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坡是沒有任何希望,不得不維持現狀,因此叫做絕望坡。因為,隻有維持現狀才可生存。」
鄯若童低聲道,「我一直以為,我亦是如此。而現在,我突然有了一線希望。」
這個希望,就是陳實。
陳實的陰陽道場和魔道道場,讓他看到了希望!
這個希望,是哪怕真神死亡,絕望坡覆滅,世界徹底陷入邪氣的籠罩之中,
人們依舊可以生存的希望!
希望渺茫,卻帶給他莫大的鼓舞,讓他懸崖勒馬,沒有對陳實痛下殺手。
他拋下那些天聽尊王天聽尊主,飄然而去。
「陳實比大祭酒危險多了,但為了這一線希望,冒一點險,值得!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除掉大祭酒,除掉神都。僅憑我一人,難以清剿神都,須得召集其他天道行者!」
此次他離開絕望坡,帶來了許多天道行者搜尋神都眾人。不過他急於趕到北來城,便沒有與這些天道行者彙合。
如今受了點傷,再加上神都的確有著諸多高手,因此他也不得不尋找天道行者相助。
鄯若童神識波動,將召集命令傳入附近的天聽者耳中,天聽者將召集令四麵八方傳開。
十多日後,他們在天道城彙合。
鄯若童清點人數,微微皺眉。
此次跟隨他一起離開絕望坡的天道行者有十二人,但如今隻到了七人。還有五人不知去向。
「這五人哪裡去了?」
他們又等了幾日,那五人還是沒有趕來。
鄯若童立刻讓一位天道行者派遣弟子返回絕望坡,查看這五人的命燈是否亮著,又過一些時日,弟子回來稟告:「五位師叔師伯已經返回絕望坡,命燈也都亮著。」
鄯若童聞言,略感異,但天道行者並非隻聽他的調遣,想來是其他仙人將這五人召回。
他立刻率領其他七人,調動各地的天聽者,追蹤大祭酒等人的蹤跡,一路搜尋而去。
絕望坡,問道院。
這裡是天道行者的求學之地。
天道行者平日裡生活在各自的天道峰上,絕望坡共有一百零八座天道峰,山上有他們各自道場,道場中有仙氣從天而降,雖然不多,但也夠日常修行。
這仙氣沒有夾雜半點邪氣,因此極為珍貴。
但是要學習各種道法神通,便須得來到這問道院。
問道院除了有神通道法,還收藏著各類典籍,包羅萬象。
此時問道院中來了六位天道行者,為首的是魚常白,另外五人正是鄯若童苦等不來的那五人,分彆是張雲鶴,趙逍遙,清風散人,林太虛,天光道人。
「儘快找到記錄真王的書籍。」
天光道人便是陳寅都,飛速道,「真王死在絕望坡後,天外真神便又睜開眼晴,這裡麵定有聯係!」
魚常白是造物小五,林太虛是杜怡然,張雲鶴是沙秋桐,趙逍遙是青羊,清風散人則是天狐,幾人立刻分頭行動,各自搜尋問道院的典籍。
問道院中的書籍多是金書,字跡烙印在金紙上,幾萬年幾十萬年都不會變淡。
六人飛速搜尋,很快沙秋桐便有所發現,道:「你們快過來!這裡有關於真王的記載!」
其他五人連忙來到跟前,書中記錄的是真王的生平,由天聽者記錄,而後由天道行者整理真王這一生的脈絡。
書上說,真王原名朱高,大明成祖皇帝的第四子,年僅十四歲便被派往西牛新洲,封為新洲真王。
真王聰慧過人,到了西牛新洲後,勤於朝政,平息各地的災變災厄。
但苦於災變魔變連綿不絕,四次遷都,後來真王修為有成,天下初定,百姓安居樂業。真王發現修士進入飛升境後,便屢有難以壓製邪氣而發生邪變,百姓死傷者眾,真王為之夜不能寐,於是應邀前往絕望坡。
真王進入絕望坡,與天道行者較技,震驚絕望坡,引來天道仙人乾預。天尊製止天道仙人,宴請真王,道明邪變真相,以及絕望坡的宗旨。
真王於是在絕望坡冥思苦想,四十九日後,開創新法。
真王廢修為,從頭修行,修行到第四境時,真神降下先天道胎·
眾人讀到這裡,皆是心頭大震,沙秋桐失聲道:「小十不是第一個得到先天道胎的人!」
她此言剛剛說出,隨即醒悟,四下望去,好在絕望坡人不多,問道院裡除了他們之外沒有其他人。
杜怡然等人也是震驚莫名。
從真王傳記的記載來看,在真王之前,絕望坡也沒有新法。新法,是由真王所開創,刪去渡劫、飛升二境,增添神龕、神胎神降、煉虛四境!
而且,真王是第一個修煉新法之人,也是第一個得到神胎之人!
天外真神第一次降臨神胎,賜予他的,就是先天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