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劇情的開展,慢慢發現這部片子不像想象中的那麼傷感陰暗的。
居然內核還很溫暖,甚至很多地方處理的讓人會心一笑。
尤其是繼續往後看,小文和莫三妹的相互作對,到相互依賴。
再到莫老爺子死前說的關於死亡的思考。
“人生,除死,無大事!”
不由地引發了眾人的思考。
就這樣大家慢慢就沉浸進去了。
到最後的時候,大家都是有的哭,有的笑,更多的是又哭又笑。
眾人看完後,當片尾曲《種星星的人》出來的時候。
更是感覺這部電影的質感又提高了一些。
甚至驚訝的發現,一部殯葬電影居然隱隱起到了治愈人心的效果。
一點不像文藝片,反而非常的陽光。
跟在進入到烈士墓園一樣使人放心的感覺。
這種反差,令大家思考起來。
這是部不一樣的殯葬片,或許真的能夠有點票房?
100分鐘後,《人生大事》播放完畢。
韓三評站起身慢慢地鼓起掌來。
他是實在沒想到,一個在校生,20歲不到的年輕人能拍出這樣兼具商業化和深度的好片。
20歲的年輕居然在思考生與死的意義?
雖然其中在他看來還有點瑕疵,但他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片子。
讓人有笑有淚有思考,甚至算是一堂非常有意義的死亡教育課。
雖然不知道市場會不會買賬,但比起其他那些上映的垃圾不知道好多少。
以他韓三評個人的視角,他是喜歡這部片子的。
不由地看向程希的目光更加欣賞起來。
怪不得前些時候導演係主任王鳴特意跟我打過招呼,想讓自己出麵招攬一下這位年輕天才導演。
至於他和陸釧的那些嗆聲不和,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當然,韓三評其實是個專業的商人。
無論自己多喜歡,都要在商言商。
而院線方的人也對程希開始熱情了起來,雖然他們不太看好殯葬題材的票房。
但否認不了程希這個人的才華,更何況他這麼年輕,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於是紛紛交換起名片和聯係方式來。
程希當然也是來者不拒,畢竟以後自己要拍很多電影。
這些都是某些山頭的代表。
在韓三評和各位院線的人彙總了一下意見後,心中有數。
略微盤算,就來到程希這邊開門見山的說道:
“片子不錯,交給我們中影發行吧,我不會虧待你。”
“票房分成比例按照常規算院線5%,我發行7%,這是大家看在電影確實質量可以的情況下給的條件。”
華國的票房分賬,除掉繳納總票房5%的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和相關稅費3.3%之外。
還有製、發、線、院四大板塊。
院是指在影院放映。
他們提供播放設備、場地和人力等,承擔上座和實際運營風險。
所以分成是最高的,一般在48%上下浮動,最低也不會低於45%。
線是指院線。就是將單獨的影院比如萬大某影院或者xx某影院聯合起來。
統一對一部電影進行排片,排檔期,設定電影票價和時段等。
一般票房分成在48%之間。
發是指發行公司。
比如程希今天找到的中影,他們把片子拷貝好,給到每個影院,並配合進行營銷和展示。
他們是連接電影製作和電影放映中間環節,確保你的電影能夠和觀眾見麵。
否則你電影再好,缺少發行資質的公司替你發行也是沒用的。
發行一般分成在510%之間。
而除掉以上剩下的,才屬於製作方,也就是程希的醉白工作室和搜狐他們等投資製作方的。
按照韓三評說的條件,院線和發行一起12%,影院的大概48%。
還有5%的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票房繳稅。
程希和三家投資方一共還能拿到票房分成的32.7%。
成本是9000萬的話,那麼回本票房是2.75億票房才能回本。
但實際拍攝現在隻花了6000萬左右,估計加上後續宣傳最多7000萬。
那麼也至少要2.14億票房才能剛好回本。
這麼一算,程希還是心裡壓力頗大的。
拍之前當然信心滿滿,拍完後沒上映前怎麼都是擔心的。
因為電視劇不要觀眾掏錢,而電影是實打實的用錢投票。
雖然程希投入的資金更雄厚,拍攝更精益求精,演員的卡司也更強大。
但合不合觀眾口味是很難說的,隻能說這部電影在上一世那個節點證明了自己的可行。
可在2011年,也並不確保百分百就能達到之前的成就。
自己都有這樣的擔心了,就更彆說其他人了。
何況自己還是個電影新人。
或許這些原因組合,就是人家不看好自己一個億成本拍電影的緣故吧。
“三爺,發行和院線的分成比例能不能再讓步一點。”
“您也知道,我這部電影成本近一個億,回本壓力非常大啊。”
程希開始買起了慘,這一個點就是幾百萬上下,當然該爭取還是要爭取。
韓三評點點頭,說道:
“我理解你的難處,彆怪做師兄的說話直接。你這部片子吧質量雖然不錯,但回本確實困難。”
“老俞之前也跟我打過招呼,我這已經是讓步後的價格了。其他人到我這裡來,我都是要10個點的。”
程希聽到這裡,有點無語,於是繼續問道:
“院線方的呢?”
“院線方的都是我幫你壓的,他們喜歡這部片子,但不看好票房。所以你也就彆打這方麵的主意了。”
韓三評看到程希有點無奈的樣子,突然問道:
“程希,我覺得你導演天賦很高,為什麼不來我們導演係呢?”
