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了。”
貢院外,靠東,雅然茶舍。
頂樓雅間。
楚徽的聲音響起,讓背對著木窗,思考事宜的楚淩,緩緩轉過身,俯瞰下,就見緊閉的貢院正門徐徐開啟。
從貢院中湧出不少人。
有官,有吏,有兵。
貢院外,早早趕來的學子,還有被差役隔開的人群,本吵鬨的狀態,隨著貢院正門開啟時就消失不見了。
“開始了。”
看著眼前一幕幕,楚淩帶有幾分感慨。
聽到這話,楚徽看向自家皇兄。
這話蘊含何意,他是揣摩到一二的。
自京畿道試開始,在之後一段時期內,大虞其他諸道會陸續開始,拋開先前通過道試,沒有能在科貢選拔及科改中榜的學子,在今年,即正統六年,會有一批通過道試的學子出現。
這是整個大虞學子的翹楚。
彆管在這其中,有多少其實不一定適合做官,但他們將在明歲,即正統七年,彙聚虞都參加會試,其中的佼佼者,將參加殿試,而在殿試中脫穎而出的,便實現了逆天改命,躋身進大虞仕途之中,成為大虞統治江山社稷的一員。
這代表著新鮮血液流進大虞官場。
依著對自家皇兄的了解,楚徽知道在今後,就科貢掄才這一塊兒,肯定會有不小的調整及改變。
比如擴大學子規模。
比如增加考試難度。
這看似是矛盾的,不該並存在一起,實則卻不是這樣的。
前者,代表可供國朝篩選的群體增多。
後者,代表優中選優下的人才要真實。
畢竟治理這幅員遼闊的江山,要多些有想法,有衝勁,有拚勁,願做實事的才俊,這樣才能叫社稷真正變好。
當然這是美好願景。
在這過程中,勢必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不止考驗政治智慧,還考驗底氣有多少。
彆的不說,就擴大學子規模,這不是中樞出台幾項決策,地方遵循執行落實那樣簡單,這背後需要付出很多。
當然,這是楚徽所揣摩到的。
而對於這些,楚淩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比如這次道試開始,會有一批通過考驗的官吏,在得到對應的鍍金,圓滿結束所在道試後,在會試召開前完成調整及升遷。
這批官吏的調整及升遷,會通過禦前進行。
這樣,楚淩在無形中就增強對中樞與地方的掌控和影響,由此可以使先前所定,所推諸策更好進行。
在會試、殿試相繼召開,不止會有一批新鮮血液遴選出來,還有一批針對中樞要職,地方要員的再調整。
這就是一個周期。
待到下次道試再度開始前,楚淩會按著既定部署進行,而在這過程中,又會有一批批官吏落馬。
這個節奏,楚淩要保持好。
隻有保持好了,才能用一段較長周期,在實現本朝初期種種新政諸規推進下,還能實現對大虞官吏的整體素質提升。
按著楚淩所想,正統朝初期階段,是要解決此前種種積弊及毒瘤,在這過程中,同樣會伴隨著軍事擴張,政治、軍事是兩條腿,要交替著前行,而經濟,則是減輕這一切的根本所在。
當對內改革遇到阻力時,需要轉移矛盾及注意時,對外軍事戰爭就會開始,這個節奏楚淩必須要把握好。
隻有把握好了,楚淩才能開啟中期階段。
在楚淩看來,中期階段的標誌,是攤丁入畝及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這兩項要政推行開了,就能為之後打下堅實基礎。
而初期的落幕,要以推行新幣製功成來定,隻有不易仿造的金銀銅幣,流通規模超過了舊有金銀銅幣,這才徹底將鑄幣稅拿到手,與此同時,為今後推動紙幣,奠定了一個渾厚根基。
或許在正統一朝,以信譽為主,金銀儲備為輔的紙幣體係,不一定會麵世,但隻要新幣製改革基礎打的好,楚淩相信當生產力持續攀升,科技不斷突破下,大虞會在一個時期,將以紙幣來作為主要貨幣,這樣一個全新模式就孕育而生了。
有太多要做的事,是需要對應的人才去做的,楚淩所起的作用,是總體設計師,如果事事都靠楚淩親力親為,那完了。
即便是累死楚淩,隻怕其想要的,也絕無可能在這片土地實現,如此楚淩的終極目標,就斷無可能落地生根的可能。
為了那一碟醋,楚淩需要和麵,調餡,包餃子。
吃不到嘴裡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滋味,必須要足!!
“為何關注道試的人這般多?”
徐雲的聲音響起,打斷了楚淩的思緒。
楚淩、楚徽哥倆相視一眼,無不露出淡淡笑意。
“皇嫂是覺得奇怪?”
在楚淩的示意下,楚徽笑著對徐雲道。
“是。”
徐雲點點頭,看了眼楚徽,隨即看向楚淩,說道:“臣妾知道,每次道試開始,在各道及所轄府縣,會有一批人聚於所在道城。”
“他們的目標,是那些寒門庶族、農家子弟出身的,每次等道榜張布時,凡是高中的,會有一批人派遣家奴,將中榜者搶回府去。”
嗯?
一聽這話,黃龍露出疑惑之色。
這種說辭,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皇嫂說的是。”
楚徽聽後,笑嗬嗬說道:“被搶的這些中榜者,多是未婚青年,對於這些人來講,他們將族中庶出女郎,嫁給這些中榜者,這就算達成他們的目的了。”
“這不是拉郎配嗎?”
黃龍皺眉道。
“沒錯,人要的就是這個。”
楚徽伸手道:“因為這些人所在宗族,或在道城,或在府縣有一定影響,但還遠達不到更大影響,出身高的,看不上他們,那些士族閥閱出身的,自幼就有了方向,不可能在這方麵走錯路的。”
“人都有向上的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