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貞觀初年,現在的大唐卻還正在麵臨著各種危機的考驗,大唐的鹽鐵製度是承襲隋朝,並未實行官府專營,既有官營也有私營,主要供應關中的食鹽,基本上是來自蒲州和解州兩地的鹽池所產的食鹽。
每年這兩地輸入關中的食鹽大概也隻有幾千斛的數量,最高不到萬斛,卻要供應整個關中,乃至是隴右還有河東、河南、河北幾道,這點食鹽,根本就不夠用的。
所以目前大唐的朝廷,還沒有能力滿足整個天下食鹽的供應,而且很多食鹽被掌握在世家或者是巨賈手中,為了獲取暴利,他們又刻意限製食鹽的產量和銷售,故意推高鹽價,使得食鹽的供應在目前處於緊張的狀態。
雖然京畿道北部的鹽州也產鹽,但是目前鹽州處於突厥人的威脅之下,東&bp;突厥經常揮師南下,使得與之接壤的鹽州、青州、靈州等地經常遭到突厥人的襲擾,人口凋敝,經濟更是十分不發達,即便是有鹽池,也無法有效的進行生產。
這也就加劇了目前大唐食鹽的短缺,長安城的鹽價,粗鹽都賣到了每鬥百文的價錢了,精鹽更是賣到了百五十文甚至是高達二百文之多。
連長安城內外的關中人都吃不起鹽,就彆說隴右這一帶了,食鹽在隴右極為短缺,雖然右武衛從長安出發的時候,撥發給了他們一些鹽,但是走到這裡,軍中的鹽已經基本上快吃完了。
而新補給的鹽又運不過來,他們隻能在沿途購買,可是進入隴右之後,鹽就變得更加稀缺,等到了渭州境內的時候,已經買不到鹽了,有錢都沒地方買去,這也跟大唐限製食鹽大量進入隴右有關,怕食鹽會被奸商私下賣給生活在隴右的羌人,亦或是倒賣給吐穀渾人活著是突厥人。
這段時間據說隴右的羌人作亂,本身也跟他們長期無法獲取到足夠的食鹽有關,人如果長時間吃不到鹽的話,那麼便會出現很多問題,身體會因為缺乏鈉元素而導致電解質紊亂,身體虛弱,有氣無力,精神不振,頭發變白,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導致人休克喪命。
大唐對羌人嚴厲的限製,也導致了羌人的反抗,於是便釀成了這段時間隴右一帶羌人四處作亂,這也是李二派老程和老牛他們率領右武衛前來隴右彈壓羌人的原因。
當然中原政權之所以對待羌人十分嚴苛,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羌人始終不太臣服於中原政權,隻要一有機會就趁機作亂,當中原政權一旦虛弱的時候,他們便會找麻煩,可以說是反複無常,故此也就始終得不到朝廷的信任。
這段時間,羌人又開始亂了起來,在隴右到處洗掠唐人,搶走唐人的糧食、食鹽、財產,還四處殺戮唐人,可是他們卻沒有想想,他們這麼做會給他們羌人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次老程和老牛奉旨巡視隴右,就是來收拾他們的,順便把長樂王幼良這個家夥也給收拾了。
可是這也苦了右武衛這支大唐的軍隊,當他們在出發之前領到的鹽,一路上吃到這裡的時候,就基本上已經耗光了,原本計劃中送過來的補給之中,也沒有預計的食鹽。
老程和老牛在問過當地給他們提供補給的地方官之後才知道,隴右現在食鹽正處於極度短缺狀態,去年李二即位,頡利可汗揮師南下想要趁機奪取長安城,在途中,將原本運往隴右的一支運鹽的商隊所運的食鹽全部搶走,另外還有儲存在寧州的一批原本也是準備運往隴右的食鹽給劫走了。
本來隴右這麼多年來,就一直處於缺鹽狀態,那一大批食鹽被突厥人搶走之後,今年解州那邊的食鹽還沒有運來,導致了隴右現如今食鹽極其短缺,彆說給大軍提供食鹽了,就連他們這些地方官,現在都吃不上鹽,老百姓更是慘,已經快小半年都沒嘗過鹽味了。
現在右武衛大軍過來,他們這裡眼下隻剩下了為數不多的一些醋布可以提供給大軍。
徐淼倒是第一次聽說醋布這種東西,於是便問何為醋布,老牛便扔給他了一塊黑不拉幾,硬邦邦的破布一樣的東西,徐淼接住聞了一下,一股濃烈的酸臭味立即衝鼻而入,直衝腦門,險些把他給熏了個跟頭。
徐淼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塊破布極可能是被哪個混蛋穿了一個月沒洗過的裹腳布,這味道又酸又臭,幾乎和腳臭味有得一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