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東南之事要穩
徐階把高拱丶李春芳叫來,其實就是跟他們通下氣,沒有指望能商量出什麽事情來。
等高拱和李春芳走後,沒過多久,張居正被請進徐階的值房。
「叔大,坐!」
看著自己的得意門生,徐階客氣地說道。
「有去看海瑞嗎?」
「回老師的話,有去。海剛峰在詔獄裡,看書看得津津有味。」
「看書?他還真看得進去。」
「海剛峰是無欲則剛。」
「是嗎,海剛峰真的是無欲無求嗎?」徐階眯著眼睛反問了一句,隨即揮揮手,「好了,不說他了。楊博由兵部轉去了吏部,兵部由江東接執。此事,你知道了嗎?」
「有聽說。」
「我聽楊公說,你有轉任地方的意思?怎麽心生出這麽個念頭?我安排你去國子監任司業,伱覺得不妥?」
「老師,國子監司業清貴之職,學生並無意見。隻是學生自翰林院入仕,轉曆都是清貴之職,無地方曆任。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學生想到地方任職,也是這個意思。」
「荒謬!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那是法家的謬論!儒家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明明德,自然就能親民,進而止於至善,天下大同。
你轉曆翰林院等清貴之地.」
徐階說著說著,突然意識到什麽。
「是不是世子對你說了些什麽?」
張居正沒有正麵回答:「老師,學生於嘉靖三十三年,因病回荊州休養。遊曆荊州諸地,發現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並。回京後一直思索解決之法。
這兩年執教於西安門,我與世子殿下時常交談,很多疑惑驟然開竅。
學生跟世子談及解決時下積弊的一些想法時,他說學生過於理想化,有不通實情之弊端,還建議學生到地方任職,了解整個大明從上到下的運作.」
「荒謬!荒唐!」徐階不客氣地說道,「世子十歲孩童懂什麽?他身居深宮,左右皆是婦寺,能知道什麽?
哦,回裕王府時路過南市,逛一逛廟會就知道民間疾苦,就清楚大明實情了?
荒謬!
叔大,你是世子的經義老師,自應用心教誨,把他培養成如裕王一般的謙謙道德君子。怎麽還受他孩童癡言亂語的影響!」
看到張居正默然無語,徐階頭痛。
張叔大,到底你是老師,還是世子是老師?
怎麽上了三四年的課,你反倒受他的影響了?
可是徐階也知道,張居正也是個很執拗的人,做出了決定,旁人很難改變。
本來不想管他,可是想到自己的衣缽,後人的富貴,可能全部係在他身上,又不能不管。
徐階按捺住性子問道:「叔大,你的意思是什麽?」
「老師,學生是這樣想的。薊朕就是萬曆帝(破賊校尉)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05/487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