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出於禮貌,
她還是笑著道:“陳露陽同學,等你真成部長了,可彆忘了咱們文藝部啊!”
“以後要是有晚會節目需要人撐場子,記得回來支個招!”
“沒問題!學姐喊我,我一定隨叫隨到!”
……
報名完了學生會,
陳露陽背著書包來到了理教樓。
午後的陽光斜照在力學係的教務室大門,上麵張貼著《本學期課程安排表》。
陳露陽從兜裡掏出一張用過的作業紙,翻到背麵,一邊眯著眼看表格,一邊將力學係的課表與經濟係的課程進行對比。
雖然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要找力學係的老師幫忙畫工業圖紙,
但找哪個老師靠譜、誰技術強、誰願意合作,這些都還得通過旁聽和蹭課,去學生們的嘴裡去慢慢打聽。
“周一不行,上午高數,下午還有專業課。”
“周二……也不行,全天都有。”
“周三……也衝突。”
周四……擦!
經濟係沒課,他們也沒課!
一頓比對來回,
陳露陽的小眉頭越皺越緊。
經濟係大一的課程安排的本來就滿,沒有多少空閒時間。
他本以為能偷點空兒去聽聽課,沒想到力學係的課表跟他們撞得死死的。
就在陳露陽糾結去哪個課的時候,兩個學生模樣的人走了過來。
陳露陽趕緊攔住來人,客客氣氣問:“同學,麻煩問問這些課哪個科目好啊?我想旁聽學習學習。”
“哪個課好?哪個都挺好的。你是哪個專業的啊?”
“我是經濟係的。”
“經濟係?”同學愣了一下,眼神有點迷:“你能聽懂嗎?”
“應該能吧……??””
“李希平老師講材料力學挺有意思的,你可以去聽聽。”
材料力學……
陳露陽飛快將“李希平材料力學”幾個字寫在本上。
“謝謝你啊同學。”
“沒事!”
……
和哲學係熱熱鬨鬨、站著旁聽的壯觀場麵不同。
力學係的課堂相當冷清。
教室裡稀稀拉拉的,撐死也就坐了十來個學生,前幾排略顯擁擠,後排基本空著,
陳露陽一進教室,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他硬著頭皮,裝作鎮定地走到了教室的最後一排坐下,跟力學係的學生間隔出了好幾排的距離,一瞅嘎嘎醒目。
剛坐穩,一個驚訝的聲音傳來:
“陳露陽?你怎麼來了?”
“學姐??”
陳露陽瞪大眼睛看著文藝部的女生,
“你是力學係的?”
“我還以為你是文科生呢!”
文藝部的女生樂了:“我文藝細胞發達,不代表我學文啊~”
陳露陽一個語塞。
好家夥……
早知道這個學姐是力學係的,他直接找她問多好。
何必一個人繞這麼大圈子問人抄表格?
還沒來得及細想,一個中年男老師拿著厚厚一本教材走進教室。
“我們開始上課。”
他把書往講台上一放,隨手掃了一眼教室,目光很快就落在最後一排。
“呦~新麵孔啊!我這課還沒來過旁聽的呢。”
陳露陽馬上站起身:“老師好,我叫陳露陽,是經濟係一班的。”
“經濟係?”
李希平一臉新奇:“經濟係的咋想著來聽力學係的課了?”
陳露陽表情微微窘迫:“我聽說老師講得好,就想來開開眼界。”
“行啊。”李希平樂滋滋的開口:“那我今天可得好好講講,彆再把人嚇跑了。”
在輕鬆的課堂氛圍裡,李希平打開書本,語氣輕快道:
“今天我們繼續講‘材料的塑性與強度控製’。”
“金屬在高溫下進入塑性狀態,若錘擊頻率過密,會形成局部過應力帶,降低延展性……”
他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寫下“Δσ、ε、τ臨界”等幾個術語。
陳露陽看著教室裡的學生們都拿出教材和筆記本開始記筆記。
他也掏出了筆記本,假模假式的開始抄著板書。
說實話,
作為一個連高數都聽不懂的……好吧,小傻比。
他極其具有自知之明。
以他那貧瘠的理科知識和理科思維,是絕逼聽不懂材料力學的。
但是聽著聽著,陳露陽覺得不對勁了……
這老師講的“材料受熱後的塑性區”、“應力釋放的控製點”、“臨界斷裂應力”……
怎麼跟他爸陳大誌在鍛造車間裡乾活的那套鍛造、打樣、測強度一模一樣呢?
這不就是他爸在車間裡敲模鍛坯料的情景嗎?
李希平講完一段,翻了翻課本,忽然站直身子,掃視全班。
“那我問個問題啊。”
他往講台上一靠,掃視全場,“如果鍛造過程中鋼件反複開裂,溫度也正常、錘頭也沒問題。那最可能出問題的是什麼環節?”
眼見到了最喜聞樂見的提問環節,
李希平剛要點名,結果目光一轉,看到最後排那個特彆“紮眼”的旁聽生。
他眼睛亮了一下,像發現了什麼小寶藏,嘴角一咧:
“那個旁聽的學生,你來說說。”
“我?”陳露陽愕然,伸出手指了指自己。
“對啊。”李希平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孩童般的有趣:“難得有人來旁聽我的課,那不得熱情款待款待。”
這句話一出口,全班都笑了,
陳露陽撓了撓頭,遲疑地站起來。
他猶豫了兩秒,回憶了一下平時陳大誌在車間裡麵的工作,嘗試開口道:
“可能是……沒有控製金屬走向?”
李希平一挑眉:“哦?接著說說?”
陳露陽見老師沒有反駁,膽子也大了些,手比劃著說:
“如果鍛造時不管金屬纖維的走向,直接錘死,那鍛出來的材料內部會斷裂成很多短纖維,雖然打出來的零件表麵光滑,但裡麵的結構早就斷成一截一截了。反過來,如果順著金屬本身的走向、就像順竹節那樣一錘一錘拉開,那它就會變得特彆結實,內部結構也比較穩。”
陳露陽嘗試著去將鍛造車間工人的做法解釋出來: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溫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