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征服》火了之後,導演高群舒在業內的聲望也狠提了一波。
不再像以前那般,拍戲拉不到讚助,還得自己掏錢。
拍完了也沒人買,得上趕著去吆喝,找各種小老板討生活。
一部戲紅了,一切就都變了。
導演和演員,其實都一樣。
一火,就從孫子成了大爺。
不光拍的電視劇有人搶著要,還讓他順利進入了電影行。
上影廠拍《東京審判》時就找到了他。
雖然票房一般,來回搗鼓到最後,勉強撈了個保本。
但國內的獎項和提名拿了不少。
高導見此,心氣也足。
我可以啊!
拍電影也沒拉胯。
這就開始尋找更大的投資與合作。
這年頭影視行誰有錢?
帝圈!
港圈是有錢,但他不熟。
而且高導擅長的是警匪和暴力題材的影視作品。
這類作品,港圈比他熟。
用不上他。
找來找去,便找到了樺宜頭上!
他帶著一份自己新做的警匪犯罪劇本,找到了王家哥倆。
見到他找上門,樺宜還挺熱情。
已經在走上市流程,很快就要見分曉,公司現在缺的就是人材和好項目!
但聊了許久後,樺宜的高層對他手中的項目興趣一般。
就在他即將失望而歸之時,加入樺宜數年,專門負責影片監製和審核的陳國富給高導喊住了。
“你這個項目,公司覺得一般。”
“但我手裡剛好有個份版權,我做了份劇本大綱,要不要一起看一下。”
這本,就是有“華夏諜戰之父”美譽的知名作家,麥家所撰寫的《風聲》!
《潛伏》火了後,全國上下掀起了一陣諜戰熱。
樺宜這邊肯定也感興趣。
陳國富便找到了麥家。
麥家的家世很特殊。
爺爺是基督教徒,外公是地主。
就這成分,在特殊年代的待遇,可想而知。
幸好這位腦子夠好,憑成績進入了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改變了命運。
畢業後又分配到了福州的一家情報機構,負責無線電分析和收發工作。
就因為這份工作,才讓他有了些諜戰的理論基礎。
人家都是編的,可他是真會啊!
複員後到了成都電視台當編導,邊摸魚邊寫。
當過兵,又是川蜀出來的。
這兩點,讓他非常容易打入帝圈高層。
所以一想找諜戰題材的作品,首先就想到了他。
陳國富自己混港圈的時候,也當過導演。
但現在主要負責的是樺宜作品的監製工作。
並且他還是華夏最早一批專業監製。
以前華夏的監製沒啥大用,都是導演和製片說了算。
這位在哥倫比亞電影混過,把國際化的標準監製理念引入了樺宜,再帶向整個娛樂圈。
陳國富能導,但有個問題。
他擅長的,是恐怖,驚悚,比較邪典的那種陰鬱風作品。
梁家輝和劉若嬰的那部《雙瞳》就是他的大作。
這片子說的是一位FBI與寶島警察一起追捕連環殺人犯,最終發現這起案件背後有玄學力量存在。
聽著是不是覺得有點熟悉。
後來有一部係列作品的第二部,就是華夏偵探和美利堅警探一起,調查富有玄學背景的連環殺人案。
就是《唐人街探案2》。
《唐探2》被很多人說是抄襲了《雙瞳》。
因為片中關於五行殺人,兵解成仙的理念與《雙瞳》是完全一致的。
但還真不能說陳思成是抄襲,最多是致敬。
抄襲與致敬之前的區彆,往往在於兩位作者之間的關係。
陳思成與陳國富認識,關係還很好。
而且片中王遜扮演的角色,名叫“陸國富”。
明顯是在惡搞陳國富。
陳國富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風格,難以把握一部諜戰片。
他不擅長群像刻畫。
哎!
高群舒剛好擅長啊。
高導最愛搞群像,他的作品,無論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是烏泱泱一堆人。
陳國富想著,他的群像能力,再加上我對風格的把控,應該能湊出一個合適的班底。
倆人聊了一陣後,高群舒也覺得有點意思。
關鍵樺宜給的太多了……
王家哥倆需要在上市前後拉高股價。
一旦上市,資金根本不成問題。
現在的投入,以後都能十倍,百倍的在股票市場上撈回來。
所以哥倆直接給這項目打上了“無預算上限”的內部標簽。
但也隻是說說,否則就不會拉來馮曉剛當監製,監管這倆導演了。
即使如此,條件也已經足夠誘人。
不過雙導演體質會有弊端,那就是誰說了算。
好在陳國富這人不霸道,什麼事都好商量。
既然是樺宜出錢,肯定得用他們的人。
於是高導才一一接觸,還來片場看每一個人的表現。
你可以說高群舒拍戲糙,但這位挑演員沒的說。
就看《征服》那些位,沒有一個是拉胯的。
演流氓的,比流氓還流氓,形象氣質絕對貼合。
哪怕是窮的時候,也對演員有要求,更何況是現在了。
“卡!”
“休息一會兒。”
張遠鬆了口氣,第一鏡三遍後順利通過。
放鬆了緊繃的心情,總算沒在那麼多高手麵前拉胯。
“哥們,演的真TM好!”
來到導演組附近,薑紋用一如既往的口氣誇道。
“薑導你好。”回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您穿這身軍統的戲服,挺精神。”
“哎,你這是在誇我還是諷刺我?”薑紋歪過腦袋。
“聽說你不光戲演的好,最近還TM去外國露臉了?”
“什麼?”
“不說你給老外花了2000萬美金。”薑紋問到。
這事都傳到他這兒了。
“不是花,是投資合作。”他糾正道。
“可都大手筆的,我都沒聽說過這年紀有人這麼大膽。”
“不過給老外花錢就不如把錢花在國內。”薑紋毫不避諱的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這位是又紅又專的代表人物,性子和王朔有點像。
王朔和他,還有英大才是從小玩到大的真情誼。
馮曉剛其實是後邊才加入的。
薑紋考中戲,是英大找他爹英若誠親自指導的,老頭當過文化部副部。
衝這師傅,就不可能不中舉。
帝圈向來出產問題兒童,而薑紋則是這幫問題兒童中問題最多的一位。
二十多歲時,就敢在片場和謝晉討論劇本和人物,不服時還敢還嘴。
所以拍《尋槍》時會和陸川鬨翻再正常不過。
謝晉我都敢懟,你TM算什麼玩意。
“文,這叫中外合作,與世界接軌,懂不懂?”韓三品抱著肩膀回道。
周圍一瞧,不對!
老韓明顯幫著這小子說話。
“薑導。”張遠也不落下風。
“咱們國家有句古話。”
“叫要劫就劫皇綱,要嫖就嫖娘娘。”
“乾什麼事,都得往大了乾。”
“我要賺錢,就得賺外國佬的錢。”
“咦!”薑紋聽他這麼說話。
不光不和自己客氣著,還氣勢十足的還嘴。
和自己當年還挺像!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