程希本來還在盤算著票房呢,突然聽見韓三評問起這個。
但也是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韓三評意思很明顯,你作為管理係的人,我能給到的就是這個點。
但是如果你來導演係,那就是絕對的自己人,可以稍微照顧下。
“三爺,您的意思是,如果我申請轉到導演係,發行的分成點位還可以讓?”
韓三評聽到程希這麼說,搖搖頭回答道:
“程希,你誤會了。我們是在商言商,無論你是哪個係,都是學院自己人,這都是我能給到最低的分成點位。”
“當然了,如果你能加入導演係,那我們肯定更親近了,說不定可以給你找一個好的檔期。”
“謝謝三爺,我回去考慮下吧。”
韓三評聽到程希這麼說,知道這個年輕人不是那麼輕易妥協的主了。
畢竟看他和陸釧互懟就知道。
他也是受了人的請托,才會這樣去說的。
畢竟以勢壓人,還是一個學院的後輩年輕人,韓三評自認為憑自己的地位不至於如此。
而程希想著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就準備回去看看自己的三個投資方或者俞主任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如果實在不行,也隻有放在中影放了。
畢竟人家說得對,都是行情價,自己新人導演能拿到這個比例的分成已經是照顧了。
而交談中他也得知張一謀的新電影《金陵十三釵》已經定在了國慶檔上映。
《王的盛宴》聽說也剪輯的差不多了,準備尋求近期上映。
國慶檔程希知道肯定是比較難的,競爭對手多,片子質量好。
關鍵是爭取不到一個好的時間和排片。
畢竟你這電影在他們看來,商業價值不高。
說不定想在國慶檔上映人家直接沒位置給你都可能。
程希回來工作室沒多久,就接到了自稱是導演係主任王鳴的電話。
說可以幫忙談一下《人生大事》發行的事情,爭取更好的條件。
既然你有個導演夢,可以考慮轉到我們導演係。
管理係那邊放心,手續這邊自己都會搞定。
“來到我這裡後,也可以更好地培養當導演的能力,也有更多當導演的師兄師姐。”
“當然,不是說管理係不好。而是術業有專攻,管理係畢竟是製片出身。”
程希聽到這,先是感謝了好意,但還是委婉拒絕了。
畢竟自己也不太需要取導演係具體學些什麼了。
你自己都不出導演,很難說能培養出什麼導演能力。
那我還不如去攝影係,裡麵的大佬更多。
而且現在管理係已經是自己的根了,我出名了就跑。
人家會怎麼想?
加上曹金楠老師和俞主任對自己如此力挺,自己就更不能乾出這種事了。
更何況一兩個點就想把自己收買了。
這開的價格是不是太看不起我醉白的招牌了。
程希不禁莞爾一笑。
老一輩的人還是下意識輕視年輕人啊。
這個毛病他們吃再多虧都不可能改變。
2011年9月9日,周五。
程希在辦公室一邊聽著李文濤的彙報,一邊拿起日曆研究了起來。
從收集到的信息來看,目前已經確定9月30日或10月1日上映的國慶檔電影就有4部。
最熱門的是張一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
其次就是程曉東導演,李連傑、黃聖依、林峰、蔡卓妍主演的《白蛇傳說》。
還有陳嘉上導演,鄧超、孫儷、柳妍等主演的《畫壁》。
不過此時孫儷的《甄嬛傳》還沒播出,名氣還沒那麼大。
再就是革命題材電影,由成龍和張黎導演,一眾大牌加盟的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電影《辛亥革命》。
其他的話也有幾部,但一看就是比較撲的電影,也沒有討論度。
《王的盛宴》,陸釧還沒有定檔,不知道他現在是不是和自己一樣,正拿著日曆研究呢。
或者是真的要等自己定檔後,再來尾隨?
程希不能確定。
“老板,國慶前上映的話,競爭太激烈了,搜狐和優庫萬大都非常不建議。”
是的啊,名導大咖演員太多了,自己這個小卡拉米去碰瓷國師。
實在沒有必要。
當然,也可以頭鐵就選國慶檔,但真的會被他們擠壓拍片,給自己增加難度。
“但國慶後上映的話,10月8號和9號又是補班,隻能再拖到10月15號了。”
程希看看各大電影的資料,又看看日曆時間,想了想說道:
“我們要不要乾脆再提前一周,在9月23號上映?秋分,這個日子也好。”
“最主要的是還能吃到後麵的國慶檔期。”
李文濤聽到老板這麼說,出言建議道:
“這樣的話,第二周的國慶票房那麼多新上映的片子,直接就把我們的排片給吞噬了。”
“老板,我的建議還是和搜狐他們那邊的意見差不多。為了穩妥起見,放在10月14日周五上映。”
李文濤的想法倒也沒有錯。
當然程希的野心不止於此,雖然對於上映的實際情況他會忐忑。
但他對這部的電影的信心同樣很足。
既然一上來就打國慶檔很難打,沒排片就沒影響力。
那就找一個國慶前的周末,先上映一周。
而自己可以趁著這個時間,用剩下的錢猛猛宣傳。這樣或許憑借後來的口碑和票房,能讓院線給自己在國慶檔增加點排片。
畢竟期間有8天的時間給自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