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伊巍蟹。
如各位所見,到此為止,《限製級幻想入侵中》的第二部分以顏歡與安樂建立的親密關係劃上了句號。
在此,比起本卷的內容,其實我更想聊一些關於創作層麵上的事情。
主要有兩個方麵,一個是主角們戲份和塑造的事,另一個則是關於支線的事。
其實在我看來,對多女主文而言,一直都有一個核心的矛盾:
塑造出一個生動的角色所需要的大量劇情、篇幅,與一段內劇情、篇幅容納信息的極限的矛盾。
所以往往作者們(包括上一本書的我)都會采取一個很聰明,或者說取巧的辦法來規避這個矛盾。
也就是:一段時間內專注塑造一個女主。
同時間,將其餘女主放在舞台下,短暫下線或偶爾登台。
這樣當然也有其壞處,先前提過,在此不過多贅述。
正如在上架感言中我說過的那樣,我采取了另外一種同時登台的方案,以避免任何一個角色被落下...
這種方法的好處恰是能避免上一種方法的壞處,但產生的弊端或者說困難也同樣超乎想象。
嘗試任何新的工具、方法,其實無論在開始前準備多麼充分,往往在實踐時依舊會產生多如牛毛的災難。
首先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采取這種方法時,女主數量過多了。
我在序章和第一卷中創作了整整六個性格迥異、困境各自不同的女主角,這也就導致一同登台時,她們會相互擠壓戲份空間。
一方麵,是本應此刻站在舞台中央的女主角被其餘的女主擠壓,塑造不流暢。
另一方麵,又是此刻稍微邊緣些的女主角標簽化、臉譜化。
一根筋,兩頭堵。
有讀者可能會疑惑,質疑這個困難:
“怎麼就會互相擠壓戲份空間了?”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
可能各位聽過一個說法,寫小說時,寫著寫著人物自己就會活過來。
這種說法不是創作者可能體會並不深切,但我必須強調,這是真的。
而故事過程中,這六個女主就像是活過來一樣。
你為了塑造這個角色而產生的故事,將會不可避免地和另外角色的性格、位置、修改器等因素強烈矛盾。
所以,其實舞台這個意象並不準確,那更像是一個巨大的水缸。
水缸中是清水,六位女主是投入其中的顏色各異的顏料。
投入其中後,往往你想要一個顏色走向水中央,另一個、幾個顏料就會順著水流攪和在一起。
最後,搞得一些顏料和主要的顏料攪和在一起,致使出於原本位置的它們顏色單薄。
而中間本來應該占據大部分位置的顏色又因為染上了其餘的顏色而不夠豔麗、引人注目。
當然,又會有讀者問了,
“你放屁!第一卷的時候你不是也是采用這個方法嗎?不好好的,怎麼現在就這樣了?”
問題在於,序章和第一卷時,其實比起塑造人物、更像是介紹、走近這個人物。
那時,每個人物所需求的信息和戲份都不多,隻能算是淺水區。
就像是剛剛將顏料投入水缸,那時它們還沒開始隨著時間擴散,隻安分地待在一角,自然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矛盾。
而隨著劇情深入,進入深水區,她們的欲望、困境愈發披露,這種問題就會展現無疑。
好,這是主角方麵的問題。
第二點,我其實是想談談一些支線的事。
也就是一些配角的內容、鋪墊等。