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用的還是那種昏黃的聲控燈。
老頭上個樓還得練嗓子。
年紀大了,眼神本就不好,燈再這麼暗,更容易出事。
“袁先生,您看您年紀也大了。”
“上下爬樓,廢腿廢腰。”
“老人其實適合住平房,您說對吧。”張遠想了下,覺得這事不能不管。
侯先生都沒了,自己往上現在就老頭一個。
“這樣,我那邊是平房,還有院子,要不您來我這兒住?”
“不成,我不樂意和你們年輕人擠一塊。”老爺子當即拒絕。
“而且我在這兒住慣了,不願動換。”
大部分老人除了不愛上醫院,就是不愛搬家。
“俗話說有事弟子服其勞。”
“按咱們這行的老規矩,我得給您養老。”
“您住我家不算占便宜。”
“再說了,我家有阿姨,能照顧起居。”
“你那房子太大了,平日裡空落落的。”
“有事的時候又特彆鬨,我不習慣。”老頭連連擺手。
“那不行,我還有套小四合院。”
“剛重新裝修完不久,也沒怎麼住過。”
“那兒不鬨,也不大,適合您。”張遠想起了自己在皮條胡同的小院。
“對啊,袁先生,張遠這是有孝心,您不能拒絕。”王遜幫腔。
“那地方我住過,僻靜,挺不錯的。”謙哥也張嘴:“適合您養老,院子裡還能種種花草什麼的。”
“您若是有朋友來帝都,那兒也擺的開,比這邊強。”
老爺子也起了倔勁,死活不同意。
閒聊過後,眾人離開。
但張遠並未放棄。
先是聯係了自己名義上的師傅,也就是老頭的女兒袁田,說了這事,讓幫忙勸。
袁田老師也挺感動。
這年頭能這麼乾的年輕人可不多了。
又約上劉詩施他們家人,一起找老爺子吃飯。
小獅子在橫店拍戲,他還特意讓她請假來幫忙。
對付老頭彆人不好使,小姑娘一磨就心軟。
一聽是這事,劉家也願意幫忙勸。
劉田利老爺子還沒這麼好的徒弟呢。
“袁爺爺,你想,能住在有院子的地方多好呀。”
“這樣你就不用去小花園逛了。”
“而且出胡同就各種小吃店,多方便。”
“我也能常去看您。”
袁闊成想了想。
“小吃是你自己想吃吧?”
“而且說去看我,你不會是想去看他吧?”老頭指了指張遠。
“袁爺爺!”
被說中了心思,小師姐便嬌嗔一聲。
“嗬嗬嗬,我懂。”
“你就去吧,張遠對你多好啊,您這麼大年紀了,可不能不懂事。”小獅子和教育孩子似得說道。
“你看看,我從小瞧著你長大,結果現在胳膊肘往外拐。”
“哪兒外了,不都是自己人。”劉家媽媽笑著接話。
“是,都是自己人。”
“成!”被輪番轟炸,也有些心動了。
嘴上是這麼說,但老頭也清楚帶院的房子好,接地氣。
問題在於就算祖孫倆關係好,也不能平白無故住人家的房子。
袁先生是名門出身,還是講究的。
所以得搞出這三辭三讓的套路來,台階夠了,才鬆口。
提前讓阿姨去打掃了一番,這才坐車去接老爺子。
還帶上了劉家人一塊去。
“這房子你哪年買的?”劉家老媽一進院子,覺得裝修的挺精致,布置的很好。
莫說老頭,她都有點心動。
女人都好精致,尤其是看到院中的葡萄架,想到夏日在棚下乘涼的夜景,她就覺得挺美。
“好些年了。”
“那漲了不少吧。”
“應該還行。”張遠沒怎麼了解過,因為沒打算買。
但想著,估計翻了三四倍還是有的。
“嘖嘖嘖,老劉,咱們家也應該買的,現在漲的多厲害。”
“你瞧這兒多棒。”
“您要是喜歡可以經常來,這裡吃個燒烤什麼的還是沒問題的。”張遠客氣道。
帶著老頭轉了一圈。
肯定滿意,家電家具一應俱全,都是全新的進口貨,基本沒怎麼用過。
書房,廚房,花架,魚池樣樣都有。
張遠走了一遍後,也想起當年和謙哥在這兒吃吃喝喝的日子,那叫一個輕鬆愜意。
“我打算給浴室和洗手間都裝上扶手,方便您使用。”
“你有心了。”袁先生在院中俯身看向一株株經過修剪的花草。
“您喜歡什麼植物。”
“給您搞個鬆柏長青?”
“嗬嗬,你這就不懂了,俗話說四十不玩鬆。”袁先生直起身體,深吸了一口空氣。
的確比樓房好不少。
“為啥呢?”
“因為四十之後再種鬆樹,你活不過它。”
“它能送你走。”
“你還沒把它玩完,自己先玩完了。”
就非得互相玩嗎……張遠聽到玩這詞,現在多少還有點異樣的感觸。
“不錯。”老爺子拄著拐杖看向天空。
自己收這後生,可算沒白收。
搬家那天同行來了不少道賀,喬遷新禧,得祝賀。
不少老爺子都羨慕的緊。
自己咋就沒這運氣,落個有錢又有心的徒弟呢?
郭老師和謙哥也領著徒弟們來幫忙。
大小夥子,搬家正合適。
歇息時,一塊抽煙。
謙哥看了眼張遠,又瞧了眼自己的搭檔。
一個是在師傅離世後買了師傅的房子。
一個是把自己的房子給師傅住。
雖是同門,但行事風格還真不一樣。
俗話說生前一碗湯,勝過死後一炷香。
謙哥不語,隻是默默抽煙。
論辦事,肯定還是我兄弟漂亮。
但也遭人嫉妒。
不少同行,尤其是有師傅的,都在罵街。
曲藝行好人少。
那些師傅們知道了袁先生的經曆,便在徒弟麵前陰陽怪氣的。
這樣一來,肯定得招恨。
嗬嗬……謙哥邊抽邊笑。
若是換做郭老師,知道有人背後罵他,那非得在台上編八段還嘴不可。
但張遠估計連看他們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這就是檔次的差距!
獅子老虎,哪會在意螞蟻的想法。
自己兒子可是拜了他為師的,希望能跟著他學好。
搬家後,在院子裡擺了幾桌請客。
吃完飯,老爺子就拉著他聊了不少往事和評書門的活。
張遠可沒少趁機薅老爺子。
都來我家了,不得“甕中捉鱉”。
彆看老頭年紀大了,不光精神,活還不少呢。
前倆月上影廠剛找他給奧運係列動畫做了藝術顧問。
這個月騰訊網又找老爺子,打算做世界首部沒有線下觀眾的全網絡評書,拿個記錄,同時為網站衝流量。
而且國家文化局也才找到老頭,打算將袁氏評書,列為國家非遺候選。
張遠想著,這事成了後,那自己就不光是演員,而是非遺傳承人了。
這稱呼可上檔次!
有這稱號,那自己在曲協這頭就更容易往上走。
拜老頭可真值。
忙完這一攤,張遠翻了翻掛曆,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
全年最重要的一檔國事,奧運會,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