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奇英看來,【同心者】不如改名成【可用英雄】更加合適。
因為按照說明的描述,這些可供他召喚的冒險者完全是自帶群體BUFF天賦的英雄單位。
隻要進入過塞恩地下城的生物都可以被算作是同心者。
在與其他地下城作戰的時候就可以召喚這些人,需要注意的是,召喚出來的同心者並不是真人,而是模擬出來的特殊個體。
他們的戰鬥能力、持有的武器與道具等等都取決於在地下城時展現過什麼,其天賦也會根據表現而變化。
“所以萊昂到底是經曆了什麼.”
宮奇英想起了萊昂那足以用“顛佬”來形容的立繪,表情有些複雜。
他絕不承認是自己帶壞了萊昂!絕對不會!
但是在看到萊昂那叫做【毆打狂潮】的天賦時,宮奇英又沉默了。
這是他第一次感到有那麼一點點心虛。
還是看看遠處的同心者吧家人們。
在每場戰鬥中,同心者都存在著召喚上限,依據雙方地下城等級決定,且同心者無法重複召喚。
每個同心者都會根據自身的特性而轉化為不同的天賦,這些天賦的特點就是數量不唯一,效果各異,且都帶有群體性。
與地下城的羈絆越高,同心者能夠發揮出的實力就越強,隻要羈絆超過二十就能夠發揮原本的力量,再往後羈絆越高就越能提升其實力。
宮奇英仔細一看,實力在D+到D++徘徊的達爾,在羈絆的提升下居然能到達C+的程度!
這種提升幅度跟原地坐火箭有什麼區彆?
還好隻是作為同心者被召喚的時候實力會提升。
達爾這也有他的羈絆是這群同心者裡麵最高的的因素影響,達爾的羈絆值是五十五,比萊昂還高。
提升羈絆的方式五花八門,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就能提升,但總結下來的話主要有兩種方法:
一,對地下城的認可程度,不管是認可地下城的故事還是魔物亦或者陷阱,哪怕隻是受虐狂覺得被魔物殺死很舒服也算,總之越是發自內心的覺得這些東西“好”,那麼羈絆就越高。
二,死。
死亡提升羈絆就像保底一樣,死的越多羈絆越高。
還好冒險者死亡不會引發龍咳,不然整個貝德城都要死光光了。
然而如果隻是靠死亡的話,羈絆到二十左右的時候,提升就會變得緩慢起來。
那些天天來挖礦的工人的死亡次數可比冒險者多多了,但他們的羈絆還是很低。
達爾無論是死亡次數還是對塞恩的認可都很高,加起來就成為了第一個突破五十的男人!
宮奇英突然有了一個疑問。
“除了群體BUFF似乎有些用之外,這些人的實力還是不如我拉一個B級出來,”
甚至群體BUFF也可以用金石之誓、黃金樹立誓等等方式來平替。
說明中還提到了同心者對地下城造物會產生特攻,或許這就是說服宮奇英使用他們的理由?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幸好召喚同心者的時候不需要使用精神力,在死戰的時候倒也可以拉出來遛一遛。
他發現這個模塊對他而言最大的作用似乎是用來查看哪些人對塞恩地下城的好感度最高,還蠻有成就感的。
另外還可以對羈絆程度高的冒險者給予一定的照顧,比如.
讓他們死亡的次數更多一些什麼的。
“我保準是有點惡毒,”宮奇英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他一邊劃拉著漫長的同心者名單,一邊查看著這些人五花八門的天賦,哪怕是剛進來一次的人都能夠上名單擁有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天賦,但無論怎麼看,這些羈絆程度低的人的天賦都像是湊數的。
有些效果一模一樣,隻是換了個名字就當成新的拿出來了!
怎麼跟戰神的換皮山怪似的。
忽然間,宮奇英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同心者對他而言好像不如直接召喚魔物,但對於其他地下城城主而言呢?
可彆忘了,不是每個城主都跟他一樣擁有著龐大的魔物儲備,甚至能夠隨著城主權限的提升解鎖更多更強更勁的魔物。
正常的地下城要增添魔物種類的話,需要城主親自去學習,將一種魔物徹底研究明白之後才能夠在地下城裡複現出來。
學習的過程究竟有多長宮奇英並不清楚,但想來將一種魔物研究透徹理應花費大量的時間。
宮奇英有資本能夠一天換一個魔物體係玩,既可以玩爆兵也可以弄點精英碾壓,甚至整點猩紅腐敗之類臟的,而其他地下城城主為了時間與效率,大多數都會選擇組建一個成型的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