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始終想不通,為什麼當今朝廷時下所行的租庸調的稅製,主要征稅的對象乃是天下的農夫,而這些農夫,日日在田間勞作,一年到頭也不過隻是收獲一些糧食,繳納了稅賦之後,就所剩無幾了,他們付出了最為辛苦的勞動,卻要承擔著整個國家絕大部分的稅賦。
相反,像我們這些商賈,現在我也應該算是商賈之列,明明賺錢要比那些農夫容易的多,就那我來說,我所用的這些食材,比如豬肉,一頭豬農戶從小要養到大,要放豬、還要飼養,同時還要承擔著豬可能會半道得豬瘟死掉的風險,好不容易將豬養大,卻每斤豬肉隻買幾文錢最多也就是十幾文錢。
可是被我買來之後,隻要稍加烹飪,做成菜肴,一斤豬肉的價值就可以翻數倍甚至數十倍之多,拿走了這豬肉到食客口中這其中最大的利益!
但是朝廷卻把收稅的對象,隻盯在養豬的農戶身上,向他們征收稅賦,卻對於我這種賺了更多的商賈視而不見,隻在坊市上征收少得可憐的一點點市稅!這錢說實話,賺得著實讓我心中不安。
我就想不通了,朝廷為何如此瞧不起我們這些商賈,我等也是大唐的子民,大唐的興衰榮辱,也與我等息息相關,並不是我不願意為大唐付出,而是朝廷對我等根本視而不見,把商賈視作賤業,甚至連收商賈的稅都懶得收!
而商賈一邊要被人歧視,一邊卻又通過買賣亦或是加工等手段,將農民手中的原料轉化成商品,賺著厚利,享受著富足的生活,卻對這個國家,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朝廷卻一邊是國庫空虛,一方麵卻又放著商賈這麼富庶的一群人,視而不見,諸位大人還要為國庫空虛,朝廷無錢可用感到憂心忡忡,這又是何道理?
商賈難道就如此不受待見,連為大唐付出一份心意的權力都沒有嗎?
這就好像笑話說的,朝廷現在就像是守著一座寶庫,卻窮的叮當響的乞丐一般,隻盯著最窮的那群人的口袋,試圖從那些最窮的人口袋裡討錢一般!難道諸位大人就不覺得可笑嗎?”
聽了徐淼的這番話之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的臉頓時都黑了下來,同時心裡麵也開始翻江倒海了起來,徐淼的這番話就如同一記重錘,咣的一下就砸在了他們心上,砸的他們有點發蒙,同時又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忽然間他們這才想起來,這天底下最富庶的除了他們這些勳戚之外,不就是這些商賈嗎?而眼下朝廷實施的稅賦製度,卻恰恰忽略了大唐最有錢的這一個人群,所有官員,都把眼睛盯在了那些在土裡刨食兒的農夫。
可是另一方麵,他們也有他們的擔心,因為大唐之所以輕視工商業,那是有原因的,大唐立國之後,最為重視的就是農耕,隨著隋末天下大亂,這天下的農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大量的土地拋荒,百姓流離失所,無數人輾轉於溝壑之間嗚呼哀嚎,成為一具具餓殍。
所以大唐立國之後,便實行了均田製,就是為了鼓勵百姓回歸到土地上進行耕作,這樣才能儘快恢複大唐的糧食產量,讓大唐不再有缺糧之憂。
這也就導致了大唐從立國就重農輕商,不鼓勵百姓經商,隻怕人們隻顧著逐利,卻輕視了農業生產,這才導致了大唐並不重視工商業,幾乎忽視了對商賈的征稅之事。
甚至在很多官吏甚至皇家看來,如果從商賈手中征稅,那就是鼓勵商賈經商,這樣會提高商賈的地位,讓更多農民轉而經商,唯有限製工商業,才能保證重振農業的生產。
可是現在聽徐淼一席話,他們忽然間都意識到,不征收商稅,似乎是個很蠢的事情,商賈雖然受人輕賤,可是卻可以輕鬆的大筆賺錢,這是不是太便宜商賈了?
“小子,雖然你的話聽起來確實有些道理,但是征收商稅,那就勢必會被人說與民爭利,還有也勢必會提高商賈的地位,導致更多人棄農經商!所以這不是小事,你不可妄言!”長孫無忌皺著眉頭對徐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