸漸地還有流言傳出,稱這是一場巨大的陰謀,是京中的大官覬覦阜中財富,想要納入囊中,故意謀害詹氏一族。
可是那些血淋淋的證據就在眼前,詹景靈作惡的地方全都開放,百姓們仍然視而不見,哭求的人也越來越多。
詹景靈被困在府內,“我說了,你們扳不倒我的,沒有人會相信你們,也沒有人會出賣我,錯的是你們。”
真是瘋了!
這個世道太瘋狂了!
做惡的有恃無恐,毫無忌憚,反而是將真相爆出來的人錯了!
對此,吳正洹出現在了大眾麵前。
百姓們自然認得這位跟在衡陽子身邊做善事的吳公子,紛紛向吳正洹求助,吳正洹在眾目睽睽之下跪地。
他向百姓們懺悔未能識破詹景靈的醜陋麵目,助紂為虐,表明一定會還那些受屈辱的人一個公正。
一名百姓不服,“從頭到尾都是你們這些盛京來的人在詆毀詹郡守罷了,怎不見一位受傷害的人出來喊冤屈?”
吳正洹這時才體會到衡陽子當初所講的無奈。
眾生多愚昧,可這愚昧中的可悲,究其原因,還是上位者造的孽。
他一點一點剖析詹景靈的兩麵三刀,“幾百年了,阜中丟失的人,走散的人,或者美其名曰出了遠門過得很好的人,很有可能衣不蔽體、死無全屍地扔在了那泥潭中,他們可能是你們的親友,是從你身邊擦肩而過輕笑點頭的泛泛之交,是死了他一個,魔爪就沒能伸向你的倒黴鬼。”
“是,詹景靈有手段,沒有一個百姓說他的壞,關押了一府的人,沒有一個同夥站出來反水。他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而我們這些看客又怎會好心到要與施害人共情?大家睜開眼睛,多看看現實血淋淋的證據吧。”
比起吳正洹的苦口婆心,吳正珩更顯的雷霆手段。
詹景靈嘴硬什麼都不說,還動不得。那一屋子的人也都不語,那麼吳正珩就去查。
將每一個人的罪證查明,每一件單獨拎出來都是觸目驚心的,史官記錄得心驚膽顫,幾度提筆哽咽,“悲愴唏噓,難以言表啊……”
罪證查明,就拉到露天場台,當著百姓的麵念三遍罪名,問認不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